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通安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9585857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通安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苏州市通安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通安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通安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通安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灶神,也被称为灶君、灶王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专门司管民间饮食的神。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如果赶上灾年,那么饥饿的阴影就会浮在绝大多数靠劳动力生活的平民百姓头上,因此最初人们供奉灶王爷,就是祈求能够获得丰足、可口的食物。由于灶王爷关系的是平民百姓平常生活最需要的,所以也成了最接近百姓的神。 在庄子中记载:“灶上有鬓。 ”“鬓 ”在古代是女性的代称,由此可以知道最初的人们已经将灶神定性为女性,这也和当时为母系社会有一定关系,钻木取火成灶,是要最强壮的男性钻木,但是掌握火的大

2、多是女性,而灶最离不开火。掌握火,这也看出女性地位更高,“主”字造字之初就是掌火之人的意思。起初灶神没有特定的名字,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比如隋朝记载了名为“苏吉利”的女神,清代记载了名曰“张子郭”的男神。 在民间传说中,灶神是厨房之神、饮食之神。由于灶神起源很早,所以早在商朝的时候民间就已经开始供奉灶神了。到了秦汉的时候,灶神更是同门神、厕神、井神并称为家庭的保护神,传说灶神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敬重,不仅是因为它能掌握人们的饮食,为人们带来富足的食物,还要为玉皇大帝考察一个家庭的善恶。在灶神的身边还有两位跟班的小神,各捧着一个罐子,一个称为“善罐”另一个称为“恶罐”。而这一家人,无论是善行还是恶

3、事都会毫无掩饰地保存到这两个罐子里,等到年终的时候灶神就会带着这两个罐子到玉皇大帝那里去汇报,这让人们对灶神又敬又怕。 灶王爷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人们既然惹不起他,又躲不起,只好在上供时想办法,希望灶王爷能够“上天言好事”,所以送灶神的贡品一般都用一些又甜又粘的东西,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等。用这些又粘又甜的东西,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让他回到天上时嘴甜而多说些好话,另外黏住灶神的嘴巴,让他难开口说坏话。也有人用酒作为供品为王爷送行,认为这样就可以让灶王爷喝醉,让他头脑不清,少在玉帝面前打小报告。民间认为农历12月24日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

4、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作所为的日子,所以在这时,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也有的人选择在除夕当天“送灶神”取吉利富贵的意思。祭灶神的时候,要摆齐供品,焚香祭拜,接着饮下第一杯酒,此时要向灶神诚心祷告,完毕后再一饮下第二杯酒,第三杯酒之后,将旧有的灶神像撕下,连同各种祭祀之物一起焚烧,代表送灶王爷上天,同时也就意味着仪式顺利完成“送走”灶神后,人们还要在正月初四把灶神接回来,称为“接灶”。接灶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台上贴一张新的灶神像即可。1. 下列对于“灶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灶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专门司管民间饮食的神,他之所以成为最接近百姓的神,是因为他关系着平民百姓生活中最

5、需要的东西。B. 古代百姓生产力低下,他们害怕饥饿,希望管民间饮食的灶神能让他们获得丰足、可口的食物,所有他们供奉灶王爷。C. 传说中灶神最初是女性,这也和当时为母系社会有一定关系,因为火多为有地位高的女性掌握,而灶是最离不开火的了。D. 灶神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敬重,因为它不仅负责人们的饮食,还为人们带来富足的食物,并且在玉皇大帝面前只报告一个家庭的善行。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传说中因为女灶神先于男灶神出现,这就决定了现实社会中母系社会先于父系社会出现。B. 魏晋以前灶神无姓名,有姓名的灶神是之后才出来的。隋朝记载中出现了名为“苏吉利”的女灶神,清朝记载中也有名为“张

6、子郭”的男灶神。C. 秦汉四个家庭保护神分别是指“灶神”“门神”“厕神”“井神”,而其中灶神起源很早,受供奉也早,在商朝就已经受供奉了。D. 人们对灶神又敬又怕的原因是善行恶事都无法逃脱灶王神的明察,而且它还能到达玉帝处汇报。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在人们的理解中,神仙是不能免俗的。人们给灶神供奉又粘又甜的东西,希望神仙吃了甜食嘴会甜,喝供献的酒会少打小报告。B. 按民间的说法,如果送灶神时间是12月24日,那么他在天上汇报的时间(含来回时间)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11天。C. 送灶神的时间固定在12月24日,送灶神时要有祭灶神的仪式,要摆齐供品,焚香祭拜,三杯酒后焚

7、烧灶神像及祭祀之物。D. 人们还要在正月初四把灶神接回来,称为“接灶”。接灶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台上贴一张新的灶神像即可。参考答案:1. D 2. A 3. C1. 试题分析:D. 灶神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敬重,因为它不仅负责人们的饮食,还为人们带来富足的食物,并且在玉皇大帝面前只报告一个家庭的善行。原文说提“掌握饮食”“考察善恶”,可没有说他是老好人,没有说“只报告善行”。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

