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向家桥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9131863 上传时间:2022-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常德市向家桥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省常德市向家桥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常德市向家桥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常德市向家桥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常德市向家桥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孟子这里所谓的“知人论世”,其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经文论家的发展,“知人论世”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知人论世法”,是一种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

2、来。清人黄子云认为,在吟咏之时,应先揣知作者当时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提出,不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知其世,而不知古人的身处,也不可以遽论其文。王国维也认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由此看来,在教学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必要的背景简介不可少。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鲁迅在评论陶渊明时曾说,陶渊明固然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寄兴田园的篇章,

3、却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愤世嫉俗的悲壮之歌;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朱熹也曾评论说,陶渊明的诗,众人皆说是平淡,据我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易察觉,露出其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又如何写得出这样言语的诗句。由此看来,没有对作者及其时代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是任意取舍,必定会影响到对其诗作的理解。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面上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心理描绘惟妙惟肖,其人呼之欲出。而诗人的本意却是以此为喻,委婉试

4、探自己的诗作合不合主考大人的评判标准。“洞房昨夜停红烛”喜举进士也,“待晓堂前拜舅姑”将见主考大人也,“妆罢低声问夫婿”以所作之诗请教于张籍也,“画眉深浅入时无”能否获主司之赏识也。张籍自是心领神会,于是用同样的手法做了巧妙的回答,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质彬彬,自知文章写得好,但是还不够自信;后两句张籍对其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时流露出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作诗的本意。“知人论世”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对更深刻、更透彻的全面了解作家的创作本意和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

5、重要的作用。(摘编自王美智知人论世与古代诗歌鉴赏)1. 下列关于“知人论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孟子所谓的“知人论世法”。B. “知人”是指对作者的身世、经历、写作动机等作了解;“论世”是指考察文学作品内容要考虑作者所处的时代。C. “知人论世”就是要联系作家的生平遭际、思想为人和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等,来理解和评价诗歌。D. “知人论世”作为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广为人知,影响深远,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清人黄子云、章

6、学诚的论述,从正反两面对比论证了评论诗文必须先了解作者的身世处境和时代背景。B. 王国维运用假设论证法指出,如果已经做到了知人论世,还不能正确解读诗歌,这样的读者是很少的。C. 鲁迅和朱熹对陶渊明的评论,都指出其具有既平淡、又豪放的特点,有力地论证了“知人论世”的必要性。D. 朱庆馀和张籍的献酬诗,极富生活气息,看似写闺情,实则另有深意,以此论证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了文学常识的积累,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能力,就构建起了文学史的框架。B. 如果对作品任意取舍,不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其时代,就必定会影响到对其作品的理解

7、。C. 如果不用“知人论世”进行赏析,那么近试上张水部一诗很可能被看成闺情诗。D. 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作品相关背景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参考答案:1. A 2. D 3. A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知人论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张冠李戴,从文章第一段来看,可以知道“知人论世”经历代文论家的发展,才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知人论世法”与孟子最初所说的“知人论世”已不是同一概念。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

8、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A项,“从正反两面对比论证了”有误;从文中来看,这二者不是对比论证。B项,不是假设论证,同时,原文是说不能解读的诗歌是很少的,并不是说这样的读者很少;C项,朱熹并没有认为陶渊明平淡,而是认为其豪放,原文是“众人皆说是平淡,据我看他自豪放”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

9、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有了,就”有误,文章里说的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而选项把二者颠倒了,属于因果倒置。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材料一:在经过26天的“长途跋涉”并“养精蓄锐”之后,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项壮举成功软着陆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至此,这项“月球远征计划”终于度过了最困难和最惊险的时刻。这也是2013年

