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7~2025)》.doc

奇异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9.57KB
约27页
文档ID:234593507
《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7~2025)》.doc_第1页
1/27

感谢你的观看附件天津市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8-2025年)(报审稿)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 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 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 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制冷技术发展而建立起 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 过程2018-2025年是“十三五”和“十四五”的实施期,是天 津市实现“一基地三区”定位、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关 键时期为深入落实中央“一带一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进一步促进天津市冷链物流快速健康发展, 提高天津市冷链物流全要素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 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 (国办发〔2017〕29号)、北京市商务委、天津市商务委、河北省商务厅联合印发的《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规划(2016-2020年)》 (京商务物流字〔2017〕2号)、《天津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天津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以及《天津市商务委关于开展冷链物流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的通知》(津商务流通〔2017〕16号)和《天津市关于加 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工作方案》 (津商务流通〔2017〕28号),特制订本规划。

规划期限为 2018 年至2025年一、现状与形势天津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天津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和 环渤海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拥有中国北方最大、 功能最完善的 对外贸易口岸及世界级枢纽港, 对外连接东北亚、太平洋国家和地区,对内辐射“三北”腹地同时,天津市还是京津冀协 同发展的重要一核,拥有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 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 为天津冷链物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一)发展基础1 .冷链物流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7年7月底,天津市规模以上冷库(库容 5000 吨以上)42座,总建筑面积约 126万平方米,流通加工场地 约7.8万平方米,有效库容140万吨目前在建冷库6座,建 筑面积12.7万平方米,库容14万吨;拟规划建设的冷库 11 座,库容规模约29万吨天津市冷库容量紧随江苏、山东、 上海、广东,位居全国第五,万吨级以上大型库占 86%人均冷库保有量达到905千克,位居全国第二天津市与其他主要 省市冷库状况比较如图 1所示从业人员3446人,2016年总营业收入35.3亿元,平均利润率 8%・沁-库存量rm、1400 1200BOU 600400200 0■人均冷暨有§帕q帆加 口钝捕了图1天津市与其他主要省市冷库状况比较全市共有专业冷藏运输车 2289辆。

其中,城市配送车辆 710辆,占比31%干线运输车辆1579,占比约54%规模以 上的冷链(冷藏车保有量在10辆以上)运输企业27家,拥有 共计623辆冷藏车全市共有 260家便利店和62家超市拥有 冷链销售终端,冷冻、冷藏展销柜达 4559个全市标准化托 盘保有量为150万盘,冷库叉车和电梯保有量 388台2 .冷链物流试点城市成效显著2011年,天津市被商务部、国台办确定为首批“对台冷 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城市” ,2015年被商务部、国标委确定为 “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 ,2016年被商务部、国标委定为“农 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试点城市” ,2017年被商务部、财政部确定为“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在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下,天津市大力加快冷库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升物流装备与技术水平,持续扩大终端销售网点数量, 冷链物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成本明显降低,经济和社 会效益显著提高冷链物流在物流行业内起到引领和示范作 用,成为推动天津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3 .冷链物流标准化居全国前列2015年,由台了《天津市冷链物流储运销地方标准》 、《冷 库技术规范》和《运输车辆设备要求》 等9项地方标准。

其中, 《天津市冷链物流储运销地方标准》 是我国发布的首部针对冷链物流储运销系统化标准 随着标准的由台和实施, 天津冷链 物流的标准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标准化托盘、周转箱等物流设备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截至 2017年6月底,标准化托盘的租赁数量达到 3161万个,带托运输率达到 53%随着京津 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 三地标准对接也得到了有效推动, 目前三地正共同完善冷链系列标准,将逐步实现互认互通二)存在问题1 .冷库结构性矛盾较为突生一是冷库布局有待优化从布局上看,滨海新区的东疆、 北疆港区(包括开发区和海洋高新区等) 和中心渔港是三大冷库聚集区,而市区冷库则主要分布在外环线周边, 这与我市人口分布存在一定偏差,也不利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二是冷库设计不尽合理 天津市仓储型冷库比较多, 具有 分拣、加工、服务等配套功能的冷库较少 天津市规模以上冷库中,各类立体库只有 11座,约占26%自动化冷库只有 4 座大多数平层库由于库内净高较低, 有效库容占保温面积的比重非常低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高为 18-27米的单层立体库 相比,天津市大多为高 6-11米的单层平库,冷库运营的耗能 较高;同时,冷库场地、穿堂、月台、仓门以及冷库内部的柱 距布局等设计也不尽合理, 难以与物流标准化有效对接。

