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厦门软件园二期工程厦门高诚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厦 门 软 件 园 二 期 工 程建筑工程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监 理 实 施 细 则编制人: 日期:审批人: 日期:建筑工程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监理实施细则一、细则中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所指的内容1.原材料主要是指用于工程结构上的钢筋、水泥和用于墙体的粘土(或空心砖)等2.成品主要是指用于工程建筑装饰上的材料如;面砖、涂料及无需二次装饰门窗等和水电方面用于终端的箱、座、板、卫生洁具3.半成品主要是指用于工程建筑装修上需二次装饰的木作、铁件、水泥预品和水电方面的管、线配件二、细则编制依据1.现行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2.现行工程验收统一评定标准3.有关部、省、市主管部门对材料使用管理的规定三、材料使用计划和采购订货1.工程上所用的原料、成品、半成品工程上所使用的原材料根据预算数量在施工组织方案设计中作使用计划;使用计划应包括数量、规格、使用时间及主要技术指标;一般工程、钢材宜一次性到位,其材料根据使用时间和场地堆放条件分阶段到位2.材料的采购定货应签订供需合同,特别对需做二次检验的材料如钢材、水泥、粘土砖、和在使用期可能市场会紧张的产品、半成品更应签订合同,以确保材料的及时供应和避免不合格材料的退场损失。
3.属承包合同中已明确由建设方提供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组织方案设计报审时同时单列材料使用计划两份,分别送建设方现场代表和监理方总监以确定供需责任4.材料的采购订货应按有关材料管理部门要求的持有许可证的范围进行采购定货,其中水泥应在福建建委和建材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范围内采购;钢材应是非改制材;粘土砖应在建委材料处颁发的生产许可证范围内采购;水电材料应在市建委材料处年审合格后公布的厂家牌号中采购四、材料的进场验收和管理(包括由建设方提供的材料)1. 原材料的进场验收和管理(1) 钢材的验收和管钢材的进场 钢材进场时应提供材料质保书;质保书可为原件、复印件、转抄件;质保书原件一般为厂方直接提供,原件应有编号、接收单位、代表规格批量、主要性能指标、厂方检验章、出厂日期;复印件一般为材料供应商间接供应(供应商应持有钢材销售许可证或营业范围有包括钢筋销售)复印应有编号、接受单位、调拨规格批量、调拨日期、供应单位加盖公章、责任人签字并注明原件存放处;转抄件一般为本单位材料部门提供,转抄件应有原件或原件复印件编号、原件注明的主要性能指标转抄、转抄日期、转抄件代表批量规格、转抄至某工程、材料部门盖章、责任人签字并注明原件存放处。
进口钢材进场时应提供材料商检单或商检复印件,商检单中应有材料出产国、材料规格批量、材料的物理性能指标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并应有结论,结论中应包括相当于国产钢材的几级钢;商检单复印件中除原件应有的内容外,还应加盖供货单位的公章并注明责任人和原件存放处 材料员对钢材的进场验收包括质保资料验收和材料实物验收,质保资料不合格不签接收回单;实物验收是根据定货合同要求的外观直接检查验收,钢材的外观检查包括规格、型号、表面是否有缺陷 材料员经过以上的验收程序判明材料忽然感后应将钢材分级、分规格架空堆放,并通知实验员按规定取样送检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退场2)水泥的进场验收和管理 水泥进场时应提供材料的质保书,质保书可为原件、复印件;水泥质保资料原件一般为厂方直接提供,原件应有编号、接收单位、代表批量、水泥品种、标号、生产日期、出厂日期、主要性能指标、厂方检验章,质保资料原件一般为3或7 天试验的性能指标,因此原件应有材料质量结论当R28试验出来后,厂方应补齐质保资料给施工单位;复印件一般为材料供应商间接供应;复印件除原件内容外,主要性能指标应是R28强度(即复印件应是R28天的质保书复印件),复印件上应加盖公章,并注明责任人。
材料员对水泥的进场验收同样包括质保资料验收和材料实物验收,水泥的实物验收,水泥的实物验收包括包装,水泥是否变质、结块 材料员经过以上程序判明水泥的包装、水泥是合格后,应将水泥架空堆放,并有防水措施,材料实验员应按规定取样送检,未经检验合格不准使用 (3)粘土砖(或空心砖)进场验收及管理粘土砖进场时应提供生产许可证及产品的合格证以上两证作为粘土砖进场的必备条件,粘土砖进场时主要是对砖的外观质量和外观尺寸进行验收;外观质量包括粘土砖烧透程度,砂眼结瘤情况,翘曲变形情况,外观尺寸主要是几何尺寸,在目前厦门地区粘土砖外观质量还达不到规范要求时,主要要求同批砖尺寸应一致,其中长度240㎜偏差值不应少于-10㎜,否则所砌的墙体达不到24墙的截面要求 粘土砖进场后应做验收记录,并通知监理人员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每组检验代表批量应少于20万块2. 成品及半成品材料进场验收及管理 成品及半成品材料进场前应根据要求,由施工单位先收集样板,经建设方代表、设计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共同确认,符合要求的样板共同签认,签认后的样板一式两份分别存放施工单位作为材料进场验收依据和专业监理工程师作为抽检核对的依据。
成品及半成品材料进场时应提供产品质保书(或合格证),质保书要求有产品等级、代表批量、规格、产地牌号、厂方检验章属加工厂制作的无牌号的成品、半成品,其合格证可以制作后按规定批量和内容,经具有检验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试验或检测合格,其出具的评定资料和原材料质保资料合并作为产品合格证试验或检测的评定资料应由制作单位内部质检部门盖章签字方为有效材料员应根据成品、半成品所需质保资料和样板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并做好进场验收记录,属特种成品、半成品在材料进场后还应进行抽样送检,对材料质量有怀疑的也应进行重检五、材料的试验1. 原材料的试验(1) 钢材的试验国产钢材经进场验收后,应抽样送检,试验内容包括钢材的物理性能试验,当工程有采用焊接时还应做焊接试验进口钢材经进场验收后,若已判明产地和相当于国产钢材的哪一级钢时,可只做物理试验,若未能判明产地和相当于国产钢材的哪一级钢时,还应做化学试验,有采用焊接时还应做可焊性试验和材料焊接件试验,并判明适用于何种焊接条(剂)钢材的试验报告上应注明:送检人、代表批量、所用部位、钢材的试验证与出厂合格证作为完整质量保证体系 (2)水泥的试验 水泥进场验收后应对水泥抽样送检,水泥试验一般为物理试验,主要包括安定性和强度等级的复检,强度等级可以时R3或R7强度,但实验室必须判明是否合格,当R28出来后,应将 R28强度试验报告并入,水泥的试验同样注明:送检人、代表批量、所用部位。