10、“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正面之后,中国探测器再度造访月球,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正面与背面均成功软着陆的国家!2013年,“嫦娥三号”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虹湾地区,整个着陆过程所经区域地形起伏变化小,整体呈现为一个由南向北的缓坡。据了解,“嫦娥三号”月球正面着陆区地形起伏仅800米,而此次“嫦娥四号”着陆的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高山峡谷交错,整体地形忽高忽低,着陆区地形起伏达到了 6000米。因此,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任务中,真正适合“嫦娥四号”着陆的区域大概相当于“嫦娥三号”的二十分之一,这势必要求“嫦娥四号”必须有更高的着陆精度,着陆方式从“粗放型”向“精细化”升级。(摘编自李

11、国利“嫦娥四号”知多少?)材料二:1月3日这日,“嫦娥四号”着陆成功的新闻迅速“霸榜”诸多国外主流媒体的头条区。美国国家地理:中国“嫦娥四号”着陆的地点从未有任何人或是机器踏足。美国圣母大学的行星科学家、月球地质专家尼尔表示,“嫦娥四号的着陆意味着首次有国家尝试在月球的另一侧放置一个软着陆器,然后部署探测器进行探测”。法国RTL电视台:将探测器降落在月球背面,去触碰月背的土壤,这件事美国没有做到,俄罗斯也没有做到。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是首个在月球另一侧着陆的探测器,这也将对中国继续开展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提供动力。加拿大电视台(CBC):此次开创性的着陆显示出中国作为太空强国的雄心越来越大。中国在

12、太空探索领域起步较晚,但该国太空科技正迅猛发展,并有可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赶超其他国家。(摘编自中国环球网)材料三:2019年恰逢人类探索月球60周年,同时也是人类实现首次“载人登月” 30周年。几十年前,完成人类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的阿波罗计划以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那句 “我们选择去月球,不是因为它很容易,而是因为它很难”为开端,然而在这番豪言壮语的背后,却是人类首个载人登月任务源于美苏争霸的事实。与人类过往的疯狂所不同的是,中国人的探月工程始终都怀揣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践行着开放合作的理念。在我国探月工程之初,我们所获得的“全月球”影像与数据,都是以开放的姿态面向国际,供全球的科

13、学家使用,以促进对未知太空的探索。此次,我们更进一步选择去往更加艰难的月球背面,并与全球致力于和平开发太空的国家一同展开探索,更是有别于过往的国家利益观、国际权力观。我们选择去往月球背面,不是因为它带来的那份独一无二荣耀,而是因为这艰难的一步注定也是人类文明前行的一步!(摘编自姜哲外星探索“嫦娥四号”的伟大实验)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着陆区域地形起伏变化小,整体呈现为缓坡,着陆难度、着陆精度较“嫦娥四号”低很多。B. 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外主流媒体高度关注“嫦娥四号”的成功着陆,且都认为这是人类航天史上开创性的壮举。C. 与美国的阿

14、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不同,我国的探月工程是为了促进科学的进步,满足人类对未知太空世界的探索欲望。D. 我国探月工程获得的月球上的所有影像及数据,都将面向国际,全部开放,这表明中国的探月工程践行开放合作的理念。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月球南极的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从未有任何人或机器踏足过”,所以“嫦娥四号”把登陆地点选在此处。B. 法国RTL电视台的报道将中国与美国、俄罗斯作比较,意在强调“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迄今为止是独一无二的。C. 中国此次探月行动克服一切困难,去往月球背面,开启了人类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之旅,迈出了人类文明前行的一步。D

15、. 我国科学实施探月工程,在太空科技方面发展迅猛,实力雄厚,我们将致力于和平开发太空,为人类探索未知太空做出贡献。4. 三则材料报道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2. D 3. A 4. 材料一主要是从“嫦娥四号”着陆难度大的角度报道,材料二主要从外媒对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高度评价的角度来报道,材料三主要从中国探月工程的理念、目的的角度报道。【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二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D项

16、 “在我国探月工程之初,我们所获得的“全月球”影像与数据,都是以开放的姿态面向国际,供全球的科学家使用”,扩大范围,选项丢到了限定时间。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强加因果, “从未有任何人或机器踏足过”是为了强调着陆难度。故选A。【4题详解】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