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世界各国战斗机详解(配图)(共29页)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57KB
约29页
文档ID:241568443
世界各国战斗机详解(配图)(共29页)_第1页
1/29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歼7歼-7飞机  是中国农飞工业集团和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在前苏联米格-21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战区制空权,并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该机于1964年开始研制1966年首飞,1967年6月批准定型投入批生产歼-7飞机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机动性能好、近战火力强、维护简单等特点,除装备中国空军外,还向其它一些国家出口该机有歼-7Ⅰ、歼-7Ⅱ、歼-7Ⅲ、歼-7A、歼-7B、歼-7M、歼-7MG、歼-7PG、歼-7P、歼-7MP、歼T-7等多种改型,其中A、B、M、P等型号用于出口  动力装置 装一台WP-7涡喷发动机,最大推力为38.25千牛,加力推力为56.39千牛  武  器 前机身下可挂PL-2空-空导弹,火箭弹和炸弹等  尺寸数据 翼展7.15米,机长13.95米,机高4.10米,机翼面积23.0平方米,机翼前缘后掠角57度  重量及载荷 正常起飞重量7370千克,正常着陆重量5480千克,燃油重量(机内)208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马赫数M2.05,巡航速度(高度11000米)970千米/小时,失速速度215千米/小时;实用升限(无外挂)18700米;最大航程(机内燃油)1480千米,带副油箱1530千克;起飞滑跑距离800-1000米,着陆滑跑距离800-1000米。

歼-7飞机 是在前苏联米格-21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战斗机,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机动性能好、近战火力强、维护简单等特点该机有歼-7Ⅰ、歼-7Ⅱ、歼-7Ⅲ、歼-7A、歼-7B、歼-7M、歼-7MG、歼-7PG、歼-7P、歼-7MP、歼T-7等多种改型,其中A、B、M、P等型号用于出口歼-8歼-8型飞机  是由中国沈阳飞机研究所和中国沈飞工业集团研制和生产的单座、双发超音速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截击、夺取制空权、保持空中优势,以及对地攻击该机于1964年开始研制,1969年7月首飞,1979年12月批准定型投入生产该机采用机头进气、大后掠角、小展弦比薄三角翼,下平尾、双腹鳍的气功布局,只有简单的机载电子设备,为昼间型战斗机在此基础上改进的歼-8Ⅰ全天候型增装了全天候雷达和其它电子设备,采用了新的座舱盖、新座椅、组合仪表以及新的氧气系统等歼-8及歼-8Ⅰ型飞机主要用于装备中国的空军和海军,已于1987年停产,总共生产架数不多  动力装置 2台WP-7B涡喷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43.15千牛,单台加力推力58.8千牛  武  器 2门30毫米单管机炮,翼下可挂装4枚空空导弹。

  尺寸数据 翼展9.34米,机长21.52米,机高5.41米,机翼面积42.19平方米  重量及载荷 正常起飞重量1385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高空)M2.2,实用升限20500米 歼-8型飞机是单座、双发超音速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截击、夺取制空权、保持空中优势,以及对地攻击该机采用机头进气、大后掠角、小展弦比薄三角翼,下平尾、双腹鳍的气功布局,只有简单的机载电子设备,为昼间型战斗机在此基础上改进的歼-8Ⅰ全天候型增装了全天候雷达和其它电子设备歼-8Ⅱ歼-8Ⅱ型飞机  是沈阳飞机研究所和中国沈飞工业集团在歼-8的基础上发展和生产的双重任务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截击、夺取制空权、保持空中优势,以及对地攻击该机于1980年9月开始研制,1984年5月完成主要试验,并于同年6月12日首飞该机在歼-8的基础上对部分机体进行了重新设计,该机采用两侧进气,增加了安装航空电子设备的空间,同时改进了火控系统、武器系统、机载电子设备和动力系统,换装了功率更大的WP-13A的发动机,使该机具有很好的中低空作战能力和全天候拦射攻击能力该机除装备中国的空军和海军外,还准备出口  动力装置 2台WP-13A涡喷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42.7千牛,单台加力推力65.9千牛。

