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生命光辉业绩短暂生命 光辉业绩——记我党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刘子通烈士刘子通,一八八五年正月二十六日出生, 湖北黄冈市黄州区路口镇 新华村(留书湾)五房咀人烈士生前仅仅度过了三十九年的短暂岁月, 1924年3月因贫病交加,过度劳累,积劳成疾以及恶势力的折磨迫害而 过早地离开人世但是,在他长大成人后的二十余年的时间里,却能够 充分发挥优异的聪明才智、先进思想,通过艰苦卓绝的勤奋努力和顽强 拼搏,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出色工作, 留下了光辉的革命业 绩遗憾的是,他的业绩长期未能得到应有的承认和重视刘子通所处的时代,是人类社会正在发展巨大的历史转变的时代资本主义自产生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已经从自由竞争阶段转变到了腐 朽寄生的帝国主义阶段,并由此开辟了人类历史上的社会主义新纪元当时的旧中国,外有野蛮凶残的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压迫与宰割, 内有反动腐朽透顶大地主阶级和买办官僚资产阶段极其残酷的剥削和压 迫广大人民群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软弱的民族资产阶段却无力发动 和领导中国人民胜利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迫切地需要最先 进、最革命的理论和政党来领导最先进的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完成民族 解放和社会解放双重历史任务。
只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才能为 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提供争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理论和策略, 才有能力领导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争取中国革命胜利 在这样的历史需要下,中国一部分先进分子和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成马克思列宁主义 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日益广泛传播, 促进中国无产阶级成长为 自为阶级,并在“五四”运动中正式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也是以北京、上海两地为先导,最先兴起和发展 在两地中心地区的影响、推动下,中国其他一些先进地区也很快产生了 由少数先进分子组成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术团体和中国无产阶级的雏 形一一共产主义小组作为无产阶级司令部的中国共产党, 就是以中国 早期共产主义的这几个先进地区的共产主义小组为基础开始建立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建立的第一批地方党支部全国由五十几名党员组成 及其领导机构一一执行委员会如上海、北京、湖北、广州、湖南等刘子通是全国最早五十几名党员之一,在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投 身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后,他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中进步知识分子所走的道路 这就是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和买办官僚主义三大敌人的压迫,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 奋斗。
因中国社会不具备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的条件, 致使革命失败一部分坚持革命的知识分子,力求继续推进民主主义运动,寻求 更有效的、更进步的途径方法,完成反对三大敌人、解放中华民族和中 国人民的革命他们逐渐摆脱旧民主主义的束缚和影响, 成为激进民主主义者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后, 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只有 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无产阶级才是唯一的正确革命理论和斗争策略, 才能够有效地争取中国革命胜利于是他认真地学习和热情地宣传马克思主 义,然后深入学校、工人群众,启发学生、工人阶级觉悟,组织学生和 指导工人阶级进行阶级斗争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上,诞生了中国先 