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的观赏公路监测工程施工标准化工艺细则9公路监测工程施工标准化工艺细则2.10.1 软基工程观测2.10.1.1 沉降与稳定观测的项目、目的、仪表见下表:2.10.1.2 观测点的位置、数量及埋设按设计或合同文件要求2.10.1.3 在施工期间应严格按设计或合同文件要求同步进行沉降和稳定的跟踪观测一般每填筑一层应观测一次;如果两次填筑时间较长时,应每至少3天观测一次路基填筑完成后,堆载等载预压期间应视地基稳定情况而定,一般每半月或每月观察一次,直至等载预压期结束当路基稳定出现异常情况而可能失稳时,应立即停止加载并采取果断措施,待路基恢复稳定后,方可继续填筑每次观测均应按规定格式作好记录,并及时整理、汇总观测结果2.10.1.4 路堤填土速率应满足以下要求:1填筑时间不小于地基抗震强度增长需要的固结时间2路堤中心沉降量每昼夜不得大于10〜15mm,边桩位移量每昼夜不得大于5mm2.10.1.5 卸载时间确定要求推算的工后沉降量小于设计容许值,同时要求连续2个月观测的沉降量每月不超过5mm方可卸载开挖路槽并开始路面铺筑路堑边坡或滑坡监测1.1.2.1 1沉降与稳定观测的项目、目的、仪表见下表:1.1.2.2 2观测点的位置、数量及埋设按设计或合同文件要求。
1.1.2.3 3在施工期间应严格按设计或合同文件要求同步进行沉降和稳定的跟踪观测一般要求施工期每三天观测一次,雨季期间加密,施工结束后前三个月,每周观测一次,雨季期间加密三个月以后每月观测一次在观测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检查,处理完毕后,方能继续观测观测成果及时整理,第一年内的观测成果将作为工程验收的资料每次观测均应按规定格式作好记录,并及时整理、汇总观测结果1.2 0.3高路堤稳定和沉降观测2.10 .3.1沉降与稳定观测的项目、目的、仪表见下表:2.10.3.2观测点的位置、数量及埋设按设计或合同文件要求2.10.3.3在施工期间应严格按设计或合同文件要求同步进行沉降和稳定的跟踪观测一般要求施工期每三天观测一次,雨季期间加密,施工结束后前三个月,每周观测一次,雨季期间加密三个月以后每月观测一次在观测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检查,处理完毕后,方能继续观测观测成果及时整理,第一年内的观测成果将作为工程验收的资料每次观测均应按规定格式作好记录,并及时整理、汇总观测结果2.10.4预应力锚固工程2.10.4.1 沉降与稳定观测的项目、目的、仪表见下表:预应力锚杆工作阶段2.10.4.2 观测点的位置、数量及埋设按设计或合同文件要求。
2.10.4.3 锚杆张拉锁定后第一个月内每日观测一次;2~3个月内每周观测一次;4~6个月内每月观测3次;7个月~1年内每月观测两次;1年以后每月观测一次在观测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检查,处理完毕后,方能继续观测观测成果及时整理,第一年内的观测成果将作为工程验收的资料2.10.4.4 坡体位移监测在路堑高边坡防护加固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都要求对其坡体进行变形控制与监测,以便进行动态设计和确保施工安全,并检验工程效果高边坡的坡体位移监测方法一般可分为简易观测法和专业仪器监测法,对于一般的高边坡均要求实施简易观测,简易观测由施工单位现场技术人员负责完成;对于重点复杂的路堑高边坡或滑坡病害除要求采用简易观测外,还必须对其坡体变形进行专业仪器监测,专业仪器监测主要是指坡体深部位移监测,一般采用钻孔测斜仪监测,要求委托专业单位承担坡体深部位移监测期限一般一年以上,其监测周期为每月一次,雨季或坡体变形较大等特殊情况与要求应加密监测,遇有坡体变形不稳定应延长监测期限,直至坡体稳定、变形终止或在安全的限值范围内谢谢你的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