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49139396 上传时间:2022-02-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王春霞 王坚摘 要: 古典诗词的分析鉴赏要注重对诗文的诵读涵咏、对意象意境的想象还原、对主旨的多元解读。传统中职语文教学由于形式单一,难免流于形式化。中职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将传统教学模式优化,将增强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意识及提高教学效率,使信息技术的功能演变为促进学生學习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工具,大大推动语文教育改革进程,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的天地。关键词: 古诗词信息化 中职语文 教学设计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古诗词能够起到丰富知识、开拓思维、陶冶情操的作用。然而由于生活环境和时代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学生

2、难以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真正意境。古典诗词的分析鉴赏要注重对诗文的诵读涵咏、对意象意境的想象还原、对主旨的多元解读。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范例归园田居(其一)我将以语文学科中的归园田居(其一)为例阐述如何更好地进行诗文鉴赏,归园田居(其一)是东晋陶渊明诗作中被广为传颂的古体诗名篇,诗所描述的是一个厌倦官场渴望回到大自然的士大夫回归田园的情形,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表现诗人对仕途生涯的憎恶,对摆脱尘网的快慰,抒发了其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本次授课对象分为两个专业,首先是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是由56个男生组成的班级,他们对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很感兴趣,了解和陶渊明同时代出现的隐逸

3、诗人,但是由于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距离较远,难以理解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情怀,我将本课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制定如下:知识目标:疏通文义,了解陶渊明所处时代背景的相关知识。能力目标:(1)学习白描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会诗人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感受诗歌描绘的田园风光,勾画心中的“世外桃源”。情感目标:感悟陶渊明追求宁静恬淡生活的情怀,涵养审美情操,丰富人生志趣。教学重点:感受“羁鸟”“池鱼”等陶渊明诗歌常用意象的内涵。教学难点: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和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在疏通完重难点之后,我开始思考如何上这首诗。当我来到电气运行与控制班级讲授此课的时候,由于是一名新教师

4、,采用的是传统讲授法:导入作者介绍分析文本总结,以下是我教学过程的设计:1.配乐导入(田园诗人的配乐)。其实,自然很美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然而,让世人对自然有更深的情感蕴藉却来自山水田园诗,我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南国风光,也爱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东晋时代是一个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的朝代,陶渊明在五进五出之后,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最终归隐田园。正如论语中所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倾听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现实与理想的重奏归园田居。2.解读“歸”字。左边是官印和脚,右边是扫帚,表

5、示卸下官印,回归了,诗人仿佛在说既然宦海风云,既然官场污浊,那就让我离开吧,我宁愿拿起扫帚去过一种环堵萧然的但可能是恬淡的生活,于是诗人真的离开了,回到了浔阳柴桑,看着微雨洗刷着两岸的青山,听着清风涤荡着迷失的心灵,让自己烦躁的心渐渐平静。3.了解其人其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字渊明,晋浔阳(今九江)人。世称“靖节先生”,又号“五柳先生”,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4.从诗眼出发。“归园田居”此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诗人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我们在解读本诗时应抓住哪个关键字呢?提问:“归”字是诗眼,是返回的意思,作者从哪返回?为何返回?回到哪去呢?(以“归”字为核心解读诗歌)思考、

6、讨论、明确:(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1)从何而归“尘网”“樊笼”(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人把“尘网”“樊笼”比做什么?(官场生活)这两个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2)为何而归“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既然“性本爱丘山”“守拙归园田”,那么陶渊明何以要出仕?(生自由讨论)炼字:入仕做官,非其本性,实乃失误。“误”表现了陶渊明的后悔和厌恶之情。出仕是被生活所迫,陶渊明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陶渊明直到29岁

7、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其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走向了田园的生活。)小结: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明确:(1)比喻和拟人。(2)诗人以“羁鸟”和“池鱼”自比,自己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样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向往之情。(3)归向何处归园田:“守拙归园田”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有何特点?请抓住

8、诗中描写田园生活的几组景物。明确:简朴、空阔、恬静、幽静、和谐、朦胧。“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表现出诗人辞官以后心境的散适、淡泊。动静结合的手法:“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动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是静景。以动衬静,以有聲衬无声。远近结合的手法:“远人村”“墟里烟”远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鸡鸣桑树颠”是进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

9、村,依依墟里烟”是从视觉角度写。“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从听觉角度写。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有何特点?诗人捕捉的是农村中司空见惯、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是一幅优美的画面,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浓有淡,有拙朴自然的趣味,这一切与官场污浊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他更加想归去。那么,归去如何呢?(4)归去如何?“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返自然后的“简朴、空阔、恬静、幽静、和谐、朦胧”的园田生活环境与官场的“尘网、樊笼”,对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明确: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诗人归后与归前心情的对比:

