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安全分析2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35611690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食生产安全分析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粮食生产安全分析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粮食生产安全分析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粮食生产安全分析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粮食生产安全分析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粮食生产安全分析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生产安全分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粮食生产安全分析摘要粮食生产安全是每一个国人乃至地球人都十分关注的敏 感话题,一度曾被忽视,没有完全得到保障。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 全国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要 千方百计保住全国现有的基本农田一一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 线”。也就是说,在现有粮食生产水平条件下,保障粮食安全的焦点 就是落实粮食生产的面积问题,没有面积的保障,就没有产量的保障, 也就没有国人生活安全的基本保障。本文认为,稳定面积、增加产量、 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一一是粮食生产安全的基本保障;建立粮食生产 安全预警机制、完善粮食生产加工储备流通政策、创新粮食储备技术 一一是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2、。保障措施科学有力,粮食生产安全 才具有稳定性、协调性、持续性。1粮食生产安全状况1978年以来,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跨越了 3.5亿吨、4.0亿 吨、4. 5亿吨、5. 0亿吨4个台阶;199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 5. 1亿吨、人均占有量达410kg 这个数据接近世界人均占有量 的平均水平;2000-2003年全国粮食生产连续4年下滑,2004年 全国粮食产量上升到4. 55亿吨,较上年增长6%,人均占有350kg 这个数据低于国际粮农组织规定的370kg的底线。出现粮食生产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地少人多的 客观现实,决定了我国目前的粮食生产只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粮 食生产模式,这就束

3、缚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发展和商品率的提高。在粮食住产区,除有总产70%左右的玉米、30%左右的小麦和水稻 进入加工、流通领域外,大部分小麦、水稻都用于农民的自食、 自储。二是粮食生产的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产业属性,决 定了其不可能为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农民不可能依赖 粮食生产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据国家统计局信息显示:2003年 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人均收入为2669元,比上年增加138元,扣 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3. 8%,增幅比全国水平低0.5个百 分点。三是经济作物的过热发展,挤占了大量的基本粮田,致使 粮食面积和产量难以保持稳定;同时也淡化了人们的粮食生产安 全意识农民尤其突

4、出。粮食生产安全的底线,就是一个区域的粮食生产能够满足这个区 域内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能够满足这个区域日益提高了的人们生活 质量水平要求的最低标准。这个安全底线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基本 安全保障,即温饱保障;二是质量安全保障,即营养保障。温饱保障 型是以粮食为主、以肉蛋奶为副的食物结构。国际粮农组织规定的底 线是370kg,山东省规定的底线是400kg;营养保障型是粮食与肉蛋 奶科学搭配,其中肉蛋奶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温饱保障型,但底线仍 然是400kg。2粮食生产安全保障措施2.1稳定面积,增加产量,是粮食生产安全的基本要求我国现有基本农田18亿亩。1999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46亿亩(复

5、种指数达156.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97亿亩(折10. 85亿亩基本粮田)、粮食总产量达5. 08亿吨、平均单产近300kg处于250-400kg中产水平、人均占有量达406kg。在基本农田数量不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的情况下,要保证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kg左右,必须在提高 单产、增加总产上做文章一一这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基本要求。 若按2030年中国人口达到16亿(峰值)计算,全国粮食总产量 需达到6. 4亿吨,粮食平均单产应达到400kg这个数据比1999 年的水平要高出100kg,那么2006-2030年的25年间,单产需年 递增1.16%。根据目前中国

6、的生产力水平,若加大政策扶持、依 靠科技进步、增加生产投入,这个安全目标是能够实现的。2.2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是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方略种植业结构,是针对实有耕地(不包括可利用土地,如部分果园、育林苗木基地、草地等)而言的。在实有耕地上,按粮食 作物和经济作物划分种植比例、调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其 内部不同种类、品种)的比例关系,使其趋于科学、合理、实用、 高效(既能满足人们对“物”的需要,又能满足人们对“钱”的 需求)。依据国内著名学者的观点,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的比例关系即粮经比一般应调整的在0. 50-0. 55: 0. 50-0.45 较为科学。也就是说,粮食种植面积不应

7、少于耕地面积的50%。从国人粮食品种消费结构分析,我国粮食消费可分三种类型: 一是大米型,是以大米为主,小麦、玉米和其它粮食品种为辅; 二是小麦型,是以小麦为主,大米、玉米和其它粮食品种为辅三 是粗粮型,是以玉米和杂粮为主,大米、小麦等为辅。南方大部 分地区粮食品种消费属于大米型,部分贫困地区是粗粮型,北方 大部分地区是小麦型。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困地区扶贫致富,粗 粮型将逐步变成大米型。按照国人日需0.4-08kg食用粮食、0. 1-0. 2kg肉类、 0. 0625-0. 125 kg禽蛋、0. 125-0. 25kg奶类,则人年需占有粮食 280-365kg (按低粮高肉蛋奶组合、高粮低肉

