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第三讲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 罗马帝国 秦咸阳- “法天象地” 咸阳 “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侯” “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 “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 阿房宫 “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 -三辅黄图 阿房宫的前殿(最主要的大殿)遗址 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500米,高出地面10米,夯土大台秦 咸阳法天象地咸阳 冬至日 星空秦 咸阳与星相阿房宫 位于陕西咸阳上林苑内,前殿名为阿房,即被称为阿房宫,前殿建在东西1200米,宽450米,高7-8米的夯土台基上工程浩大,至秦亡尚未完工上图秦皇陵鸟瞰 周、秦明堂平面图,方形围墙正中为明堂,其平面呈“亞”字形,九室,当中一室称太室,四周之室代表春夏秋冬五行等汉 长安 汉长安是公元前200年开始兴建到公元前189年左右 整个长安的城墙才完成 35.8平方公里,2/3的量都是宫殿和衙署 在城市当中,汉代有固定的市场 住宅 黄肠题凑 和石阙汉 市场 中间建一个市楼 然后两边是商铺 就是四周是商铺 未央宫建章宫本图为建章宫和未央宫的关系示意未央宫位于汉长安城西南,面积约5平方公里,占全城面积的1/7。
汉代建筑的特点是屋角平直无起翘,造型质朴简洁,体量雄伟,气势恢弘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建建章宫宫内千门万户,及大型的山水风景园林左图为汉代出土的明器,可见斗拱已成为楼阁中的主要构件右图为“一斗三升”这一最基本的斗拱组合方式左图汉代墓穴内的“黄肠题凑”;右图为位于四川雅安东汉太守高颐的墓阙秦汉时期建筑特征 建筑规模巨大 建筑类型多样化 结构技术不断完善,中国木结构体系基本形成 砖瓦等人工材料大量应用 建筑装饰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