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9138732 上传时间:2022-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5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张家界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张家界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张家界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张家界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1能够观测到图乙所示昼夜状况的地点是A B C D12从a到b的箭头方向是A一直向东 B先向西南、后向西北C一直向西 D先向东南、后向东北参考答案:11D 12 C11在公转轨道图中,图示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因此乙图为从南极点俯视的光照图,故D正确。12在经纬线图中,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从a到b的箭头与纬线不平行,因此向东和向西说法错误。从南极点上空俯视,地球自转自西向东表现为顺时针方向,因

2、此b在a以西,ab之间与南极圈相切的点距离南极点最近,因此从a到b的箭头方向是先向西南、后向西北,故C正确,A、B、D错误。2.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脉构成地形骨架,很多山脉成为主要的地理分界线。读我国部分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3. 山脉A. 东侧位于半湿润区,西侧位于半干旱区B. 东侧的植被为荒漠、草原,西侧的植被为草原C. 东侧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西侧位于地势第三阶梯D. 东侧以发展畜牧业为主,西侧以发展种植业为主14. 图中序号对应的山脉和分界线组合,正确的是A. 太行山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B. 巫山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C. 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

3、线D. 秦岭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分界线15.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草场资源丰富,应大力发展放牧业B. 乙地发展经济的限制因素是水源C. 丙地发展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D. 丁地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参考答案:13. A 14. B 15. C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区域差异,学习时要熟悉我国主要的地理分界线,各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13. 山脉是大兴安岭, 东侧位于半湿润地区,西侧位于半干旱区,A对; 东侧的植被为森林、西侧的植被为草原,B错; 东侧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西侧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C错; 东侧以发展种植业为主,西侧以发展畜牧业为主,D错。14. 太行山华北平原

4、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A错; 巫山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B对; 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C错; 秦岭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分界线,D错。15. 甲地属于干旱地区,草原资源不丰富,应合理发展畜牧业,不能过度放牧,A错; 乙地为青藏高原,发展经济的限制因素是热量,B错; 丙地东北平原,发展商品化农业,商品率高,C对; 丁地属于中部地区,工业基础不是很好,经济不算发达,D错。3. 为了引起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一小时。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

5、选在 A 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 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 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 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参考答案:C4. 虚拟现实(VR)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如同身临其境。业内人士认为,VR将是下一代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的方向。深圳将建设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1. 深圳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的主导因素是A. 市场 B. 劳动力 C. 原料 D. 技术22. 深圳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有利于深圳市 加快主导产业聚集 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人口素质的大幅度提高A. B. C. D. 参考答案:21

6、. D 22. A【21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VR产业对技术要求高,因此深圳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的主导因素是技术,深圳科技创新能力强。【22题详解】深圳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有利于深圳市加快主导产业聚集、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对人口素质的大幅度提高影响不大。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整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材料二 部分地区图。(依次是甲、乙、丙图)(1)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

7、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其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_。(2)图丙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A地势平坦开阔 B土壤深厚、肥沃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3)填写下表,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参考答案:(1)政策优惠,临海位置(2)D(3)甲:能源不足乙:能源不足 丙:水资源不足(1)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其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政策优惠,临海位置。(2)图丙是环渤海地区,图中阴影区位于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

8、的有利气候条件是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D对。地势平坦开阔是地形条件,A错。土壤深厚、肥沃是土壤条件,B错。气候条件包括气温、降水条件,C错。(3) 甲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限制因素是能源不足。乙是珠三角地区,主要限制因素是能源不足。丙图是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水资源不足。6.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西藏旅游不断升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以下旅游项目不适合在西藏规划的是A. 宗教朝圣 B. 民俗采风 C. 大漠滑沙 D. 冰川猎奇11. 布达拉宫限制开放时间和接待人数,主要原因是A. 交通条件不便 B. 自然条件限制C. 环境容量限制 D. 游客数量不足12. 到西藏旅游,影响

9、游客安全的主要是A. 高寒缺氧 B. 台风频发 C. 交通繁忙 D. 冻土广布参考答案:10. C 11. C 12. A10.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的规划。旅游资源的规划需要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以及景观特征来进行设计。西藏的宗教文化盛行,可以规划宗教朝圣,具有特殊的民俗风情,而且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冰川广布,因此可以发展冰川猎奇旅游项目,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主要为高寒荒漠,不适合发展大漠滑沙等项目,故答案选C项。11. 旅游景点的最适宜游客量应与景点本身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同时,观赏宫殿、园林类景点,游客还要有较适宜的观赏空间。布达拉宫作为古典宫殿,建在地势较高处,室内空间有限,受环

10、境承载量限制而不能接待很多游客。故选C。12.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游客容易高寒缺氧,故答案选A。点睛:.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1)突出景观特色(2)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3)维护生态平衡(4)最佳综合效益:最大限度的发挥景点的综合使用价值。7. 非洲大陆的地形以什么为主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丘陵参考答案:A8. 读图4,回答1415题。 14图中岩石可能是()A页岩 B玄武岩 C大理岩 D石英岩15图中岩石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可能是()A森林 B浅海 C沙漠D草原参考答案:A B9. 图5为四幅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

11、最缓的是ks5u 参考答案:A10. 瑞典北部边陲有个小镇叫洛布尔,由于纬度高,冬天天寒地冻且地广人稀。当地人们用一块块冰砌成圆形的小屋,名曰“冰砌旅馆”,吸引大量年轻人投宿。据此回答洛布尔小镇是通过下列哪一要素吸引游客的:A.民俗活动 B.名胜古迹 C.旅游纪念品 D.住宿参考答案:D11. 说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是因为它能A.提供大量的木材 B.提供多种原材料、食品和饮料C.净化空气、涵养水源 D.是生物基因的宝库参考答案:C12. 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具有的条件不包括:A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 B要有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C要有出游的时间 D要大学毕业,有一定文化素质参考答案:A13. 下图

12、为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等高距为200 米,完成2526题。25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A. B. C. D.26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A.100和250 B.100和350 C.500和250 D.500和350参考答案:25.A 26.C14.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该流城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黑河下游过去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到处是荒漠戈壁。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6. 黑河下游地区草原退化、生态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 陡坡修筑梯田B. 水资源利用不当C. 工业规模扩大D.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27. 为恢复黑河下游地区往日的生态,下列措施合理的有在甲地,人为加快融冰速度

13、 在乙地发展节水农业在丙地植树造林 在全流域,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用水统一管理A. B. C. D. 参考答案:26. B 27. C【26题详解】黑河是我国内流河,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黑河下游地区草原退化、生态恶化主要是水资源消失造成的,这与其上游水资源利用不当有关,根据图示,水库拦截蓄水,使得下游水量减少,绿洲退化,B对。这里属于河流下游地区,地势较低且平缓,不会陡坡修梯田;这里主要是牧业;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是自然原因,据此分析选B。【27题详解】根据上题可知,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与水资源利用不当有关,要恢复黑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需要解决下游地区的缺水问题。在甲地,人为加快融冰速度会暂

14、时获得水源,之后因融水量减少会扩大缺水范围,不可取,错;乙地地势平坦,水源条件较好,在乙地发展节水农业较为适宜,对;丙地是荒漠戈壁,在丙地植树造林不切实际,错;在全流域,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用水统一管理,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也便于整个流域的发展,对。故选C。 【点睛】荒漠化也即沙漠化,是指在极端干旱、干旱与半干旱和部分湿润地区的砂质地表条件下,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的影响,破坏了自然脆弱的生态系统平衡,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并逐步形成风蚀、风积地貌结构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15.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30N)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所绘制的该地区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