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商务礼仪之不同场合的介绍礼仪商务礼仪之不同场合的介绍礼仪介绍的场合 双方见面后,宾主就应相互介绍介绍分为自我介绍,为宾、主双方充当介绍人和被第三者介绍给对方三种情况在无第三者的情况要进行自我介绍,其常用语言是“我叫×××,在某单位工作 恕我冒昧,我是某某单位的××× “您就叫我×××好了”如果一方是二人以上,则由身份最高者出面做自我介绍,然后再将其他人员按一定顺序一一介绍给对方 如何介绍 为宾、主充当介绍人,应按一定顺序进行介绍一般是,先将主人介绍给客人;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以示 对客人、年长者和女士的尊重 被第三者介绍给对方时,要说“您好”“久仰久仰”或“见到您非常高兴”,并主动握手或点头示意,表示友善、创造良好气氛 有些国家(如日本)的客人习惯于以交换名片来介绍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这样 双方见面时,只需将自己的名片恭敬地递给对方即可 若宾主早已相识,则不必介绍,双方直接行见面礼就可以了 在双方介绍时,如遇有外宾主动与我方人员拥抱时,我方人员可作相应的表示,万不可推却或冷淡处之 不同场合的介绍 在交际场合结识朋友,可由第三者介绍,也可自我介绍相识。
为他人介绍,要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不要贸然行事无论自我介绍或为他人介绍,做法都要自然例如,正在交谈的人中,有你所熟识的,便可趋前打招呼,这位熟人顺便将你介绍给其他客人在这些场合亦可主动自我介绍,讲清姓名、身份、单位(国家),对方则会随后自行介绍为他人介绍时还可说明与自己的关系,便于新结识的人相互了解与信任介绍具体人时,要有礼貌地以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指点点 介绍也有先后之别,应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子介绍给妇女介绍时,除妇女和年长者外,一般应起立;但在宴会桌上,会谈桌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绍者只要微笑点头有所表示即可 在非正式场合,自我介绍要注意一些细小的礼仪环节比如,某甲或某乙正在交谈,你想加入,而你们彼此又不认识,你就应该选择甲乙谈话出现停顿的时候再去自我介绍,并说一些:" 对不起,打扰一下,我是×××""很抱歉,可以打扰一下吗?我是×××""你们好,请允许我自己介绍一下……" 之类的话如果你参加一个集体性质的活动迟到了,你又想让大家对你有所了解,你就应当说:"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对不起,我来晚了,我是×××,是×××公司销售部经理,很高兴和大家在此见面。
请多关照!" 除此之外,主办交接仪式的单位,还需为交接仪式的现场准备一些用以烘托喜庆气氛的物品,并应为来宾略备一份薄礼 在交接仪式的现场,可临时搭建一处主席台必要时,应在其上铺设一块红地毯至少,也要预备足量的桌椅在主席台上方,应悬挂一条红色巨型横幅,上书交接仪式的具体名称,如“某某工程交接仪式”,或“热烈庆祝某某工程正式交付使用” 在举行交接仪式的现场四周,尤其是在正门入口之处、干道两侧、交接物四周,可酌情悬挂一定数量的彩带、彩旗、彩球,并放置一些色泽艳丽、花朵硕大的盆花,用以美化环境 若来宾所赠送的祝贺性花篮较多,可依照约定俗成的顺序,如“先来后到”、“不排名次”等等,将其呈一列摆放在主席台正前方,或是分成两行摆放在现场入口处门外的两侧在此两处同时摆放,也是可以的不过,若是来宾所赠的花篮甚少,则不必将其公开陈列在外 在交接仪式上用以赠送给来宾的礼品,应突出其纪念性、宣传性被交接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的微缩模型,或以其为主角的画册、明信片、纪念章、领带针、钥匙扣等等,皆为上佳之选 其次,要拟好交接仪式的程序交接仪式的程序,具体批蝗是交接仪式进行的各个步骤不同内容的交接仪式,其具体程序往往各有不同。
主办单位在拟定交接仪式的具体程序时,必须注意两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其一,必须在大的方面参照惯例执行,尽量不要标新立异,另搞一套其二,必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在具体的细节方面不必事事贪大求全从总体上来讲,几乎所有的交接仪式都少不了下述五项基本程序:第一项,主持人宣布交接仪式正式开始此刻,全体与会者应当进行较长时间的鼓掌,以热烈的掌声来表达对于东道主的祝贺之意在此之前,主持人应邀请有关各方人士在主席台上就座,并以适当的方式暗示全体人员保持安静 第二项,奏国歌并演奏东道主单位的标志性歌曲此前,全体与会者必须肃立该项程序,有时亦可略去不过若能安排这一程序,往往会使交接仪式显得更为庄严而隆重 第三项,由施工、安装单位与接收单位正式进行有关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的交接具体的作法,主要是由施工、安装单位的代表,将有关工程项目、大型设备的验收文件、一览表或者钥匙等等象征性物品,正式递交给接收单位的代表此时,双方应面带微笑,双手递交、接收有关物品在此之后,还应热烈握手至此,标志着有关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已经被正式地移交给了接收单位假如条件允许,在该项程序进行的过程之中,可在现场演奏或播放节奏欢快的喜庆性歌曲 若非涉密,或暂且不宜广而告之,在举行交接仪式时,东道主既要争取多邀请新闻界的人士参加,又要为其尽可能地提供一切便利。
对于不邀而致的新闻界人士,亦应尽量来者不拒至于邀请海外的媒体人员参加交接仪式的问题,则必须认真遵守有关的外事规则与外事纪律,事先履行必要的报批手续 举行交接仪式的现场,亦称交接仪式的会场在对其进行选择时,通常应视交接仪式的重要程度、全体出席者的具体人数、交接仪式的具体程序与内容,以及是否要求对其进行保密等几个方面的因素而定 根据常规,一般可将交接仪式的举行地点安排在已经建设、安装完成并已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所在地的现场有时,亦可将其酌情安排在东道主单位本部的会议厅,或者由施工、安装单位与接收单位双方共同认可的其他场所 将交接仪式安排在业已建设、安装完成并已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所在地的现场举行,最大的长处,是可使全体出席仪式的人员身临其境,获得对被交付使用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的直观而形象的了解,掌握较为充分的第一手资料倘若在交接仪式举行之后安排来宾进行参观,则更为方便可行不过,若是在现场举行交接仪式,往往进行准备的工作量较大在此百废待兴之地忙里忙外,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另外,由于将被交付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归接收单位所有,故此东道主事先要征得对方的首肯,事后还需取得对方的配合。
