叶腊石项目战略性薪酬管理

上传人:以*** 文档编号:253344768 上传时间:2022-02-12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9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腊石项目战略性薪酬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叶腊石项目战略性薪酬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叶腊石项目战略性薪酬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叶腊石项目战略性薪酬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叶腊石项目战略性薪酬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叶腊石项目战略性薪酬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腊石项目战略性薪酬管理(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叶腊石项目战略性薪酬管理x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简介5一、 项目单位5二、 项目建设地点5三、 建设规模5四、 项目建设进度5五、 建设投资估算5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第二章 关键绩效指标8一、 关键绩效指标的含义8二、 KPI的实例分析10第三章 平衡计分卡12一、 平衡计分卡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2二、 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流程15第四章 绩效计划概述19一、 制订绩效计划的程序19二、 绩效计划的含义及特征23第五章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27一、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27二、 绩效评价指标的构成与分类29第六章 绩效辅导34一、 绩效辅导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4二、

2、 绩效辅导的方式36第七章 绩效执行概述38一、 绩效执行及其责任分工38二、 绩效执行的内容及其关键点39第八章 绩效诊断与改进41一、 绩效诊断的方法41二、 绩效评价结果的具体应用42第九章 绩效反馈概述46一、 绩效反馈及其重要性46二、 绩效反馈的原则48第十章 薪酬理论51一、 工资分配理论51二、 薪酬运用理论57第十一章 薪酬的内涵及其功能61一、 薪酬的基本功能61二、 薪酬的概念63第十二章 薪酬战略概述65一、 薪酬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匹配65二、 薪酬战略的含义71第十三章 战略性薪酬管理76一、 战略性薪酬管理概述76二、 战略性薪酬管理与一般薪酬管理的区别80第十四章

3、薪酬水平及其外部竞争性85一、 薪酬水平及其外部竞争性的含义85二、 薪酬水平及其外部竞争性的作用88第十五章 市场薪酬调查91一、 根据薪酬曲线确定薪酬水平91二、 薪酬调查的目的91第十六章 宽带薪酬95一、 宽带薪酬的局限性以及实施条件95二、 宽带薪酬的内涵100第十七章 薪酬结构设计104一、 薪酬结构设计的目标104二、 薪酬结构设计的原则105第一章 项目简介一、 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x投资管理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67.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

4、项目建设。三、 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4667.00(折合约67.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78231.84。其中:主体工程51373.59,仓储工程12871.07,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8073.45,公共工程5913.73。四、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投资管理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9698.8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1

5、35.6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27%;建设期利息540.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2%;流动资金5022.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91%。(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4135.64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0785.0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843.65万元,预备费506.97万元。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52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1890.16万元,纳税总额5172.59万元,净利润7749.3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9.50%,财务净现值6059.46万元,

6、全部投资回收期6.06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4667.00约67.00亩1.1总建筑面积78231.84容积率1.751.2基底面积26353.53建筑系数59.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50.102总投资万元29698.802.1建设投资万元24135.642.1.1工程费用万元20785.02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843.652.1.3预备费万元506.972.2建设期利息万元540.172.3流动资金万元5022.993资金筹措万元29698.803.1自筹资金万元18674.933.2银行贷款万元11023.874

7、营业收入万元52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41890.166利润总额万元10332.407净利润万元7749.308所得税万元2583.109增值税万元2312.0510税金及附加万元277.4411纳税总额万元5172.5912工业增加值万元17583.5313盈亏平衡点万元21608.02产值14回收期年6.06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9.50%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6059.46所得税后第二章 关键绩效指标一、 关键绩效指标的含义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ors,KPI)是对组织及其运作过程中关键成功要素的提炼和归纳,是衡量组织

8、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它是组织战略目标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是组织绩效管理的基础。关键绩效指标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将组织战略转化为内部过程和活动,不断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使组织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其内涵包括:KPI是衡量组织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KPI一方面是战略导向的,另一方面又强调关键性,即对组织成功具有重要影响的方面。KPI体现的是对组织战略目标有增值作用的绩效指标。KPI是连接个人绩效和组织战略目标的一个桥梁,因此基于KPI的绩效管理,就可以保证员工努力方向与组织战略目标方向的一致性,使真正对组织有贡献的行为受到鼓励反映的是最能有效影响组织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

