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分数应用题(共16页)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3.53KB
约16页
文档ID:227213374
分数应用题(共16页)_第1页
1/16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备课人六年级数学组学科拓展课课时2课 题分数应用题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应用题的三种基本类型; 2、学会用作图的方法方法来解分数应用题教学重点分析理解题意,寻找量和率的对应关系教学难点分析理解题意,寻找量和率的对应关系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备 注例1: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还多21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少6页,还剩下172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172页21页6页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找出实际数量的对应分率从题中可以看出书的总页数为“单位1”现在找出题中所给的数量与“单位1”之间的关系,见线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看了全书的和后,余下的分率是1--=,与相对应的数量是(172-21+6),从而可以求这本书的页数解:(172+21-6)(1--) =187 =264(本)答:这本书一共有264页例2:有一桶油,第一次取出40%,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取出10千克,桶里还剩30千克油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分析:如果第二次也取出40%那么剩下的油就要减少10千克,是(30—10)千克了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解:(30—10)(1—40% 2)   =2020% =100(千克)  答:这桶油原来有100千克。

例3:一根绳子剪去20%后又接上5米,比原来短,现在绳长多少米?原来:现在:分析: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5米对应的分率是绳长的(20%-),现在的绳长是原来绳长的(1-)解:5(20%-)(1-) =5 =85(米)答:现在绳长85米例4:某小学组织四五六年级学生参加红十字会活动,四五年级参加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五六年级参加的人数比总人数的还多8人,已知五年级有48人参加求四、六两个年级各有多少人参加?分析: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四年级?人 五年级48人 六年级?人 从图中可以看出把三个年级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中间(48-8)占总人数的(+-1),从而可以求出总人数解:总人数:(48-8)(+-1)=150(人) 四年级:150-48=42(人) 六年级:150-42-48=60(人)答:四年级各有42人参加,六年级有60人参加板书设计:(一)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它有以下三种类型:1、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标准量几分之几=对应量]2、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对应量几分之几=标准量]3、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对应量标准量=几分之几]教学后记 备课人六年级数学组学科课时2课 题转化法解分数应用题教学目标1、能找准分数应用题中的“量”、“率”对应关系,学会转化单位“1” ;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确定单位“1”,将不同的单位“1”转化成统一的单位“1”教学难点确定单位“1”,将不同的单位“1”转化成统一的单位“1”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备 注一、知识要点找准分数应用题中的“量”、“率”对应关系,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常常含有几个不同的单位“1”解题时,必须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将不同的单位“1”转化成统一的单位“1”,使隐蔽的数量关系明朗化,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二、例题讲解例1:某人计划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计划总数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加工了,第三天比第一天少加工,这时还剩下150个零件没有做,计划加工多少个零件?分析:题中单位“1”不统一,首先进行单位“1”的转化把总数看作单位“1”,将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加工了转化成第二天是总数的(1+)=;第三天比第一天少加工转化成第三天是总数的(1-)=剩下150的对应分率为1―――解:150[1--(1+)-(1-)]=150[1―――]=150=600(个)答:计划加工600个零件例2:甲、乙、丙、丁四个人比年龄,甲的年龄是另外三人年龄和的,乙的年龄是另外三人年龄和的,丙的年龄是另外三人年龄和的,丁26岁,你知道甲多少岁吗?分析:甲的年龄是另外三人年龄和的,则甲的年龄是四人年龄总和的; 乙的年龄是另外三人年龄和的,则乙的年龄是四人年龄总和的; 丙的年龄是另外三人年龄和的,则丙的年龄是四人年龄总和的。

所以丁的年龄是四人年龄总和的1-――解:26(1---) =26 =40(岁) 答:甲的年龄是40岁例3:学校安排一批学生到图书馆借书如果男生增加,人数将达到52人;如果女生减少,人数是42人这批学生原有多少人?分析:根据题意有: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男生的=52人…………………①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女生的=42人…………………②①-②得:男生的+女生的=52-42,即:总人数的=10人,从而把单位“1”转化成总人数解:(52-42) =10 =50(人) 答:这批学生原有50人例4、职工食堂三天用完一桶油,第一天用去了9千克,第二天用去余下的,第三天用去的正好是这桶油的一半,这桶油共多少千克?分析:第三天用去的正好是这桶油的,也正好是用去第一天余下的,将单位“1”统一成这桶油,第一天余下的占全桶的,所以第一天用的占全桶的解:9(1-) =9(1-) =9 =42(千克) 答:这桶油共重42千克板书设计 解:150[1--(1+)-(1-)]=150[1―――]=150=600(个)答:计划加工600个零件。

