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及解析(共16页)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1MB
约16页
文档ID:242296988
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及解析(共16页)_第1页
1/16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苏州大学2010年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综合333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人的发展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3、终身教育 4、元认知 5、骑士教育 6、有教无类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师角色的冲突有哪些?如何解决? 2、比较孟子与荀子人性观及他们对教育的作用的认识 3、学生认知的差异有哪些表现?为此,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 4、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并就此谈谈你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2、试论隋唐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历史上的影响 3、论述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并联系实际加以评价 4、论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影响及其贡献苏州大学2011年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综合333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狭义的课程 2、终身教育 3、鸿都门学 4、元认知 5、白板说 6、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2、简述梁启超“新民”的教育目的观3、简述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 4、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结合现实分析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2、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内涵,并联系实际分析其现实意义3、在外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你喜欢哪一位教育家,并就此阐释喜欢的原因。

4、联系当前实际,阐述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及其教育策略苏州大学2012年教育综合考研试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学习策略  2.学制  3.太学  4.恩物  5.教育   6.教学  二、简答题: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不同之处? 2.学校管理校本化基本含义和意义3.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4.三、论述题: 1.试述有教无类  2.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  3.永恒主义教育 4.教师专业发展 苏州大学2013年333教育综合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题1.教育家 2.双轨制 3.稷下学宫 4.爱弥儿 5.恩物 6.倒摄抑制 7.心智技能 8.皮格马利翁效应二、简答题1、简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有点模糊)2、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有?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特征? 5、简述一下创造(还是创新)型心理结构的特征?三、论述题1、根据教育过程的性质,阐述一下你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处理好的几种关系?2、根据教育对社会的发展作用,论述下孔子“庶,富,教。

的思想2014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 1.颜氏家训  2.莫雷尔法案  3.七艺 4.校长负责制 5.教育目的 6.教学二:简答题 1.简述朱熹的道德教育方法(朱熹的道德教育方法 ) 2. 简述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3.简述德育过程的性质(简述道德过程的性质)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观)三:论述题 1.试述蔡元培关于北京大学的改革措施及其影响 2.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学说)3.评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国新一轮课程标准的变革)  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2015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 1、班级授课制  2、课程  3、学制  4、中世纪大学  5、教学模式  6、癸卯学制 二、简答 1、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观 3、  4、三、论述 1、洋务学堂有哪些特点?结合洋务教育的背景谈谈洋务教育对我国教育史的意义 2、卢梭自然主义教育及影响 3、从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分析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4、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017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稷下学宫2.学习动机3.学制4.绅士教育5.进步主义教育6.国防教育法二、简答1.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2.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3.简述《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 4.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论述1.请结合实际论述教育对社会的功能2.为什么教育对于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试分析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条件3.试述《学记》的教育思想4.试述并评价主要的学习理论。

苏州大学2018年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学习动机动机是一个人做某件事的动力倾向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它与学习活动可以互相激发、互相加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2、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教学模式包括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分别是(1)理论依据;(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3)操作程序或步骤;(4)实现条件;(5)教学评价3、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目前,世界义务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向两端延长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4、发现学习 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

发现法以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此激发探究的欲望,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与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供资料,让学生亲自发现结论或规律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发现学习比较浪费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5、朱子读书法 朱熹酷爱读书,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朱子读书法的内容如下:(1)循序渐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4)切已体察5)着紧用力 (6)居敬持志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的局限在于所提倡的书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圣贤之书,读书法主要强调怎样读书,不重视书本与实际知识的结合6、进步主义教育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美国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其“实验室”主要是美国的公立学校,相对于欧洲“新教育”来说,进步学校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重视从做中学,更关注学校的民主化问题。

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兴起:19世纪末,帕克创造了“昆西教学法”赖斯在揭露美国学校弊端和引起人们关心教育的改革方面做了贡献,引发全国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后来,杜威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在他的影响下,许多进步教育实验以各种形式展开2)成型:美国公立教育成为世界先锋,美国许多社区和学校当局表示愿意试验新方法进步教育协会创办《进步教育》杂志3)转折:进步教育运动内部出现分化,大萧条加剧了进步教育的分裂,改造社会主义正是其分裂的产物4)衰落:进步教育协会更名为“美国教育联谊会”,成为欧洲新教育联谊会的一个分会后来,协会解散,杂志停办,标志着美国教育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 进步教育运动反思了传统教育,主张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个性与自由,对美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进步教育的一些弊端正是导致它衰落的原因:运动不能与美国社会变化始终保持一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过分强调儿童、忽视社会,指导思想多元化,过分否定教育规律;改造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抨击加速其衰落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人类社会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该学说存在一个根本的错误:把教育的起源归于动物的本能行为,没能把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区别开来,因而也没能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2)教育心理起源说是在对教育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产生的孟禄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教育起源问题,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而人是有心理活动的,孟禄鉴于此而立论,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仔细考虑,却也与生物起源说相似,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即使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 (3)劳动起源说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它是对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著名论断的直接运用主要观点: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和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国形成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范畴。

2、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④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总之,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也不能因为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就无限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与遗传素质相比,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更为根本的因素,环境提供人发展所需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构成人发展的巨大动力,影响人发展的价值方向和发展内容,对人的发展本身具有一种广义的教育作用一个人发展到什么程度,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即环境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夸大环境的作用3)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的作用 个体的活动、个体的社会实践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