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文体特征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228610722 上传时间:2021-12-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文体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文体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文体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文体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文体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文体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文体特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A/1 1U KJZ3J J. cna. JD 1OJUF C. ZUUZ. M*. 5/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文体特征楼含松提要:由于受到民冋文学和史传文体的双重影响.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文体特征不同于其 他通俗小说.从语言看.作品较多运用文言,有意造成语言的“陌生化”和距离感.以适应历史題 材的特殊要求,从体式看,作品尽握削弱通俗色彩,模仿传统著述形义从史书中借鉴了较多的 手法.表现出对小说文学特性的漠视.关键词:三国志通俗演义历史著述文体作者楼含松.1963年生,浙江大学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文学博士.(杭州310027)(C) 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

2、nal ElectroAi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k1中国古代早期长篇小说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相同的 文化背景,都和民间文学有血缘关系.经历了长期的世 代累积集体创作 具有通俗小说的共同特征.但由于 题材内容创作方法的不同各种小说类型之间又存在 或隐或显的区别“历史演义的文体特征相对于其他类 型的通俗小说而言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作为最早的历 史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演炒)在这 方面表现御比较典型有关中国古代历史演义的文体特征.俄罗斯学者 李福清教授和美国学者浦安迪教授都作过专门的讨 论.两位教授都选择了三国演义作为研究的范本 但

3、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相同.李福清教授的研充主要侧 重于演义的语言分析,他认为历史演义的文体接近于 民间传说说明小说的形成深受民间文学的影响. 浦安迪教授的研究主要从修辞学和叙事学的角度切 入 得出的结论是,三国演义是具有深刻反讽意味的 “奇节文体 换言之,是一部典型的文人小说.在西方L文学文体学”本身就有广狭两义:它可泛 指所有对文学文本进行分析的文体流派 也可特指阐 释文学文本的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为终极目的的文体 学派.李福清教授和浦安迪教授正是通过不同的理 论途径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而在中国古代论中.“文 体”主要是指文章的体裁、体朴 兼及文章风格.其研究 范围大致是刘懒文心雕龙序志所言:“原始

4、以表末 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即考察各类文 体的起源流变、解释名称含义,例举范文.阐明各类文 体的写作要求和风格特点.从根本上说文本由语言 构成体裁、体制、风格、主题美感互为依存,有着内在 的密切联系.因此本文的文体分析,将兼及这几方面 的要素. 本文所用于分析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如不特别注出.即为常见的慕靖本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影印本上海古错出 版社1980年排印本. 李福清:中国历史演义中的文体问题.收入论文集(汉文古小说论衡.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年8月第-版.第51-76 页更 参见浦安顺明代小说四大奇节(中译本注亭寿译).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3年10月第-版.

5、参见申笊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第81120页.演义)和其他通俗小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语言的 不同.演义的语言是否真正“通俗”呢?庸愚尹序” 綱演义丁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高徹百川书志则把 演义)的语言特点具体概括打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 传诙谐之气T.我们注意到这两位评论者都不是一味 提倡诰言通俗化而瞰演义介于雅、俗之间的语言大 U加赞赏,这与其后相当流行的“通俗”观大异其趣.为 什么演义不运用纯净的白话而采用这样一种浅近的 文言呢?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庸愚子借用论语 雍也中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来评论演収的 语言特任指出“史之文1理微义奥”.难以理艱

6、使它 不通乎众人”,失去大度读者;而评尚其间言辞部谬. 又失之于野.士君子多厌之”.同样失去读者,演一义)很 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因此可以“人人得而知之”.质 和文的关系,可以引申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文质彬 彬.就是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和谐境界.庸愚子引用文 质之论 .其实己隐约意识到历史演义的题材内容要求 有与之相应的表现方武 但未及进一步论述.我们认 为,演义的语言特征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的题材内容 所决定的.历史演义史实性内容使它不便于像其他純虚构作 品那样运用和口语接近的白话文,而需要在语言上营 造-种距离藤 使读者感到作品的语言“时密和历史 内容是相一致的,给读者一种“真实”的假象.之所以