教学后记备课人六年级数学组学科拓展课课时2课 题定量法解分数应用题教学目标1、解分数应用题时,学会抓住题中的不变量将其作为标准量;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抓住题中的不变量确定为单位“1”,将不同的单位“1”进行转化教学难点抓住题中的不变量确定为单位“1”,将不同的单位“1”进行转化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备 注一教学过程:一、知识要点分数应用题是有许多数量前后发生变化的题型,有一个数量变化,另一个数量不变的;也有一个数量变化,同时引起另一个数量也产生变化的定量法解题就是要在这变化中抓住不变量,将不变量也产生变化的定量法解题就是要在这变化中抓住不变量,将不变量作为标准,有目的地转化数量关系,找到解题线索一般情况下,不变量有四种类型:(1)某一部分量不变;(2)和不变;(3)差不变;(4)积不变二、例题讲解例1:甲班原有学生是乙班的,现从乙班调5人到甲班,甲班人数就相当于乙班人数的甲、乙两班共有学生多少人?分析:抓住“总量不变”,设总量为单位“1”,原先:甲是乙的,则甲是总数的=后来:甲是乙的,则甲是总数的=,则5人的对应分率为-=解:5(-)=5=75(人) 答:甲、乙两班共有学生75人。

例2:水果店的苹果占水果总数的,卖出120千克苹果后.苹果占现在水果总数的原来水果店的水果有多少千克? 分析:抓住“其它水果不变”,设其它水果为单位“1”,原来:苹果占水果总数的,则苹果占其它水果的=现在:苹果占现在水果总数的,则苹果占其它水果的=则120千克的对应分率为-=解:120(-)=120=180(千克)180(1-)=480(千克) 答:原来水果店的水果有480千克例3:学校阅览室里有36名学生看书,其中女生占,后来又有几名女生来看书,这时女生占所有看书人数的,问后来又有几名女生来看书?分析:男生在前后两种情况下没有改变,抓住此定量进行分析,原来男生人数是:36(1- )=20(人)后来男生占看书人数的1-=于是后来看书的总人数就是:20=38(人)比原来的36人多出了:8-36=2(人)所以后来就有2名女生来看书 解:36(1- )(1-)-36 =20-36 =2(人) 答:后来又有2女生来看书例4:今年儿子的年龄是父亲年龄的,33年后儿子年龄是父亲年龄的,今年儿子和父亲各多少岁?板书设计 原来:苹果占水果总数的,则苹果占其它水果的=现在:苹果占现在水果总数的,则苹果占其它水果的=则120千克的对应分率为-=。

解:120(-)=120=180(千克)180(1-)=480(千克) 答:原来水果店的水果有480千克教学后记备课人六年级数学组学科拓展课课时1课 题还原法解分数应用题教学目标1、学会对复杂分数应用题条件的梳理,能运用还原法解某些分数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抓住题中的数量变化规律,利用逆向思维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抓住题中的数量变化规律,利用逆向思维分析数量关系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备 注一、知识要点 已知某个数量经过加减乘除等运算后所得的结果,要求这个数量是多少,就可以运用还原法来解解答时,一般按照题意的叙述顺序由后向前倒着算,采用逆向思维逐步还原的方法来解决在分数应用题中也会经常出现要运用还原的方法来解二、例题讲解例1:一条绳子第一次剪掉1米,第二次剪掉剩余部分的,第三次剪掉1米,第四次剪掉剩余部分的,第五次剪掉1米,第六次剪掉剩余部分的,这条绳子还剩下1米这条绳子原长多少米?分析与解:第六次剪前绳长:(米)第四次剪前绳长:=15(米) 第二次剪前绳长:(米)绳子原长:32+1=33(米) 答:这条绳子原长33米。

例2:小刚有若干本书,小华借走一半加一本,剩下的书小明借走一半加两本,再剩下的书小峰借走一半加三本,最后小刚还剩下两本书,那么小刚原有多少本书?分析与解:利用还原法逐步向前推算:小峰未借前有:(本)小明未借之前有:(本) 小刚原有书:(本) 答:小刚原有50本书例3:粮库卖大米,第一天卖出了一半又吨,第二天卖出了剩下的一半又吨,第三天又卖出了第二天剩下的一半又吨,最后还剩5吨,粮库原有大米多少吨?分析与解:第二天剩下的大米为:(5+)=11(吨),第一天剩下的大米为:(11+)=23(吨),粮库原有大米为:(23+)=47(吨), 答:粮库原有大米为47吨例4:一根绳子长2009米,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剪去剩下的,第三次剪去第二次剩下的,第四次剪去第三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