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学设计(共4篇)

上传人:鑫** 文档编号:252443719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情表教学设计(共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陈情表教学设计(共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陈情表教学设计(共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情表教学设计(共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情表教学设计(共4篇)(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情表教学设计(共4篇)第1篇: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梳理课文,积累文言词句。 2 品尝文本语言,感悟至爱亲情。 教学过程 1 课前预习。 (1)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若仍不能解决,从文中划出,待课上老师解答。 (2)把重点实词、常用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别句式分类整理在笔记本上。 2 导入。 大屏幕展示:苏轼曾说过:读 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 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 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学生填空。 明确:出师表 陈情表 祭十二郎文 展一问:这句话说明白三篇文章的主题情感各是什么? 明确:忠君 孝顺 友爱 导入一问:为什么读陈情表不下泪,其人不孝呢?

2、这篇课文为什么会如此打动人?我们来学习陈情表。 3 梳理词句。 (1)针对课前预习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赐予解答。 (2)利用投影仪投影一位学生整理的状况,其他同学作补充。 4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老师正音断句。 老师示范朗读。 学生配乐朗读。 (2)一句话概括:是谁陈情? 向谁陈情? 陈什么情? 明确:李密向晋武帝上表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终养祖母的衷情。 5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李密曾出仕蜀汉担当尚书郎,屡次出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欲征其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为由,辞不应征。 李密作陈情表时,正处在改朝换代的特别时期,蜀魏两国旧臣中不少人为

3、了保全名节不愿同司马氏合作,如“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就是例子阮籍成天饮酒作乐,不问政事,经常醉醺醺的,曲折地表现出不合作的看法;嵇康则公开表示不合作,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最终被司马集团所杀。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实行怀柔政策,征兆蜀汉旧臣李密到洛阳任职。 6 语言艺术赏析。 在对作者的介绍中有这样一句话“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为由,辞不应征。”也就是说作者所说的孝情只不过是一个借口,那这个李密的语言艺术何其超群,竟使得晋武帝览之曰:“士之出名,不虚然哉!”并且“嘉其诚,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认为能打

4、动晋武帝的地方,并阐述理由。 明确: 一、祖母舐犊之情和我奉养祖母之情(第一段) 二、陛下的知遇之恩和我的两难境地(其次段) 三、晋国的治国思想和我尽孝行为的一样(第三段) 四、表明忠心,打消对方疑虑(第三段) 五、先尽孝后尽忠的解决方法(第四段) 六、看法谦恭,言辞恳切,语气委婉。(全文) 7 文本细微环节赏析。 假如没有真感情,只是靠语言文字的技巧来打动对方是很难的。鲁迅先生说过:“能憎能爱才能文。”文章不是无情物,刘勰也说:“情为文之经。”只有注入感情,文章才能打动人,才能以流传。你认为陈情表是李密的真情流露吗?他流露出了哪些真情? (1)概括有哪些真情。 明确:至孝之情 至忠之情 两难

5、之情 (2)体会孝情。 至孝之情体现在哪里? 明确:文中第一段和第三段中的部分语句(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这两部分描写虽语言简洁,但却给我们勾画出了两幅图:祖母抚孤图和孙儿尽孝图。对于这两幅图作者用了大写意的手法,并没有精描细刻,留给我们许多的想象空间。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选择其中的一幅,细细描绘出来。(字数不少于200字) 写完展示沟通。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这两部分。 (3)体会忠情。 找出相关部分。 明确:其次段(逮奉圣朝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和第三段(且臣少仕伪朝有所希望。) 将相关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提问:你认为这份感情是真的吗? 明确:这句话从一般意义上来

6、说是真的,但是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经验上来说,也可能是为了使晋武帝放过自己。 (4)体会两难之情 找出相关部分。 明确:其次段(臣具以表闻实为狼狈。) 写作训练:或模拟皇帝写诏书上的话,或模拟郡县写逼迫的话,或模拟州司写督促的话。 8 深层探讨。 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有人说“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而有意找寻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明确:李密反复强调孝亲是出自真情。1.李密所说句句属实,奉养祖母无人可替。古人认为“孝”有二层含义:孝养和孝敬。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只“养”不“敬”,不算“孝”。所以李密肯请 晋武

7、帝准其终养刘氏,确非“不愿出仕”的假托之词,诚为骨子中的“孝情”。2.古文观止评价此文“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假饰”“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出自真情之语才可以打动别人。 他也的确是不愿出仕。1.他是蜀汉旧臣,自然有怀旧的思想,况且他认为汉主刘禅是个“可次齐桓”的人物,对于蜀灭汉心中不服。2.古人讲:做官如履薄冰。今朝刚刚建立,李密对晋武帝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 总而言之,对祖母尽孝是他拒绝晋武帝最根本的因素,绝不是借口。 9 结束语。 陈情表以动人之笔述动人之情。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十七八岁的中学生关注的往往是友情,向往的往往是爱情,最简单忽视的经常是孝情。读了

8、李密的亲情表我们感动,我们自责,然后我们应当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我们最真诚的回报。 第2篇: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驾驭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 、深化体会文章凄切宛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学问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境况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读方法】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传世名作,宜实行多种方法反复诵读;对难于理解的段落,可以实行探讨性学习策略,供应相关探讨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自学和探讨中获得新知。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9、】3课时 【课前预习】 1、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音义问题; 2、初步了解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温习第一册第四单元的几篇文章,体会烛之武、邹忌、触龙的劝告技巧,并和同学探讨李密陈情的婉曲方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识课文,驾驭古汉语语词学问,理清课文思路。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和善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了。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同日而语。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宛转;它情理兼备,诚款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这就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名作陈情表,(投影出师表李密 ,

10、 二、文题解说 陈:陈述;情:事实、情理; 表:即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古代给君王的上书,有不同名称,刘勰文心雕龙:“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三、课文诵读 老师范读,指导学生通过正确地诵读方法感受本文真挚感人的情感; 诵读指导: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全体学生高声自由朗读全文,老师要求: 1、留意某些字的读音:鲜、期、强、洗、有、更等; 2、请学生谈本文情感特点。 四、整体感知课文: 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学生回答后,投影: 李密( 224 287 ),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闻名 1 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闻名于世。曾出仕蜀

11、汉担当尚书郎,屡次出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投影)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实行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恳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 、李密怎样才能劝服晋武帝呢?(引同学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密要想劝服晋武帝,是应当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是的,李密先自诉家庭的凄惨境况,让晋武帝一起先就落入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五、品尝课文 (一) 1

12、、齐读第一段。 2、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 3、老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 4、文章一起先,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 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总摄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学生探讨,不必拘泥固定答案。老师供应参考答案,投影逐条显示)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其次: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5 、学生比照投影试背第一段。 六、结束语 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这个问题

13、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 , 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 七、作业 有感情、流畅地熟读课文,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接着积累古汉语语词学问;赏析李密婉曲的言辞技巧;鉴赏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 : 一、老师背诵第一段前两句,引导学生齐诵全段。 二、导入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简单引起别人的怜悯。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怜悯了。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我征召你一个李密,你就照看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故意不给我 个面子吗?我看你还咋说?”我们首先看新晋对李密的看法。 三、品尝课文

14、(二) (一)学生齐读其次段。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学生回答,老师分条投影) 2、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看法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词意凄恻宛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怜悯。实质是看法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3、情以动人,理以喻人。假如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或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 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陈情的其次手就是(稍顿,待学生说出“晓之以理”后)“喻之以孝道之大义”,(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下面同学们针对我提出的几个问题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