8、蛋奶组合),如果增 加10%的储备粮的话,则人年需占有粮食308-401. 5kg。其中占有 口粮165-330kg、饲料粮143-71. 5kgo 口粮按50%为小麦、30%为 水稻、20%为杂粮(其中玉米为10%、谷子为5%、豆类为5%)、饲 料粮全部按玉米计算,则人年需占有小麦82. 5-165kg、水稻 49. 5-99kg、谷子、豆类等杂粮 16. 5-33kg;玉米 159. 5-104. 5kg。若按小麦亩产350kg,水稻亩产350kg.谷子和豆类亩产 187.5kg、玉米亩产500kg的产量水平计算,那么一个45万人口 的中等县(市、区)粮食安全的底线就应保持在13. 9-1

9、8. 1万吨 的范围内,基本粮田应保持在22. 5-32. 5万亩(按山东区域平均 复种指数160%计算)、人均占有基本粮田应保持在0. 5-0. 7亩的 范围之内。则年需生产小麦3.72-7.43万吨、播种10.62-21.24 万亩,生产水稻2. 23-4. 46(非产稻区需调入大米1. 8-3.6)万吨、 播种(不宜种植水稻的区域则需改种同面积的小麦)6. 4-12. 8万 亩,生产谷子和大豆0.75-1.49万吨、播种4-7.9万亩,生产玉 米7. 2-4. 7(含饲料玉米5. 86-2. 93 )万吨、播种14. 4-9. 45万亩。提高粮食质量有两层含义:一是提高国人口粮的质量;二

10、是 提高饲料粮食的质量。提高质量的措施包括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投入、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为主 的标准化农业,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全部无公害化、大部分绿 色化和小部分有机化。2.3建立粮食安全预警机制,是宏观调控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粮食生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在国家不向农民订购粮食、粮食市场放开的时候,建立国家 粮食安全预警机制一一设立国家粮食安全预警网、省域粮食安全 预警网和县域粮食安全预警网,是国家宏观调控粮食安全的必要 手段。它既可以防范大的、突发型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饥荒, 又可以防范不法粮商囤积奇居、有效地平抑粮食市场价格。2.4完善

11、粮食生产加工储备流通政策,是粮食安全的政治保障国家须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政策,在粮食优势产区要积极鼓励农民积极发展优质商品粮生产,逐步使粮食的优质率满足日益增 长了的人们生活的需要;积极鼓励企业和农民不断更新粮食加工 技术和设备,使优质商品粮变成优质商品和优质口粮;要逐步制 订相应的粮食储备政策、逐步建立(国有储备库、民营储备库、 农家储备库)“三库并存的全国粮食储备模式一一国有储备库的 主要职能应是供应国家机器、调剂市场,民营储备库主要职能应 是在政府的指导下满足地方民众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农家储备库 则是满足农民自身生产和生活需要;农家储备库是全国“最大” 的粮仓一一因其多为土法储存,储存质量难

12、以保障,直接或间接 地影响了农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所以国家应加强对农民的粮食储 备技术的指导,鼓励农民应用先进的粮食储备技术和设施,逐步 提高粮食储备质量;国家要逐步建立流通有序的粮食市场经济秩 序一一倡导县域间的小流通、规范省域间的中流通、控制国家间 的大流通一一以避免粮食市场的混乱。3粮食生产安全形势展望未来国人食物消费要走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与农业资源 状况相适应的路子,建立科学、适度的消费模式。政府应通过引 导消费,既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又挖掘非粮食食物生产潜力,避 免粮食需求超过供给能力而过快地增长。从国人食物结构分析,粮食的直接消费量在逐步减少,粮食 (通过动物过腹转化为肉蛋奶)的间

13、接消费量在逐步增加。有资 料显示,目前国人平均每人每天摄取热量2727大卡、蛋白质70g、 脂肪52g,基本等同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国家,接近世界平均 水平。今后国人的食物结构将是中热量、高蛋白、低脂肪的发展 模式。根据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国人的饮食 习惯,随着医疗和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民增加的收入 将较多地应用在住和行等方面,食物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将逐 步下降,食物消费的增长将会低于收入的增长。根据国人消费发展趋势、人口增长规模、农业生产力发展水 平计算,未来几十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的安全基数应为16亿亩以 上,那么人口与粮食单产、粮食总产量的期望值则可以保持在: 2005 年 13 亿人口、325kg、5. 2 亿吨;2015 年 14 亿人口、350kg、 5. 6亿吨;2030年16亿(峰值)人口、400kg、6. 4亿吨这 与国情是基本相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