  主要机载设备 仪表着陆系统,无线电罗盘,雷达高度表,自动驾驶仪等  武  器 1门23毫米双管机炮,翼下可挂装红外空空导弹,中距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以及火箭弹和炸弹等  尺寸数据 翼展9.34米,机长20.53米,机高6.01米,机翼面积42.2平方米  重量及载荷 空重982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43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5288千克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M2.2 歼-8Ⅱ型飞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截击、夺取制空权、保持空中优势,以及对地攻击该机在歼-8的基础上对部分机体进行了重新设计,该机采用两侧进气,增加了安装航空电子设备的空间,同时改进了火控系统、武器系统、机载电子设备和动力系统,换装了功率更大的WP-13A的发动机,使该机具有很好的中低空作战能力和全天候拦射攻击能力 强-5强-5型飞机是中国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单座双发超音速攻击机,其主要任务是近距空中支援和对地攻击,也可用于完成对空作战任务强-5飞机于1958年8月开始研制,1965年6月原型机首飞,1968年11月开始批生产该机为两侧进气、大后掠中单翼,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结构,以铝合金及高强度合金钢为主要材料,在座舱周围布置有防弹装甲,采用两套相互独立的液压助力操纵系统。

该机飞行性能优良,操纵灵敏,座舱舒适,视野宽阔,火力强,可靠性及安全性好,完成任务能力强强-5飞机有多种改型:强-5基本型;强-5Ⅰ加大航程型;强-5Ⅱ、强-5ⅠA为强-5Ⅰ的改型;强-5C、强-5Ⅲ为出口型,强-5M为与意大利合作的改进型  动力装置 2台WP-6型加力式涡喷发动机,单台静推为25.5千牛,加力推力31.57千牛  主要机载设备 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信标接收机,射击轰炸瞄准具等  武  器 左右翼各一门23毫米机炮,有6个外挂点,每个机翼下2个,机腹下2个,可挂多种导弹、火箭、炸弹等  尺寸数据 翼展9.68米,机长15.65米,机高4.33米,机翼面积27.95平方米  重量及载荷 巡航速度(高度11000米)807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6500米,最大航程16300千米(机内燃油),最大续航时间1小时55分,起飞离地速度330千米/小时,起飞滑跑距离700-750米,着祟滑跑距离1060米,限制过载+8.0g强-5型飞机是单座双发超音速攻击机,主要任务是近距空中支援和对地攻击该机飞行性能优良,操纵灵敏,视野宽阔,火力强,可靠性及安全性好,完成任务能力强强-5飞机有多种改型:强-5基本型;强-5Ⅰ加大航程型;强-5Ⅱ、强-5ⅠA为强-5Ⅰ的改型;强-5C、强-5Ⅲ为出口型,强-5M为与意大利合作的改进型。

IDF(中国台湾IDF(Indigenous Defensive Fighter,本土防御战斗机)是中国台湾航空工业发展中心研制和生产的单座双发空中优势战斗机,可以用于防空、制空、对地、对舰攻击等1982年5月开始设计,1989年5月28日首飞该机采用中等展弦比梯形机翼、单垂尾正常布局,翼身融合体带有大面积的前缘边条用以改善机翼气功性能,按跨音速面积律设计该机的重量超出了设计指标,由于发动机推力不足,致使其机动性及速度也都达不到设计指标  动力装置 两台美国加特雷公司和台湾合作生产TFE1042涡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37.14千牛  主要机载设备 美国爱理德一西格诺公司的电传操纵系统和座舱仪表;数字式数据总线和数据处理器;美国利登公司的LN-39惯性导航系统;由美国通用电器公司AN/APG-67火控雷达发展成的“金龙”53(GD-53)脉冲多普勤雷达,具有下视下射能力APG-67对5平方米目标的搜索距离为40-50千米  武  器 1门射速为6000发/分的M61A“火神”20毫米6管转膛炮,射程300米;可以携带4枚“天剑”1型短距 红外空空导弹和两枚“天剑”2型中距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或三枚“雄风”2型反舰导弹和两枚“天剑”1型导弹,也可以挂载集束炸弹和火箭吊舱等。