7、 称其为假象,是因为实际上并不可能在作品中运用纯 捽的*历史语言”.且不说文字记载的古代语言经过书 面化加工已部分失茸 就是假设存在与流行口语不同 的古代语言而运用到作品中.那样也只会因其古奥推 解而造成阅读障碍.因此 距离感需要通过语言适度 的陌生化来实现使其既具有一定的古旧色彩又不影 响申美接受.“文不甚深、言不旌俗”其实正是强调了 这种分寸感.古代言、文分离,作为书面语的文言相当 稳定.基本上没有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愈来愈脱离 口语而显得古色古香.由于古代历史文献使用的都是 文言,历史人物的语言都用文言记松 更使人产生文言 即古语的印象.演义大量征引历史文觥 基本保留 了其中的人物语言

8、.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诸 葛亮的语言在演义定三分亮出茅庐”、“诸葛亮智激 孙权” “白帝城先主托孤”、“孔明挥泪斩马谡”等章节 中几乎原封不动地引用.这种处理方法使小说中人物 语言即便是于虚标也必须使用文言.否则就难以和引 自史著的语言相一致.“诸葛亮舌战群儒”中诸葛亮的 大篇说风 不见于史執而洋洋洒洒.文情并茂,是出色 的文言.秘三国志平i秒相比,确实有文野之别.演 义人物语言的古腔古減 既是语言陌生化的手段,也 是性格塑造的手段,人物语言的文雅和俗白,往往也根 据人物性格而定.像诸慕亮这样的谋士、文官的语言 大抵较书面化而像张飞这样的武人则常常用白话口 语.以示人物的土气和粗鲁.总的

9、看来.演义)人物语 言以浅近的文言为主,白话只是偶尔使用.演义的叙述语言中含有一些说书人口观 如14却 说7、“且说”、“不知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等,此外 还有像“吃了 惊立脚不住”等口语,但口语在作品 中所占的比例和以前的讲史平话相比要少得多.讲 史平话中白话和文言混用,两者很不和谐,而演义的 叙述语言则以浅近的文言为主,语言流畅.风格统一, 其成就远远超过讲史平话.演义)刻意削弱叙述语言中的通俗色彩.一个突 出的例子就是讲史平话和明代其他通俗小说中常用的 描写人物容貌、战斗场面、自然景色以及说书人议论的 那些诗赞韵语.栖演义中荡然无有 而这类诗赞韵语 正是说书体白话文学的重要标志.演义

10、的叙述语言 很少细致的描绘和肆意的渲染,而是简练明快.作品 中写到战斗场面很多,往往只是用一些习见的套语介 绍战斗的经过,好挺枪跃马” L拍马舞刀”“折(剌)于 马下”之类.而这类短兵相接的战斗场面在平话和其 他通俗小说中通常是作者铺陈渲染以延宕情节的好机 会,水浒传、西游泌中这类场景的描写远比演成 丰富和细腻-演如描写战争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展示 宏观的战争场景和战略战术的运用,而不是若眼于具 体的武艺的描摹.从这一点看演义不同于一般通 俗小说而更接近于史著.陈粼三国耕中很少有疆场 决战的描写.最洋尽的战斗场面大约是“关羽斩颜良” 了.不过寥寥二十几字.具体细致的描绘刻画不是史 著的文体特点.史

11、著以简要记我事件的过程为己任. 演义)的叙述语言摹仿史著的成分多于摹仿说书的成 分,可以看出作者有意向史著的文体特征靠拢.另一方面,演义在征引史著的同时,也注意将书 面材料加以适当的改写.以增加叙述的形象生动.如 “关羽斩颜良”.到(演义中增至一百多字 和三国耕 原文相比,人物的动作、表情更加历历可感“和史著相 比演义比拟性语言大大増加.如在*云长策马剌颜 良”中.写河北军见了关羽,“如波开浪裂”,“心胆皆 碎”.比拟性语言的运用,是吸收了说书体口头文学的 特点,比一般史著的叙述语言更具文学色彩.3J 5-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ASPublish

