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共40个考点)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生物: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考1)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第一章 认 识 生 物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考点2)生物的共同特征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1) 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2) 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1、观察法: 认识生物的方法普查抽样调查(1) 考点3类型: (2)步骤:1、 明确调查目的2、 确定调查对象3、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4、 调查记录(如实)5、 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6、 写调查报告2、调查法(考点5)生物的归类(1) 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2) 按生活环境分:(3) 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1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P12书)考点6:生物圈的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考点7: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定义: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类型:考点8:生态因素:(1) 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温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考点罗列)考点9: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 温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2) 水分(沙漠中不能生长常绿阔叶林)(3) 光照(4) 土壤(等) (1) 捕食关系(2) 竞争关系(3) 合作关系(4) 寄生关系(5) 共生关系(6) 腐生关系考点10: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 生物适应环境(沙漠中的骆驼、荒漠中的骆驼刺、寒冷海域中的海豹) (2) 生物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3) 生物依赖环境(4) 环境影响生物考点1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考点12:对照实验鼠妇实验: (光对鼠妇的影响)1、 对照实验的定义: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2、 对照试验的步骤: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3、 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考点13:生态系统(1) 定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考点:会判断生态系统)(2) 组成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生物:非生物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阳光空气水温度(等)(3)自动调节能力1、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的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2、 判断一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强弱主要看它所包含的生物种类的多少,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考点14:食物链和食物网(1) 食物链定义: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2) 食物链的特性(3)食物网定义: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1、 沿着食物链数量逐级递减2、 沿着食物链能量逐级递减3、 沿着食物链有毒物质逐级递增4、 注意食物链的正确书写方法1、 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2、 范围:以海平面为划分标准,上下延生10千米,总共厚度约20千米3、 组成:4、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5、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1)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2)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3)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考点15生 物 圈(1) 营养物质(2) 阳光(3) 空气和水(4) 适宜的温度(5) 一定的生存空间考点16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 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2) 草原生态系统(3)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4) 淡水生态系统(5) 农田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考点17: 练习使用显微镜1、 显微镜的构造(明确各部分的名称及用途)2、 显微镜的使用3、物镜和目镜的判断笔记:练习使用显微镜(1) 取镜和安放(2) 对光(3) 观察(4) 收镜装箱1、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若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要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的方法就是:物像偏向什么方向就把玻片拉向什么方向2、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 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个体就越大,但看的细胞个数就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个体就越小,细胞个数就越多。
4、 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制成玻片标本 5、 污点的判断方法:玻片上、物镜上、目镜上6、 成像特点:上下左右全部颠倒的像例如:P7、 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会变暗8、 第一个制造了光学显微镜并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显微镜的使用中注意事项d1、 玻片标本的种类永久临时(1) 按存放时间分(2) 按材料分1、 切片:用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2、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3、 装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考点18: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2、植物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的作用 (P.45)4、动物细胞的结构5、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6、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擦、滴、刮、涂、盖、染、吸1)细胞壁:支持、保护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③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④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⑤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⑥液泡:在细胞质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糖类、有机酸、色素等)1、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1)、液泡(2)、叶绿体(3)、细胞壁第4节 细胞的生活 考点19: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大类: (1)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燃烧):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2)无机物(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分子比较小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细胞生活中产生的一些不需要或有害的物质通过细胞膜排出 3、植物叶片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线粒体可以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4、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5、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考点20: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1、细胞核是控制中心也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3)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脱氧核糖核酸),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
3)、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考点21: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2、细胞分裂的过程:(P.57)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溢裂为两个新细胞(分裂顺序:核分裂——质分裂——膜分裂——壁分裂)3、细胞中那些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作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形态不同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分裂后的两个新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第二节 动物体结构层次1、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2、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3、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