此外, 一些大型冷库查验场区未配置自带制冷系统集装箱插电桩 总体上看,天津亟需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冷库容积和效率三是产地预冷基础条件欠缺冷库数量少,技术水平低, 最先一公里品质难保证目前,天津产地预冷多采用 1000吨以下的固定式小型冷库存在建设标准较低, 冷库使用率不高等问题止匕外,由于小型冷库缺少组合库体, 同一温区混储各类农产品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最先一公里的品质难以保证2 .冷链运输发展较为滞后与上海、北京等冷链物流发达地区相比,天津市专业冷链 运输车辆的数量还有较大差距, 难以满足天津现有冷库的配套 需求,“板车+棉被”的运输方式依然存在 为中心城区配套的 中小型专业冷藏车,以及高国标(国 V)和新能源冷藏车的使 用较为比例较低,现有冷藏车的跟踪定位、 全程监控系统以及 可追溯系统等尚未得到广泛应用3 .冷链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 冷链标准化与各环节对接不够紧密,冷链环节标准执行的有效监督有待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相对滞后, 尚未实现对冷链物流大数据的动态采集、 处理及决策分析,缺乏集信息发布、 交易、产品追溯、货物查询、技术咨询、产业动态分析等 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 公共冷链物流资源交易运营平台。

国际化冷链食品的高效智能通关有待加强三)面临形势1 .消费升级助推冷链物流需求高速增长2016年天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074元,同比增长8.9%,紧随上海、北京、浙江之后,位居全国第四2015 年天津市冷链食品人均消费 268.4千克/人/年①,高于重庆、辽宁、上海、北京等人均消费较高省市,位居全国第一,其中 北京冷链食品人均消费达到 251.7千克/人/年,位居全国第四京津冀地区的冷链需求将率先进入高速增长期2 .国际冷链物流需求规模快速提高近年来,随着中国与澳洲、东盟以及新西兰等国家农产品 进口关税大幅下降,天津作为肉类、水产品指定口岸,天津口 岸进口的国际冻品呈现井喷式增长,肉类年进口量占全国的 30%Z上o 2016年,天津口岸进口冻品(猪、牛、羊、禽肉、 水产品)162万吨,同比增长 62%,进口水果11万吨,增长 10%天津市正逐步成为国际冻品及冷链物流产业的重要集聚 ①《中国统计年鉴2016》中表6-21分地区居民家庭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 2015):对食品有明确的统计分类,其中需要冷冻、冷藏设施的冷链食品主要包括:蔬菜及食用菌、肉类(猪肉、牛肉、羊肉) 、禽类、水产品、蛋类、奶类及干鲜瓜果类。

天津市 2015年上述品类的人均消费分别为: 115.1、25.2、4.9、16.6、16.8、17.1 和72.7千克/年,合计为268.4千克/人/年北京市冷链食品人均消费 251.7千克/人/年,也是根据表6 —21的 分类统计序列合计的2016年,天津市水海产品进口额 15.1亿元,同比青岛、 大连、上海口岸的 74.6亿元、61.8亿元和60亿元,天津市 水海产品进口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随着天津自贸试验区功能的逐渐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以及 “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将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宗冻品将选择天津港口岸入 境同时,雄安新区的开发建设, 为天津冷链物流发展也带来 了新机遇,新走廊和新节点正在形成3 .融合互联网、大数据的新兴商业模式加速涌现互联网解决了信息共享,物联网解决了 “储配”共享,大 数据解决了分析共享,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整合将催生无人售货 超市、无人售货便利店等新商业模式在冷链物流领域,智能 化移动式冷库、中央厨房、城市冰箱等将助推冷链物流系统的 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全流程整合与品质提升四)需求预测根据农业部预测,2020年全国主要冷链产品人均消费水 平将达355千克/年,2025年将达399千克/年,(按照脚注① 中的国家统计序列进行测算),如表1所示。

1 .天津市冷链物流预测2016年末,天津市常住人口数量 1562万人据市发改委 预测,到2020年天津市常住人口数量将达到 1710万人,冷链物流需求量将达为 607万吨;2025年天津人口将达到 1905 万人,冷链物流需求量也将达为 762万吨,如表2所示表1主要冷链产品每年人均消费量预测(千克)主要冷链产品2020 年2025 年备注水产品22.0024.40其中进口冷链产品将占到10%-15%即到2020年人均消费36-53千克到2020年,京津冀人 口规模约为11581万人,因此,进 口冷链农产品为 411-616万吨2021-2025年,消费中的进口冷链 农产品约占总冷链消费的15%-18%人均消费600-720千克而2025年京津冀人口规模将达到12068万人,进口冷链农产品消费约723-868万吨猪肉43.5745.60牛肉5.766.18羊肉3.724.09禽肉13.8614.80禽蛋21.8522.30奶制品30.0040.40蔬菜153.76161.60水果60.0080.00合计354.52399.37表2天津市冷链物流产品需求量估算(万吨)品类水产品肉类禽蛋奶制品蔬菜水果总计20203811537512631036072025471354377308152762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5)的人均冷链消费和人口规模所进行的双元统计预测。

2 .京津冀地区冷链物流需求预测2016年末,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常住人口分别为 2173万人、1562万人和7470万人以201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5.86 % 估计,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的人口规模达 11581万人,冷链农产品需求将达 4107万吨,其中,进口冷链农产品需求达 411-616万吨,约占总需求量的大约 10-15%,人均需求每年约 360-530千克;到2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