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及相关问题分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27123618 上传时间:2021-12-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及相关问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及相关问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及相关问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及相关问题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及相关问题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及相关问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及相关问题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及相关问题分析 乔桂萍摘 要: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需保证教育对象职业理想的正确性及职业能力与岗位需求的匹配性。以学生的需求与愿景为驱动力,引导学生自主、积极、有使命感地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真正助力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因此,高校应积极构建地方特色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创建全程式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模式。注重采集教育对象的职业规划信息,以社会经济发展形态为教育依据,从根本上解决相关教育问题。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规划 教育体系高校教育的大众化,令其在人才培养策略、教育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在致力于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需给予大学生生存能力高度关注与重视。新时代,社会

2、对人才提出了新需求、新标准。高校应以现实背景为参照,重新处理各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形势下,高校必须发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功能,为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职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与专业指导,真正彰显高等教育的优势与特色,帮助大学生顺利进入社会,在适合的领域与岗位上发挥才能与价值。一、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主要特点(一)系统性。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应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且需从全局视野出发,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指导形式、实习与职业活动等进行系统性的推进与开展。教师既要全面了解我国社会就业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又要对高校的教育特色、专业设置、学生学习诉求、学生择业领域与方向等进行系统化分析。大学生职业

3、规划教育是引导大学生高效转化为职业人、社会人的过程与手段,涉及复杂的社会关系与多种因素。教育工作者需培养与不断强化教育对象的自我成长与成才意识,帮助他们找到与自己兴趣、能力相匹配的岗位或拼搏领域。由此可见,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不同层面进行研究。探索与构建一套适合大学生现实发展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与增强教学效能。(二)时代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与生活质量,与现实社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不应脱离现实背景,而应全面思考社会环境、国际社会格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形成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切实体现大学生职业规

4、划教育的时代特征。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择业观,令他们正视自身的问题与不足。切忌好高骛远,应引导大学生脚踏实地地努力,实事求是地规划个人职业发展。并以新时代经济发展特色为参考,制订符合现实背景的职业规划教育模式与体系。同时,高校应从创业理念、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新兴行业发展等方面展开创新研究,科学地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各环节。务必使大学生发展现代化思维、大数据思维与开阔国际视野,促使他们学会辩证思考,从全局意识出发,设计符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三)持续性。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不是阶段性的教育活动,需持续性地推进、完善、升级与创新。根据市场人才需求,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

5、育体系、创新与优化教育模式。高校需持续关注与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成长规律、就业理念、职业理想等。由此,应有针对性、目的性、计划性地、长期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职业规划教育需贯穿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并对不断变化与流动的教育对象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存在的关键问题(一)职业规划教育与市场需求未能实现完美对接。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实际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时,更专注于教育本身任务的完成,而未关注与深入研究现实社会背景中的人才需求标准和就业形势。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开展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增加数量,令其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但目前大学生职业规划

6、教育流于形式,不能与市场需求实现完美对接。部分学生将职业规划的制订看成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未能从实际需求与自我价值实现层面出发,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与丰富。同时,高校精英式教育形态与市场化经济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不匹配,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兴趣爱好、潜能开发等缺乏实质性的思考与考量。职业规划教育应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理念,促使他们精准定位人生。教师需为学生提供高度可行、实用有效的建议与方案,令他们科学、合理地制订职业规划。显然,目前部分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结合现实背景与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等,进一步完善与创新具体教育模式、教育体系。(二)对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与就业

7、动机认识不足。学生个体是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唯一的教育对象1(108-109)。当对特定的人群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教师既要掌握社会的就业形势、创新创业战略的实施等,又要全面了解大学的就业动机、职业理想、专业技能等方面内容。但高校将教育目光集中在教育方案制订、教育活动推进上,对学生学习、就业、创业等方面的信息获取与了解不足。由此导致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出现一定的滞后性,且无法真正体现教育对象个体的思想意识、价值形态。大学生作为职业规划教育的最终受益者,高校应切实助力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教育现实是一些教师对大学生缺乏关注与充分了解,未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制订教学计划,导致

