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合集十篇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52043851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合集十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合集十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合集十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合集十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合集十篇(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合集十篇 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合集十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编写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1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2、引导学生认识“雁、庐、鉴”3个生字。 教学重点: 从诗歌中了解大自然然的语言,认识“雁、庐、鉴”3个生字。 教学难点: 懂得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2、。 教学准备: 师:一份阅读检测题;一份阅读材料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 生:观察大自然中的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手中的画笔色彩斑斓,大自然独有的语言更是魅力无限。今天,我们就来自主阅读戴巴棣的诗歌大自然的语言。 二、初次自学诗歌。 1、认读生字词,并把诗歌读通读顺。 2、为诗歌标上小节号,思考: 诗歌讲了哪几部分内容? 3、小组内交流、订正。 三、再次深入阅读诗歌,独立完成下面的检查题。 (一)字词练习 1、选字填空。 燕雁 (1)我家的屋檐下有个()子窝,里面新增的几只小雏儿,可爱极了。 (2)秋风一起,大()就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的队伍向南飞了。 2、查一查 “鉴别”的意

3、思是_ (二)照诗歌内容填一填。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中的现象 现象传递的信息 大自然中的现象 现象传递的信息 (三)选择填空,并写出理由。 别以为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_就能_ (竖起耳睁开眼)(听见看见) 理由:_ 阿基米的洗澡的时候, 学会了鉴别皇冠。 可别人也都洗澡, 为什么不会_ (计算浮力。把浮力计算?) 理由:_ (四)从“词语采集”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 _ 四、小组学习 1、小组内交流检测题的答案,意见不统一时,询问老师。 2、自主评价检测题的完成情况。 按错12处为A级 错35处为B级 错5处以上为C级 3、交流、讨论问题 (1)怎样才能发现、看懂

4、大自然的语言?你从课文中提到哥白尼、阿基米德、富兰克林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用自己的说一说。 (2)你还从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五、朗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分小节朗读课文,评选出最好的,参加全班的赛读。 2、各组代表在全班进行赛读。 六、仿照29小节自创诗歌一节。 如: 哗啦,哗啦,风儿刮起, 小河里的冰悄悄融化,叶片飘落。 大自然的语言在小河中流淌,风与叶共同奏出, 带给我们一个春天的童话。秋天的乐章。 七、作业 拓展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语言”。研究这种“语言”的科学叫做物候学。这篇课文就是介绍物候学的。阅读本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

5、语言和清晰的条理把一门复杂的学科介绍清楚的。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

6、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

7、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

8、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

9、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

10、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2 一、导入新课 由复习学过的文体导入说明文学习。 二、通读全文,概括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后议论回答,然后教师明确:本文给我们介绍了有关物候的知识及研究它的意义。 三、划分

11、结构层次,理解本文说明的条理性 1本文围绕着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全文可划分为几部分?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教师归纳总结: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略) 2再问:以上四个部分的说明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 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后小结。作者在介绍物候现象时采用了这样一种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它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同时使得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 3请大家快速阅读第三部分“决定物候

12、来临的因素”,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课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来安排的,在行文上使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 教师提示:我们读一部小说,总是先读到前面的“提要”。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全貌做极为简要和概括的说明。有时我们还经常读到摘要。摘要,顾名思义就是对原文的要点进行摘录。写摘要和写提要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抓住要点,写成文章。不同的地方是提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原作的内容全貌作简要的概括说明,而摘要却是在不损害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摘录原作的要点,将原作的主要内容准确地按原作的顺序写出来,不掺进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但为使上下文连续,可适当加上一些词语,原文有的句子太长可取其主要成分。 学生写完以后,教师把预先准备好的投影仪展示出来,供学生参考。(略) 四、总结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本质特点的一种文体。写说明文应按照一定的顺序,使文章有条理性。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的是物候学的知识,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检查作业。叫学生回答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二、理解本文说明的生动性 1.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前三段课文。 2.理解题目的含义。问:“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