试验证与水泥出厂合格证作为完整保证体系水泥的有效期为三个月,出厂超三个月时应重新复检,复检合格后应重新做配合比3)粘土砖的试验粘土砖进场后应对粘土砖抽样送检,粘土砖的试验主要是强度等级和外形尺寸检验,粘土砖的试验证同样应证明:送检人、代表批量、所用部位粘土砖试验证是唯一质量保证资料2. 成品、半成品试验成品、半成品除防水材料应到市建筑检测中心进行复检外,其余一般不做复检,对进场材料有怀疑时则应进行复检六、材料的使用确认和报验1.经材料的进场验收和材料进场后必要的试验后,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对材料的使用进行确认,并批复使用部位2.对进场验收或复检不合格的材料,项目负责人应及时批复处理意见,除原材料的降级使用或成品、半成品的认可使用外,不合格材料应立即清退出场 3.原材料需的降级使用时,施工单位应先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质保资料,报建设凡代表审批,审批同意后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备案 4.成品、半成品不合格的认可使用,施工单位应先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质保资料,报建设单位审批,审批同意后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备案 5.由于某种原因无法提供设计规定的材料时,施工单位可以提出材料代用申请,报经设计单位审批,并把审批意见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备案。
6. 所有材料使用前必须报验,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按规定的数量和检查方法进行见证取样,凡未经见证取样的材料,不得用于工程实体 7.材料使用过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材料仍有怀疑时,仍可对材料抽检,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 七、材料的质量责任一个工程的质量好坏,首先取决于本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质量因此,不论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都应把材料质量的控制放在首位施工单位应对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质量负全部责任摘要:本文介绍了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论述优质的商品混凝土应该是强度合格、耐久性好、经济的混凝土,论述了如何才能获得优质的商品混凝土本文论述了从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生产、施工、养护硬化过程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阐明了在各个环节中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并列举××混凝土公司质量控制的具体实例介绍了混凝土强度评价的具体方法,并对××混凝土公司2002年3月常用的混凝土品种进行强度统计、分析,对其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对××混凝土公司的混凝土的耐久性、经济进行评价关键词:质量控制、强度、耐久性、经济性、强度统计分析一、 前言1、商品混凝土的发展 商品混凝土在国内外泛指预拌混凝土,它把过去分散的混凝土生产,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集中形成规模化、自动化的生产作为一种半成品提供给施工工地。
商品混凝土的生产是建筑行业文明化、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有着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1、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环境2、 有利于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如外加剂、掺合料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工地提供各种要求的混凝土,弥补了现场搅拌的不足3、 能够改善施工工地场地狭窄等困难,减少粉尘、物料、废水、噪音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 能够减少施工单位的费用,同时能够对混凝土的质量有保证5、 能够节约原材料、提高水泥的散装率有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上世纪初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先后出现在德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大力发展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商品混凝土的应用快速发展,其中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最为迅速我国的商品混凝土生产始于八十年代初的上海、常州等城市在国家建设部门及有关部委的大力推广下,商品混凝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商品混凝土的产量在1989年仅有450万m3,到1996年大中城市商品混凝土总量近3000万m3,约占城市现浇混凝土总量的20%1996年我国生产水泥4.9亿t ,用于商品混凝土的只有2.2%我国建设部确定商品混凝土“九五”目标是产量比“八五”末期翻一番,即2000年产量可达5000万m3。
近期,以人均商品混凝土0.2~0.3m3计,则我国商品混凝土年产量应为2.4亿~3.6亿m3,故我国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我国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现状及质量控制意义1、我国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现状1、 混凝土的商品化生产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这20多年里混凝土的产量、质量、技术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国混凝土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质量、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2、 在企业内部缺乏长远的目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普遍存在对混凝土质量特别是耐久性等没有足够的重视3、 由于部分从业人员质量意识欠缺,一些质量不合格、或质量较差的原材料进入生产,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4、 在施工方面,由于部分施工人员技术较差,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造成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