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重点汇总六《综合应用能力D类》

上传人:慢*** 文档编号:228589626 上传时间:2021-1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重点汇总六《综合应用能力D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重点汇总六《综合应用能力D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重点汇总六《综合应用能力D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重点汇总六《综合应用能力D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重点汇总六《综合应用能力D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重点汇总六《综合应用能力D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重点汇总六《综合应用能力D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重点汇总六综合应用能力D类一、单选题1、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使用了()。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2、所谓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两种形式。A.感知B.表象C.命题D.判断3、人们在蒲公英种子轻轻飘飞的启发下发明出降落伞,这是()。A.原型启发B.酝酿效应C.近因效应D.宽大效应4、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方法,对教学进行价值判断。此活动属于()。A.教学设计B.教学实施C.教学策略D.教学评价5、临近期末时,不少学生处于焦虑状态,常见的焦虑反应是()。A.考试焦虑B.生活焦虑C

2、.经济焦虑D.前途焦虑6、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观是()。A.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甄别和选拔学生B.教学以大量复制训练为主要途径C.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7、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终身学习”的具体要求不包括()。A.拓宽知识视野B.更新知识结构C.勇于探索创新D.乐于廉洁从教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间是()。A.2006年B.2000年C.1996年D.1986年9、依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规定,下列不属于中学教师专业能力基本要求的是()。A.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B.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C.建

3、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D.了解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10、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孟禄C.沛西能D.斯金纳二、多选题1、注意的品质特征有()。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2、良好的记忆品质有()。A.敏捷性B.持久性C.准确性D.选择性3、学校中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主要有()。A.师生关系B.集体气氛C.遗传D.教育4、下列关于教育应当根据人的气质差异因势利导的表述,正确的有()。A.胆汁质的人脾气暴躁,应当采取暗示性的教育,以防引起逆反B.抑郁质的人比较敏感,教育者要引导其积极思想,防止其自卑

4、C.黏液质的人很固执,教育起不了什么作用,要顺其自然D.多血质的人,灵活多变,易于教育,但要防止他重蹈覆辙5、皮亚杰提出主体通过。形式来实现对客体的适应()。A.图式B.同化C.变量D.顺应三、判断题1、态度与品德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2、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3、依据新课程改革理念,我国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确立小学阶段的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4、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二级课程管理,是当前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5、体罚可以

5、帮助教师树立威信,所以不能因为某位教师体罚了某位学生而说该教师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四、案例分析1、升国旗仪式后,少先队部下发了为残疾儿童献爱心的倡议。回教室途中,班主任刘老师听到本班有位同学在嘀咕:“献爱心,献爱心,想必又要我们捐款了。”一旁的几位同学也在低声议论着。下午的班会课上,刘老师组织同学们观看有关残疾儿童的纪录片,并围绕“有何感想”和“我们能做什么?”进行分组讨论。集体交流时,A.同学说:“我们小区有一个这样的孩子,真的很可怜我去帮过他,但是我要上学做作业,只能偶尔帮帮他。”其他同学也纷纷发言:“我们可以省下自己的零花钱,更多地帮助他们。”“众人拾柴火焰高!”“捐物捐款只是献爱心

6、的一种表现,帮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才是关键!”“我们可以给他们写信送贺卡”刘老师总结时分享了自己很喜欢的一句话-“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问题:结合案例,分析刘老师的行为遵循了哪些德育规律?2、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就当场喝止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回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这块糖奖励你对我的尊重”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

7、,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校长,我错了,我也不应该动手。”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塞到他手里,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的糖也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吧!问题:(1)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2)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18参考解答一、单选题1、【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2、【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所谓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3、【育萃专家解析】A。

8、解析:原型启发是一种创新思维方法、生活中所接触的每个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在头脑中可形成“原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问题解决者一在“原型”中获得一些原理的启发,使其结合当前问题的有关知识,形成解决方案,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4、【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科学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全过程。5、【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6、【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观上提倡教学是课程创生与

9、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7、【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终身学习的具体要求是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D项属于“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8、【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6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9、【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内容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专业能力

10、维度主要步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以及反思与发展等方面。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属于教学设计领域;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属于教学实施领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属于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领域;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属于专业知识维度中的教育知识领域。10、【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心理起源说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孟禄。二、多选题1、【育萃专家解析】A.B.C.D。解析: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

11、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3、【育萃专家解析】A.B.D。解析:学校中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师生关系、同伴关系、集体气氛和学校里的各种教育活动。4、【育萃专家解析】A.B.D。解析: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气质是先天的,无优劣之分,很难改变。但是教师只要针对每种气质的特点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就会起到遮蔽和改造气质的作用,使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不可顺其自然。C项表述错误,A、B、D三项正确。5、【育萃专家解析】B.D。解析:皮亚杰指出主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实现对客体的适应。三、判断题1、【育萃专家解析】。解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

12、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行为习得。2、【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分配座位时,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3、【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的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4、【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

13、理,这也成为当前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5、【育萃专家解析】。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所以体罚学生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四、案例分析1、【育萃专家解析】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也是促进受教育者品德矛盾的积极转化与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的统一。刘老师的行为,遵循了以下德育过程的规律(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知,即品德认识,是学

14、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品德情感,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意,即品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即品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刘老师给同学们观看纪录片,有利于学生形成道德认识;让学生讨论“有何感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讨论“我们能做什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提高。(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刘老师

15、没有灌输给学生相应的德育思想,而是通过呈现情境,由学生自己讨论得出结论。这完成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斗争,能够促进学生对外部道德要求的内化,是个体的心理活动的积极结果。(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并通过活动和交往的过程表现出来的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一开始,有同学把献爱心等同于捐款,并产生不满情绪。后来,刘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集体的影响下,大家纷纷能够转变观念,把献爱心的形式多样化,并且道德认识呈现积极倾向。这体现了刘老师能够合理运用学生之间的活动和交往,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思想的积极转变。(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学生品德过程中的反复是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也就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刘老师没有对学生不正确的道德认识立马纠正,而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促进学生品德认识的逐步提高。2、【育萃专家解析】陶行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