8、最终形成的职业规划缺乏指导性与实践性。三、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建构的设想与主要思路(一)构建地方特色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职业规划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就业方向、人生理想及职业能力等方面,给予专业化的建议与指导2(160-161)。在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道路规划过程中,高校应构建具备本土特色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新体系。既要以开放的精神融入其他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又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教育特色、就业形势等,对具体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进行创新应用。同时,高校应尽量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各式人才的需求,令大学生可自主选择建设家乡,或在求学城市创业与求职等。基于這样的设想,主要考虑大学生创业与就业资

9、源最大限度地整合与利用。从大学生本身归属感来讲,大部分学生愿意在熟悉的地方生活与工作。因此,高校需以此为思路,完善与丰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对向往大城市的大学生的职业规划高校需进行专门的指导,引导他们全面了解目标城市的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等情况。高校务必体现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实践性与现实性特色,将经济学科、社会学科、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技能强化、求知面试技巧等作为独立的模块,科学地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中。(二)创建全程式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模式。我国教育部门已明确作出指导与部署,要求高校将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融合3(204)。在注重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同时,全面思考他们未

10、来的职业发展。高校应从大学生入校之初,循序渐进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在大学一年级阶段,高校应设立专门的职业规划課程,注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与价值观,令他们有意识地思考未来的职业发展问题。以正确的就业与创业意识为导向,促使大学生更明确自身努力的方向、优势与不足。在大学二年级与三年级阶段,高校应根据大学生的专业,鼓励他们自行制订职业规划。教师在科学测评与全面评估后,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与专业化的建议与指导。在最后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时期,高校需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社会实习、职业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基于最初设定的职业发展目标,选择适合的企业、行业与岗位进行实践训练,进一步检验职业规划的可行性

11、与可实现程度。若大学生在践行职业规划内容的过程中,出现明显的不适应,教师应与他们进行深度的交谈与良好的沟通,帮助他们结合自身专业、天赋与能力,科学调整与完善职业规划。基于此,按照不同学习阶段大学生的特点、愿景、能力、专业、潜能等,对他们进行科学、有层次的全程式的职业规划教育。四、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问题的具体解决策略(一)注重采集教育对象职业规划信息。高校应科学整合与优化职业规划教育资源,在充分发挥传统教育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科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先进的教育理念4(172-173,179)。在面向大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从线上与线下等多元渠道收集学生就业、创业、学习等信息

12、。基于对学生的深入、全面了解,制订针对性、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方案。当部分学生具备明确的理想信念时,教师应帮助他们进一步梳理强化专业技能与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案。由此,确保这部分学生具备显著的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支撑他们实现目标与职业理想。对于没有明确梦想与求知偏好的大学生,教师需与他们进行深度的交流与沟通,尽量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潜能与天赋,引领大学生制订符合个人成长需求的职业生涯规划。总之,高校必须确保职业规划教育与大学生个体的职业理想和需求等保持一定的契合性。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科学、全面地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提供更多可能性。(二)以社会经济发展形态为教育依据。大学

13、生职业规划教育需切实体现时代性与实践性,真正助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与良好就业5(62-64+78)。要真正实现这一愿景与目标,高校应将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教育落地。即以现实社会经济发展形态为依据,制订符合需求的职业规划教育策略。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既要满足各企业、事业单位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又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高校在制订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方案的过程中,应时刻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各领域技术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情况。在对就业场景建立更深刻的认识后,结合正确目标与科学手段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如高校可根据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智慧化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情

14、况,创新与优化专业课程。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完美对接,并以此为基础,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创业等进行综合性、全局性、实践性的指导与教育,使以社会经济发展形态为教育依据推进的相关工作更具可行性与实效性。五、结语高校需深入研究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及相关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与就业动机认识不足、职业规划教育与市场需求未能完美对接等相关教育问题,高校应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令他们切实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合理地制订个人职业规划。既可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与创业问题,又可全面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增强教育效能。参考文献:1安弘毅,余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及讨论J.经济管理文摘,2019(23).2许众威,万云.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19(34).3孙君,董林,张嘉懿,高郑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32).4王茂伟.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价值取向偏差的成因及其对策J.传播与版权,2019(10).5李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05).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