将交接仪式安排在东道主单位本部的会议厅举行,可免除大量的接待工作,会场的布置也十分便利特别是在将被交付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不宜为外人参观,或者暂时不方便外人参观的情况下,以东道主单位本部的会议厅作为举行交接仪式的现场,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此种选择的主要缺陷是:东道主单位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全体来宾对于将被交付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缺乏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 如果将被交付的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的现场条件欠佳,或是出于东道主单位的本部不在当地以及将要出席仪式的人员较多等其他原因,经施工、安装单位提议,并经接收单位同意之后,交接仪式亦可在其他场所举行诸如宾馆的多功能厅、外单位出租的礼堂或大厅等处都可用来举行交接仪式在其他场所举行交接仪式,尽管开支较高,但可省去大量的安排、布置工作,而且还可以提升仪式的档次 在交接仪式上,有不少需要使用的物品,应由东道主一方提前进行准备首先,必不可少的,是作为交接象征之物的有关物品它们主要有:验收文件、一览表、钥匙,等等验收文件,此处是指已经公证的由交接双方正式签署的接收证明性文件一览表,是指交付给接收单位的全部物资、设备或其他物品的名称、数量明细表。
钥匙,则是指用来开启被交接的建筑物或机械设备的钥匙在一般情况下,因其具有象征性意味,故预备一把即可附送:专心---专注---专业商务礼仪的十二项原则商务礼仪的十二项原则一、维护形象 在国际交往之中,人们普遍对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备加关注,并且都十分重视遵照规范的、得体的方式塑造、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个人形象在国际交往中之所以深受人们的重视 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初次见面的外国友人的第一印象 个人形象在构成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它们亦称个人形象六要素 第一、是仪容仪容,是指一个人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 第二、是表情表情,通常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 第三、是举止举止,指的是人们的肢体动作 第四、是服饰服饰,是对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的统称 第五、是谈吐谈吐,即一个人的言谈话语 第六、是待人接物所谓待人接物,具体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的态度 二、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的主要要求是:每一个人在参与国际交往时,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代表着自己的民族,代表着自己的所在单位的。
因此,其言行应当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在外国人面前既不应该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应该表现得自大狂傲,放肆嚣张 周恩来同志曾经要求我国的涉外人员 具备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在任何复杂艰险的情况下,对祖国赤胆忠心,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甚至不惜牺牲个人一切 江泽民同志则指出:涉外人员必须 能在变化多端的形势中判明方向,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站稳立场,再大的风流中也能顶住,在各种环境中都严守纪律,在任何情况下都忠于祖国,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体现中国人民的气概 他们的这些具体要求,应当成为我国一切涉外人员的行为准则 三、求同存异 第一、 应当如何对待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 第二、 在国际交往中,到底应当遵守何种礼仪为好? 首先,对于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是应当予以承认的 再者,在涉外交往中,对于类似的差异性,尤其是我国与交往对象所在国之间的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重要的是要了解,而不是要评判是非,鉴定优劣 在国际交往中,究竟遵守哪一种礼仪为好呢?一般而论,目前大体有三种主要的可行方法 其一,是 以我为主 所谓 以我为主 即在涉外交往中,依旧基本上采用本国礼仪。
其二,是 兼及他方 所谓 兼及他方 ,即中涉外交往中基本下采用本国礼仪的同时,适当地采用一些交往对象所在国现行的礼仪 其三,则是"求同存异"所谓 求同存异 是指在涉外交往中为了减少麻烦,避免误会,最为可行的做法,是既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的礼仪与习俗有所了解并予以尊重,更要对于国际上所通行的礼仪惯例认真地加以遵守 四、 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 ,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主要是: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 之所以必须认真遵守"入乡随俗"原则,主要是出于以下两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国为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中,形成各自的宗教、语言、文化、风俗和习惯,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俗 的局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世间任何人都难以强求统一的 原因之二,是因为在涉外交往中注意尊重外国友人所特有的习俗,容易增进中外双方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更好地、恰如其分地向外国友人表达我方的亲善友好之意 五、信守约定 作为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 信守约定 的原则,是指在一切正式的国际交往之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
说话务必要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要如约而至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 信守约定 ,对一般人而言,尤须在下列三个方面身体力行,严格地要求自己 第一,在人际交往中,许诺必须谨慎第二, 对于自己已经作出的约定,务必要认真地加以遵守第三,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致使自己单方面失约,或是有约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