8、之间的关系。2. 试题分析:A. 传说中因为女灶神先于男灶神出现,这就决定了现实社会中母系社会先于父系社会出现。原文说提“这也和当时为母系社会有一定关系”,不能据此推断是“传说”决定了先出现“母系社会”。因果关系反了。3. 试题分析:C项中“只有12月24日”错,有的人也在除夕当天送。A项显然是把灶神世俗化了,人们认为灶神受点小财,就能像人一样说好话。所以是对的。B农历十二月有时只有29天,有时是30天,所以在天上的时间不一样,故此项是对的。D项见文章最后一段。2.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论述类文本,完成7-9题。有了自信心,才有文化影响力 近日,有机构发布报告称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

9、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而美国占43%的份额,欧盟占34%,亚太地区仅占19%。这19%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剩下的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不论这样的统计是否科学,我国GDP世界第二而文化影响力不足却是事实。尽管近几年“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如何更好、更快地壮大文化软实力,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美国、欧盟、日本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首先来自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有了物质的保障才可能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国家的另一个特点是,在文化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自信。有了这样的自信,他们就会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地将自己的文化传

10、播到世界各地。由是观之,中国文化要更好地走出去,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要不断增强,中国就必须具有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从古至今,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珍宝”确实很多,然而要构建强大的文化自信,还必须从“珍宝”中找出最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东西,换言之,要找到我们的“中国梦”。在此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的名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先生那激情澎湃的文字,至今读来让人荡气回肠:“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旧中国,民族自信心空前低迷,但鲁迅先生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地告诉世

11、人:中国的脊梁没有断,中国的精神没有死,中国的自信没有失!鲁迅先生离开我们70多年了,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各项事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真真正正实现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宏愿。然而,物质的丰富难掩某些人精神的贫困,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没有增强反而减弱了,好像中国文化必须与西方文明步调一致才有前途。试想,如果人们受了如此熏陶,哪里还有信心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中国文化如何才能建立起自己强大的影响力?因此,要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仅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对全球的传播能力、建立完善的对外交流网络,还要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要坚信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中国人民已经而且会继

12、续创造出让世界人民欣赏的精神财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只有这样,中华文化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与尊重。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7对“文化软实力”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实力”相对,近几年我国实施的“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壮大文化软实力,仍然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B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就能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也就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与尊重。C美国、欧盟、日本的文化软实力比较强,原因之一是他们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有了厚实的物质基础才可能创造出灿烂的文化。D如何才能壮大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其中一个做法就是理直气

13、壮、昂首挺胸地将自己的文化推向世界。8对文章引用鲁迅先生的名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善于从民族文化宝库中找出最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东西,他是精神上的富翁,具有强大的文化自信。B旧中国,民族自信心空前低迷,只有鲁迅先生在努力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让中华文化建立起了强大的影响力。C鲁迅在我国民族自信心空前低迷的时候理直气壮的指出中国的脊梁没有断,中国的精神没有死,中国的自信没有失!D针对有些人对中华文化没有信心,文章引用鲁迅先生的名篇,意在增强那些人的文化自信心。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虽然这一统计不是科学的,但是作者还是意识到了相对于GDP世界第

14、二来说,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明显不足。B要想构建强大的文化自信,必须从民族文化珍宝中找出能够引起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兴趣的东西。C我们要坚信中华文化的“珍宝”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中国人已经而且会继续创造出让世界人民欣赏的精神财富。D物质决定精神,随着物质的丰富,现今,中国人民的精神也走出了贫困,人们的文化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参考答案:7B(“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的方法很多,“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只是其中之一。)8B(“只有鲁迅先生在努力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让中华文化建立起了强大的影响力”夸大了鲁迅的作用。)9C ( A项,原文说的是“不论这样的统计是否科学”;B项,原文

15、说的是“必须从珍宝中找出最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东西”;D项,原文说的是“物质的丰富难掩某些人精神的贫困,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没有增强反而减弱了”。)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诗的任侠精神盛唐诗歌对“尚武”精神的赞美,闪耀着立功效世的人生理想的光芒,这和“轻儒”的意识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从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而对豪荡使气、磊落不羁的性格的推许,也是和反礼法、反权贵反教条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的。诗人对游侠形象的集中歌唱,以及对生活中的侠义精神的开掘和赞美,表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面貌。它显然并非儒、道、释这些意识形态所尽能规范和牢笼,但它构成了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的组成部分,却是无可置疑的。任侠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是因为当时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但是,盛唐的诗人们所以不约而同地从任侠风气中吸取诗情,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唐诗中任侠精神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富有开拓精神的性格,一种强者的性格,它以其富于展望的清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