12、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l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从以上两方面可以看出.演所对来自讲史的口 i吾和来自史著的文言都进行了改造使原本不协调的 两种语言成分基本统一,使叙述语言和书面文学的传 统语言相接近又不失文学语言所必需的形象性和生 动性 同时.这样的叙述语言又和小说的人物语言相 一致.使作品语言十分和谐.如前所说演义的叙述 语言简练明快.和史著接近 描写性的语言用得很少, 远没有(水浒传、西游记K金瓶梅来得绘声绘色. 但不能因为缺少描写而贬低演义)的文学效果.著名 I的关荐温酒斩华雄”就是一例.演义对关羽和华雄 的交战场面未著一栄 这场激烈的战斗完全通

13、过精心 安排的叙述来表现.作者先叙华雄连斩鲍忠、祖茂、俞 涉、潘凤四员大将.交待了他的过人武艺,以此作为关 羽武功的陪衬;在关羽出阵前.特地写曾操“教醐热酒 杯而到战斗结束.“鸾铃响处,马到中军 云长提华 維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以此写出战斗的快速短 暂;交战的场面通过众诸侯听得寨外鼓声大震.喊声 大举 如天摧地塲 岳撼山崩”这样一个听觉角度来虚 写,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这样简洁而富有艺术张 力的叙述可能比铺陈形容史能表现关羽的神就 并具 有一殷通俗小说所缺乏的蕴藉的美感.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征被后来 的历史演义所继承.明代历史演义体小说大都使用浅 近的文言.成为这类小说的

14、文体标志这一.冯梦龙在 明代小说家中是最强调通俗的一位他在古今小说 助中说广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 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小说之资于选言者少. 而资于通俗者多.试令说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 悲可舞;再欲捉刀.再欲下拜 再欲决海,再欲捐金;怯 者勇,淫者贞,薄者孰顽钝者汗下,虽小诵孝经、 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H深也.噫,不通俗而能 之乎f但是.他的新列国粉却使用并不完全通俗的 浅近文言,这是耐人寻味的.我们注意到“三言”中那 些根据史料改编的小乱其语言要比一般反映市井生 活的小说要文雅得多,口语成分比较少.看来冯梦龙 也认为历史题材对小说语言有者特殊的要求.如果说

15、(演义的语言特征主要取决于其题材内容 的话,那么它的体裁特征则主要体现了整理者模仿史 著的创作倾向.演义和宋元讲史平话相比口头文 学的体裁特征更少了.平话中的头回开场诗和散场诗 被删除,而保留并完善了分卷立目的形朮 书面化的特 征比讲史平话更显著.尤其是受資治通签)等史著的 影响釆用R通鉴体和其他史体的某些体裁特征 使 它比-般通俗小说更接近于传统的著述文体.举其要 者有以下三点.一、通曷通常在重要人物初次出现时介绍其生 平,在人物死时加以总结性的评论,这是编年体和纪传 体结合的记叙方式.演 効继承了这一特点,有不少 内容直接収自通鉴.以曾操为例-通幽“汉纪中 平元年”叙皇甫嵩讨黄巾时与曹操会合.曾操事始此. 司马光引用三国志,魏书武帝缈 和装注中孙盛异 同杂i剧等材料.介绍了曹操的出身、性格和时人对他 的评价.演义卷_刘玄德斩寇立功”中曾操初次岀 场也是和皇甫嵩会合广为首闪出一个好英雄.身长七 尺,细眼长髯 胆量过人.机谋出众.笑齐桓、晋文无匡 扶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用兵仿佛孙、吴,胸 内熟谙福略.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 字孟德”这段话带有说书的痕逐但接下来则按 通題体例.叙曹操身此M通鉴的大体框架下,演 义还引用了裴注中司马燃续汉物、曹瞒传等所载 的几个小故事.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