10、归前无奈、后悔归后愉悦、豁达、释然、返璞归真5.共同探究。提问:现在,你看到一个?摇 ?摇的陶渊明?(师生共同探讨)6.小结。这是大自然的声音,这是田园独有的魅力,它招引我们回归,归去,不要忘记来时的路。当陶渊明决定放弃仕途,选择归隐,从此,有那么多的人喜欢他,当苏轼被贬到岭南蛮烟瘴雨的惠州时,依然“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完成了精神上的救赎,因为有了陶渊明。当然我们不能单纯评价陶渊明的做法是否正确,但应该明白,正是有了这个选择,才为中国诗歌的发展画出了漂亮的一笔。这样讲述后,学生似乎能够理解本首诗,但又似乎不能理解。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及教学顺序,可是难道古诗教学方式是一成不

11、变的吗?难道没有一种更好的教学方式对待诗歌吗?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社会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传统语文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有一定的封闭性与局限性。对于古典的诗词,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学习身份上,教师原本是学习过程中信息的主要传递者,信息时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的知识与信息量激增,但

12、是以往的课堂由于节奏缓慢,信息量相对较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学习地位从惯于接收到主动需求,传统教学理念急需改变。我开始思考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如何把计算机技术融入语文教学中,使信息技术的培养与语文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让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兴趣、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发挥最大优势。诚如有人分析的那样:“计算机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协同运用,确实能促进课堂状态的和谐,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没有观察过的或很少观察的现象在学生脑海中有具体的表象,重点、难点不仅易于突出,更易于突破。”二、信息化技术指导下的课堂范例我

13、来到第二个班级,一年级美术制作与设计专业,在上一个班级授课的基础上,我做了一些调整,将一些信息化技术运用于课堂中。我将课堂教学分为课前自学、课堂教学、课后研学三个部分,具体教学设计过程如下:1.课前自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课前学生借助归园田居学习软件进行课前自学,了解时代背景,观看东晋纷争及陶渊明的相关视频;了解和陶渊明同时代的隐逸诗人,了解文学开始走向自觉的时代,自主尝试理解本诗内容。如遇困难,可借助解读助手,鼠标移至红色字词,将出现字词句的解释,这款软件由师生合作完成,学生课前上网搜集资料,教师整合设计,帮助学生高效完成文本解读的任务。最后,学生完成课前测试,教师通过测试反

14、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2.课堂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文本深度对话。环节1:初读入境(7分钟)课上,我采用问题情境导入。围绕“归园田居”诗题提问“这个诗题让你产生哪些疑问”?此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诗人以前在哪”“为什么要回归田园”“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诗人回到田园之后,他过得如何”?)学生纷纷发言,我适时归纳总结:将这些问题用“归”字串联,“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接下来学生带着这四个问题打开课本,齐声朗读诗歌,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找出原文回答这些问题,完成一张思维导图。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归纳出全文的诗眼为“归”字。“归”字抽象,归意晦涩,我利用象形

15、字典辅助教学左边是官印和脚,右边是扫帚,表示卸下官印,走着回去,拿起扫帚,回归田园。诗人仿佛在说既然官场污浊,那就让我离开吧,我宁愿拿起扫帚去过一种环堵萧然但可能恬淡自得的生活,于是从官场归,为自由归,归向田园,归去怡然。环节2:研读意象(15分钟)这份怡然自得的情怀,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传递的呢?我设计了“化诗为画”学习活动。学生充分发挥美术专业特长,勾画出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拍照上传平台。教师有选择地将画作进行展示,学生结合文本点评。在画、读与评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诗人无一个字写“静”,但以白描、反衬等手法写出了没有尘嚣的世界;诗人无一个字写“乐”,但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表现出了回归自然的快意。此时有学生提出疑问:同学们的画作中都没有画到“羁鸟”和“池鱼”。我适时引导学生观看微课并顺势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这是诗人自喻,是虚写,与下文的实景构成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由此解决教学重点。环节3:品读悟情(15分钟)如此普通的农村生活图景,为何在陶渊明笔下如此美好?如何真正走进诗人的心灵呢?我利用情境体验助手和学生共同探讨此问题。学生登录情境体验助手,搜索陶渊明及和本诗意象相关的图片及“田园诗人”的配乐,输入诗句和赏析的关键词,生成动态相册,发送到平台,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小组之间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