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一间房乡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9668729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一间房乡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一间房乡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一间房乡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一间房乡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石家庄市一间房乡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本大题共3道小题。(共9分)茶马古道今天人们所说的“茶马古道”,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即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而“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况

2、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就是茶;外出旅行,必带的也是茶;累了,饮几口热茶能立即消除疲劳;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用煮过的茶叶喂牲畜,马吃了长膘快,牛吃了增加奶量。尤其藏族平时食用肉、乳较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对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唐宋以后,汉藏人民之间通过“茶马互市”建立起来的友谊,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元代为了加强对藏区的

3、管理,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从此,“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安藏之道。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茶马古道”作为连接内地与康藏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虽然最终消

4、失,但它对促进康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汉藏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不容抵估。16.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所谓“茶马古道”是汉藏两族之间由于长期以茶易马而形成的贸易通道。B.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是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C.“茶马古道”到元代已成为一条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和治藏安藏之道。D.“茶马古道”为发展经济、团结人民和国家统一发挥了很大的历史作用。1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为了官营茶马贸易的需要,宋朝在四川一些地方设置了“茶马司”。B.茶叶在藏区可谓物尽其用,除供人饮用外、煮过的茶叶还拿来喂牲畜。C.历史上,藏族自给自足的

5、自然经济不需要外界供给除茶叶以外的东西。D.“边茶贸易”取代“茶马互市”,促使汉藏民间贸易更加繁荣兴旺。1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古道”晚于“互市”,因此“茶马古道”的形成不应该早于唐代。B.元代推行的“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扩大了藏族地区的民族自治权。C.清代以后,“茶马古道”由于“边茶贸易”的兴起而在历史地平线上消失。D.内地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使马匹的交易量减少。参考答案:16B 17C 18A解题分析: 16、此题是对“茶马古道”概念的理解,就是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答案是B。从全文看,文章写的就是汉藏两族之间以茶易马而

6、形成的贸易通道,所以A项正确。B项说“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军费的“主要来源”,而第二段表述是“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只是“补充”,并未说是军费的“主要来源”,这是曲解原文。C、D两项的表述,可在第四段和末段找到根据。17、此题考点是辨别文中的重要信息。答案应选C。A项的答题区间在第二段,再缩小范围就是本段第一句。B项的答题区间在第三段:藏族人招待客人、外出旅行、累了、病了都是饮茶,煮过的茶叶喂马牛,难道不是物尽其用吗?C项的答题区间也在第三段,但表述是“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除茶叶以外的“很多东西”,“很多东西”范围小一点,而“东西”则范围扩大了,属于故意扩大范围。D项的答题区间

7、在第五段,本项表述正是第五段段意,把本段第一句和末一句联系起来看,D项是符合文意的。18、此题考点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答案选A。A项的推断区间是一、二段。第一段中说“茶马古道”源自“茶马互市”,先有“互市”,后有“古道”,唐代文献中记载的是“茶马互市”;再从第二段看,宋代还是“茶马互市”,就说明唐代“茶马古道”还没有形成。两段结合考虑,A项推断是正确的。B项的“扩大藏族地区的民族自治权”是无中生有。C项是偷梁换柱。第五段第一句是说“到了清代”,“茶马互市”由“边茶贸易”取而代之,并不是C项说的“清代以后”,“茶马古道”由于“边茶贸易”兴起而消失。D项是转化失误。第五段中“内地对减少,却对增

8、加”是转折关系,而D项把这一句转化成因果关系了,当然是错误的。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捉鼠纵鼠记(奥Peter Altenberg)因为油漆住屋,我到附近一家很清静的小旅馆去避居几日。我带的行李只是一个装着两双袜子的雪茄烟盒,另有一份旧报纸包着一瓶酒,以备不时之需。午夜左右,忽然听到浴室中有一种奇怪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出来了一只小老鼠,它跳上镜台、嗅嗅我带来的那些东西。然后又跳下地,在地板上作了些怪异的老鼠体操,后来它又跑回浴室,窸窸窣窣,不知忙些什么,终夜不停。第二天早晨,我对打扫房间的女侍说:“这间房里有老鼠,胆子很大,吵了我一夜。”女侍说:“这旅馆里没有老鼠。这是头等

9、旅馆,而且所有的房间都刚刚油漆过。”我下楼时对电梯司机说:“你们的女侍倒真忠心。我告诉她说昨天晚上有只老鼠吵了我一夜。她说那是我的幻觉。”电梯司机说:“她说得对。这里绝对没有老鼠!”我的话一定被他们传开了。柜台服务员和门口看门的在我走过时都用怪异的眼光看我:此人只带两双袜子和一瓶酒来往旅馆,偏又在绝对不会有老鼠的旅馆里看见了老鼠!无疑,我的行为替我博得了近乎荒诞的评语,那种娇惯任性的孩子或是孤傲固执的老人病夫所常得到的评语。第二天晚上,那只小老鼠又出来了,照旧跳来跳去,活动一番。我决定采取行动。第三天早晨,我到店里买了只老鼠笼和一小包咸肉。我把这两件东西包好,愉愉带进旅馆,不让当时值班的员工看