9、。KPI制定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引导管理者把精力集中在能对绩效产生最大驱动力的经营行为上,及时了解、判断组织运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采取提高绩效水平的改进措施。KPI是用于评价和管理员工绩效的可量化的或可行为化的标准体系。KPI是一个标准体系,它必须是定量化的,如果难以定量化,那么也必须是可行为化的,如果定量化和可行为化这两个特征都无法满足,那么就不是符合要求的关键绩效指标。没有建立KPI体系之前建立KP1体系之后建立KPI体系L图例说明:员工努力方向组织战略方向个人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关键绩效指标的特点如下:(1)KPI是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分解。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制定出组织的业务重点,即

10、组织未来成功的关键领域。而要使这些关键业务领域取得成功,就需要相应的KPI的支持,这就初步形成了组织级的KPI,再将这些指标分解落实,就形成了部门的KPI和岗位的KPI。由此可见,KPI所体现的衡量内容最终取决于组织的战略目标,KPI是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分解。(2)KPI是对绩效构成中可控部分的衡量。组织经营活动的效果是内因、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其中内因是各岗位员工可控的部分,也是KP1所衡量的部分.KP1应尽量反映员工工作的直接可控效果,剔除他人或环境造成的其他方面的影响。例如,企业中的销售量与市场份额都是衡量销售部门市场开发能力的指标,而销售量是市场总规模与市场份额相乘的结果,其中市场总规

11、模则是不可控变量。在这种情况下,两者相比,市场份额更能体现岗位绩效的核心内容。组织中的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都涉及不同的方面,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更复杂,但KPI只对其中对组织整体战略目标影响较大、对战略目标实现起到不可或缺作用的工作进行衡量,而不是对所有操作过程的衡量。(3)KPI是组织上下级共同参与完成的指标体系,KPI不是由上级强行确定的,也不是由本职岗位自行制定的,而是由上级与员工共同参与完成的,是双方所达成的一致意见。KP1不是以上压下的工具,而是组织中相关人员对岗位工作绩效要求的共同认识。通过在KPI上达成的承诺,上级和员工之间就可以进行工作期望、工作表现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沟通。由此

12、可见.KPI是进行绩效沟通的基石,是组织关于绩效沟通的共同辞典。有了这样一本辞典,上下级在沟通时就可以找到共同语言。二、 KPI的实例分析某公司在过去几年的经营过程中,效益呈不断上升趋势,可近来却发展缓慢,于是公司召开会议共同探讨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会议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出导致发展缓慢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将这些因素转化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即关键绩效指标。下面是该公司解决这一问题的操作过程。第一步:运用头脑风暴法收集相关信息,信息收集的结果汇总运用头脑风暴法的信息收集结果汇总表层影响企业效益的因素产品质量下降,生产技术与同行业领先水平相比。第二步:运用鱼骨图分析法寻找主要影响

13、因素。将上述收集到的信息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因素,其中每一个因素又包含诸多子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含子因素)用鱼骨图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便制订相应的行动计划。第三步:根据主要影响因素找出可衡量的关键绩效指标,并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也可将这些达到目标所要采取的相关行动列在具体行动计划的鱼骨分析图中。第三章 平衡计分卡一、 平衡计分卡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平衡计分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历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既可以作为衡量组织绩效的工具,又可以作为战略管理工具,使得平衡计分卡对各类组织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很多国内外企业近年来都在管理中引入了平衡计分卡,但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对平衡

14、计分卡的真正内涵和使用条件理解不深,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严重影响了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对企业的正常运转产生消极影响。面对企业界的质疑,平衡计分卡的创始人卡普兰教授于2003年对平衡计分卡的得失做了诠释。他指出,没有一种工具是完美的,平衡计分卡也不例外,这正是许多企业在使用平衡计分卡后对这个工具产生的质疑。问题并非出在工具上,而是出在实施和执行方面,导致平衡计分卡应用失败或者没有达到应有效果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由于企业内部流程的不科学造成的,而并不是平衡计分卡本身的设计不科学。卡普兰教授总结了企业运用平衡计分卡不够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六大类型:高层管理人员对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战略管理工具缺乏认可:在平衡计分卡的实施过程中,组织成员的参与度不够高:平衡计分卡只在高层推行;流程开发耗费时间太长,将平衡计分卡视为一次性测评项目;将平衡计分卡视为一个系统工具而不是管理工具;对平衡计分卡的诠释仅仅限于补偿作用。基于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误区,我们在组织管理中应用平衡计分卡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管理工具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观点。现代企业和组织处在一个多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