  重量及载荷 内载燃油重量195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9072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约M1.7,海平面最大爬升率254米/秒,实用升限16760米,限制过载+6.5g IDF(本土防御战斗机)是中国台湾航空工业发展中心研制和生产的单座双发空中优势战斗机,可以用于防空、制空、对地、对舰攻击等1982年5月中国台湾在美国政府拒绝了其购买F-20和F-16的要求后,开始设计,1989年5月28日首飞,批生产型于1994年1月开始交付 幻影F.1“幻影”F1是法国七十年代装备的主力战斗机,是当时的世界优秀战斗机之一除具有高空高速的特点,还有较强的机动性能,而且载弹量大,航程远,可在简易机场起落,对地攻击能力强,是一种设计比较成功的战斗机曾出口世界许多国家, 成为它们的一代主力战斗机    最大速度:2.2M(高空);实用升限;20000米;    作战半径:1300公里;载弹量:4吨;机长:15米;    翼展:8.4米;起飞重量:10.9吨;    武器装备:2门30毫米机炮,3枚玛特拉R530空空导弹和2枚R550“魔术”空空导弹或空地导弹、火箭、炸弹等 “幻影”F1是法国七十年代装备的主力战斗机,是当时的世界优秀战斗机之一。

除具有高空高速的特点,还有较强的机动性能,而且载弹量大,航程远,可在简易机场起落,对地攻击能力强,是一种设计比较成功的战斗机曾出口世界许多国家, 成为它们的一代主力战斗机AMXAMX型飞机是AMX国际公司(意大利阿莱尼亚公司和马基公司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联合研制的轻型单发亚音速战术战斗轰炸机单座型于1984年5月首飞,双座型于1988年5月首飞该机机身后段是可拆卸的,便于发动机拆装,所有的航空电子设备采用模块式设计,台架式安装,可根据空间和作战需要进行布置该机可在能见度很低的情况下进行高亚音速低空突防,能在设施简陋或已遭部分破坏的机场起飞,可以用于近距空中支援、战场遮断或侦察  动力装置 1台劳斯莱斯公司的斯贝MK807无加力式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为49.1千牛  主要机载设备 UHF和VHF通信装置,敌我识别器,惯性装置,雷达告警接收机,计算机辅助武器瞄准和投放系统,数字式数据显示仪,平视显示器,主动及被动电子对抗设备等  武  器 意大利装备的装-门M61A1多管20毫米机炮,载弹350发,而巴西装备的装两门30毫米机炮该机共有5个挂架,可挂装自由下落/延迟炸弹、集束炸弹、激光制导炸弹、空对地导弹、电光精确制导武器以及火箭发射器等攻击武器,并且在翼洋可挂两枚AIM-9L或类似的红外制导空空导弹。

  重量及载荷 空重6730千克,最大燃油重量(内部)2790千克,(外挂)1726千克,最大外挂载荷38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300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M0.86,海平面最大爬升率52.7米/秒,实用升限13000米,起飞滑跑距离631米(单座),982米(双座),转场航程3333千米AMX型飞机是轻型单发亚音速战术战斗轰炸机该机机身后段是可拆卸的,便于发动机拆装,所有的航空电子设备采用模块式设计,台架式安装,可根据空间和作战需要进行布置该机可在能见度很低的情况下进行高亚音速低空突防,能在设施简陋或已遭部分破坏的机场起飞,可以用于近距空中支援、战场遮断或侦察米格-27米格-27是俄罗斯米格和莫斯科飞机联合生产企业在米格-23C基础上研制的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该机最初编号为米格-23B,后改称为米格-27,1969年完成设计,1970年8月20日首飞,1971年开始批生产该机采用液压助力机械式操纵系统,座航两侧装有防弹钢板,可以在粗糙的野战机场起降,可以执行对地攻击的空战两种任务,属第2代战斗机,该机曾在阿富汗作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