10、见。翌晨我起身时,看到老鼠在笼里,既是活的,又没有受伤。我不预备对任何人说什么。只打算把它连笼子提到楼下,放在柜台上,证明我不是无中生有地瞎说。但在我准备走出房门时,忽然想到:我这样做,岂不是太无聊,而且很讨厌?是的!我所要做的是爽爽快快证明在这个所谓绝对没有老鼠的旅馆里确实有只老鼠,从而一举消灭我以雪茄烟盒装两双袜子,外带一瓶酒(现在只剩空瓶了)来住旅馆而博得怪人畸行的光彩。我这样做,是自贬身价,使我成为一个不惜以任何手段证明我没有错的器量窄狭、迂腐无聊的人。我赶快轻轻走回房间,把老鼠放出,让它从窗外宽阔的窗台跑到邻屋的屋顶上去。半小时后,我下楼退掉房间,离开旅馆。出门时把空老鼠笼递给侍者。

11、厅中的人都向我微笑点头,看着我推门而去。记住,如果有朝一日,你对某一件事知道得绝对正确,可以提出确实证据证明你不会错时,你就该暂时打住,仔细想一想。牺牲你似乎疏散狂放,但实际可喜可爱的性格,换来这样一个小小的胜利,是真值得吗?(1)试分析小说情节结构的特点。(6分)答:(2)简析小说主旨及其现实意义(6分)答:参考答案:(1)小说情节上的最大特点是“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发现旅馆里有老鼠,向女侍和保安阐述事实,却遭到众口一词的否认,这一情节本就有出人意表之处;“我”采取行动并成功抓住了老鼠,本可以借此证明自己并非无中生有地瞎说,但“我”最后却将好不容易得来的证据放弃了,更是让人意外。但联系“我

12、”住店时所带的寒酸的物品以及众人看我的怪异的眼光,一切又变得顺理成章谁会在乎一个像我这样的行为怪诞的小人物的话呢?标准早已确定,结局便也早已注定。在这种情况下,“我”选择放弃辩护反倒不失为一种“明智”的行为。这样的情节设计不仅使故事变得生动有趣,也引发了读者的深刻思考。从情节的“摇摆”、结构的“延迟”或合适的“容器”选取等方面来谈,只要分析得当亦可。(2)有人怀疑我的陈述可理解,但人人怀疑则有原因。旅馆人员应是发现旅客行李简陋,因而不在乎他的意见,进而怀疑他有不轨图谋,故而一边倒地反驳他的话,故事借荒诞的结局来讽刺可笑的社会现象:某些势力共同形成强大的恶俗偏见,它们甚至可以联合起来绞杀真相,颠

13、倒黑白;而最后,作者的息事宁人的“理智”的态度和做法也感叹了反击众人偏见,揭露事实真相的艰难、尴尬和无奈!(4分)现实中像这样的“人微言轻”的情况是十分常见的,我们在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的时候往往不是看事件本身,而是先入为主地看说话的人,如果说话的人只是一个小孩、一个没什么文化的人或是贫穷的人,那么即使“他”讲的是真相,人们的信任也会大打折扣,并附上一句“你懂什么”!所谓“话语强权”正是这样。(2分)(关键看主旨归纳是否到位,现实意义是否讲清。只需大意相同,要求自圆其说。)3.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花 市 贾大山街上还很安静的时候,花市上就摆满了一片花草

14、。真是花团锦簇,千丽百俏,半条街飘满了清淡的花香。“老大爷,你买了这盆三叶梅吧,这花便宜,好活,你看它开得多么鲜艳!”花市东头,一个卖花的乡下姑娘在和一个看花的乡下老头谈生意。这个姑娘集集来卖花,经常赶集的人都认识她,但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姑娘不过二十一二岁,生得细眉细眼,爱笑,薄薄的嘴唇很会谈生意。那老头蹲在她的花摊前面,摇摇头,对那盆开满粉红色零星小花的三叶梅表示不感兴趣。“那一盆多少钱?”老头抬起下巴朝花车儿上一指,打断她的话。那是一盆令箭荷花。在今天的花市上,这是独一份儿。葱翠的令箭似的叶状枝上,四朵花竞相开放,那花朵大,花瓣儿层层叠叠,光洁鲜亮,一层紫红,一层桃红,一层粉红,花丝弯曲

15、嫩黄,阳光一照,整个花朵就像薄薄的彩色玻璃做的一样。姑娘说:“老大爷,那是令箭荷花。”“我要的就是令箭荷花!”“它贵。”“有价儿没有?”姑娘听他口气很大,把他仔细打量了一遍。老头瘦瘦的,大约60多岁,白布褂子,紫花裤子,敞着怀,露着黑黑的结实的胸脯,不像是养种花草的人。姑娘问:“老大爷,你是哪村的?”“严村的。”“哪村?”“严村,城北的严村。”“晓得晓得。”一个看花的小伙子打趣说,“严村,好地方啊,那里的人们身上不缺胡萝卜素”看花的人们一齐笑了,姑娘笑得弯下腰去。严村是个苦地方,多少年来,那里的人们每年分的口粮只能吃七八个月,不足部分,就用胡萝卜接济。在人们的笑声中,老头红了脸,好像受了莫大羞辱。他一横眉,冲着姑娘说: “多少钱,有价儿没有?”“15。” 姑娘止住笑说。“多少?”人们睁大眼睛。“15。” 姑娘重复道。“不买不买,太贵太贵。”“你给多少?”姑娘赶了一句。“10块,多一分钱也不买。”老头坚定地说。“不卖,你留着自己欣赏吧!”老头白了姑娘一眼。此时,集上热闹起来,花市上也站满了人。那些买花的,看花的,大半是头上戴草帽或扎手巾的乡下人。原来乡下人除了吃饭穿衣,他们的生活中也是需要一点花香的。一个眉目清秀的干部打扮的年轻人挤上来说:“老头,你晓得这是什么花?”“令箭荷花!”“原产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