进无产阶级战斗的司令部中国共产党这一伟大历史发展过程,是在伟 大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实现的, 将近代的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推进到新民主主义阶段中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中一部分先进分子也变成 了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刘子通就是这样的先进分子, 他的光辉人生,树立了共产主义运动 先驱楷模,留下了中国共产党员完美英雄形象, 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这 一伟大发展过程刘子通于光绪丙戌年出生于黄冈农村殷实家庭,他自幼聪明好学, 从小就立志学而有成因看不惯当时的满清政府,父亲典田让其留学日 本,意在吸收外洋先进之文明,改造中国之社会。
学习新文化基础,能 够在成人后教书育人,以教育救国,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成为中国半 封建社会初中期才开始形成的新知识分子阶级的一员, 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思想上、政治上比较敏锐和开放,容易接受新的社会政 治思想和文化科学知识,成为向广大劳动人民传播新思想、 新文化的媒 介,北京社会科学院近代史记载传播马克思主义有南陈 (独秀)北李(大 钊)中刘(子通)之称,这一点说明在刘子通身上表现极为明显刘子通早年( 1905年)在日本留学,在日本东京参加孙中山首届 同盟会,在日期间及在武昌同熊十力创立黄冈军学界讲习所, 随即参加湖北日知会,投入驱除靶掳,恢复中华的革命斗争后当时清政府大力 镇压革命,到处追杀日知会成员,他被关进了大牢当时有几个日知会 成员越狱逃往日本,从日本回国,武汉不能生存, 1908年受聘于四川成都铁道学堂任教习当时那种腐朽、落后的社会环境下,教育学生 树立改造社会、改造中国的雄心,启发学生接受民主主义思想,而且他 也身体力行,秘密组织学生运动,亲任学生领袖,在一次学生运动中, 被四川督军关押一段时间后逃往武昌参加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成功后他 入鄂督军府任参议,当时都督府为了武昌安全,选派黄冈籍进步人士刘 子通等人到黄州军营组织策动哗变,光复黄州成功后任黄州府军支部行 政科长兼交际,是辛亥革命鄂东“四杰”人物之一,成为激进民主主义 者,刘子通是其中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刘子通的革命活动,首先是结合社会职业进行,辛亥革命失败后, 他以教书为生,曾在汉口中华大学、武汉中学、省立师范学院、湖北女 子师范学校任教,他主要是教国文、心理学和伦理学他把学校课堂变 作宣传革命思想、培养革命青年的阵地从 1912年起开始在中华大学 任国文教员时,他培养的学生有悻代英、林育南、陈潭秋等,都成了学 生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积极分子, 成了共产主义战士,有的人后 来为革命献出了生命与此同时,通过教学及其文化活动,刘子通很快 地结识了 一批具有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 他们都是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和追求真理的革命者,如陈潭秋、董必武、黄负生、施洋、 悻代英等人,黄负生的家就成了他们经常联系、聚会、交换意见、切磋 研究的场所,并成为推动革命浪潮、掀起革命风暴的据点上述的进步教师和学生,他们同文化界先进分子共同推动了武汉地 区的革命运动,使武汉地区成为当时革命运动先进地区之一 刘子通也 成为一名先进知识分子关于刘子通与悻代英的关系,刘子通在中华大 学任教时,悻代英是中华大学进步学生,他们二人师生关系很好,都有 共同爱国思想,有志于新文化运动,他们之间建立了很亲密的友谊悻 代英在1917年和1919年日记中尊称他为子通师,时为刘及门第子,后 来悻代英在中华大学肆业,在这种密切接触中,他们一起阅读先进书报, 评论时局,探索救国之路,寻求先进思想和理论,并共同创办刊物,组织进步社团,如互助社、共存社等,成为湖北“五四”运动精神粮食之一、 卓著领导者之一(湖北日报1979年5月3日载),共存社这是一个具有 共产主义思想萌芽性质的组织。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和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的建立,是从北 京、上海开始,并以两地为中心,然后在几个先进地区及其他省市逐步 发展壮大起来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了一个专门性马克思 主义研究会,上海、武汉、长沙等城市相应建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组织 刘子通即参加武汉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 1920年7至8月,他与陈潭 秋、黄负生一起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劳动大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状况, 并以笔名刘云生于1920年9月1日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汉 口苦力状况》,刘就是刘子通,云就是陈潭秋、生就是黄负生为了宣 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春刘子通同陈潭秋、黄负生、悻代英、项英等 创办《武汉星期评论》,刊物的宗旨为改良湖北教育与社会,传播新文 化,宣传新思想,倡导妇女解放,组织动员人民群众进步等为目的后 该刊物为中共武汉党委机关报,黄负生、刘子通、李伯刚分别担任该刊 主编1921年上半年北京、武汉、长沙、广州等也都成立共产主义小 组,刘子通就是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之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 原来的共产主义小组先后变成各地共产党支部,刘子通成为湖北早期共 产党员之一,担任起领导当地学生、工人运动及各革命斗争工作任务。
在武汉的早期共产主义运动中,刘子通处于无可取代的突出的地 位,作出重要贡献五四运动前期,刘子通等对武汉地区革命运动的指导重点放在了青 年运动方面通过进步青年知识分子的先锋作用和中介作用, 去影响动 员广大群众刘子通在中华大学、省立师范、武汉中学、湖北女子师范 等学校的讲台上以及在与同学们的日常接触中, 他用既深刻又生动的方 式,努力宣传革命思想,讲授新文化、科学知识,他的精彩讲课深受青 年学生的热烈欢迎在他的教育和推动下,许多青年坚定不移地走上了 革命的道路,较早地参加党的组织,成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这 一点,在湖北女子师范一群进步骨干学生的身上,如夏之栩、李文宜、 陈比兰、徐全直、杨子烈等表现得尤其明显刘子通和黄负生、陈潭秋都在湖北女师任教,都对该校进步学生产 生积极影响在他们的教育指导下,该校出现一大批进步女生骨干,掀 起了蓬蓬勃勃的妇女运动,并在反对封建势力、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 取得重大胜利在这方面刘子通起了更突出的作用 1921年春,吸收刘子通、黄负生入党在这期间,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的会员在各学 校得到发展他们还创办《武汉星期评论》,为反对旧势力、传播新思 想,在当时教职员学生中很有威信。
这个刊物的编辑工作是刘子通、黄 负生在这同时尚有《江汉评论》与之完全对立,对刘子通的攻击、谩 骂无所不至刘子通、黄负生、陈潭秋三人在女师任教,刘子通教伦理 学和心理学,黄负生教国文、陈潭秋教英语,他们三人把革命的影响带 到女师通过马克思研究会,妇女读书会的关系,把最优秀的十二个学 生,如徐全直、夏之栩、袁溥之等,分别介绍加入了党和青年团这十 二个人把各级各班进步学生都组织起来, 形成了一个新的阵线,对王式 玉的家长统治给予以迎头痛击, 在学校闹起了学潮,轰走好几名头痛的 教员,王式玉亲信都在人人自危认为学生闹事是刘子通、黄负生、陈 潭秋三个教员发动指使的有一天王式玉召集教员联席会议, 把学生进步说成是过激行动此时黄负生因患严重疾病住进了医院,只有刘子通、 陈潭秋出席了会议刘子通是个性急的人,看见那乌烟瘴气的情形就忍 不住站起来说,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合理要求学校应该多加考虑, 对学生的管理能够合情合理,学生就不可能不安心求学了如果把学生 的要求置之不理,用高压手段管理学生,那就于校长所说真的会酿成学 潮刘子通身躯高大,语调激昂,他的话在那个会场激起了一个浪潮 王式玉的人未开始说话时,忽然窗户外轰雷一声呐喊“对呀” !接着响起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
原来是在窗外听消息的学生把会场情况听得清 楚明白,发出了他们正义的呼声跟着一大群学生涌进了会议室,王式 玉见来势不妙,匆匆忙忙地宣布散会,即抱头鼠窜而去,他们亲信们也 一溜烟地逃散了刘子通和陈潭秋预料这场风波不会就此终止果然没过几天, 刘子通接到女师解聘的通知,陈潭秋接到增加钟点聘约,很明显的他想轰走 刘子通,拉扰陈潭秋陈潭秋愤恨地说:“我不在乎多教四点钟的英文, 甚至我不在女师教书都行刘子通被无理解聘,我们不能不据理力争, 刘子通如果解聘,就是否定学生的正义要求,就是助长黑暗统治的气焰, 我们不能向反动统治方面屈服女师学生为了挽留刘子通,进行请愿 罢课,示威游行、包围校长室,最后王式玉挨了学生一顿打教育厅请 出了督军省长大令驱逐刘子通出境,将夏之栩、徐全直、李文宜、陈比 兰、袁溥之等开除学籍这次学潮时间持续了八个月,学生罢课、请愿、 游行示威达十余次我们的同志虽然受到反动统治的摧残,刘子通失业, 黄负生气愤病死,夏之栩、徐全直、李文宜、杨子烈、陈比兰等十余名 学生失学,后刘子通经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