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19156390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中国古代儒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很多深刻的论述,孟子便对道德情感,尤其是恻隐之心做了细致的阐述。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并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孩子产生同情,这种同情并非为了结交孩子父母,也不是为了邀誉于乡党朋友。由此看来,恻隐之心是纯然的善,是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的。这意味着,儒家学者不会同意卢梭的认为同情心源自爱的观点。按儒家的观点,恻隐与自爱截然不同,两者之间没有因果或源流的关系。恻隐固然也需要对自身感受的关切,因为恻隐

2、之心是经由的痛苦而感知他人的痛苦,但用自爱却无法解释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从自己推及他人,同情他人的痛苦,更无法解释那种自我奉献的意愿和行为。那么,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概括地讲,可以这么说,但还需要做些具体分析。完整意义上的道德包括三种现象一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对道德心理而言,恻隐之心无疑是其原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推动着其扩展和深化;对道德行为而言,恻隐只是一种最初的动力,且不一定是最主要的动力;对于道德知识来说,恻隐则是形成它们的最原始也最微弱的动力,必须经过理性的中介才能起作用。恻隐之心是道德最初的涓涓细流,虽不汹涌澎湃,但却源源不断。人类历史上虽不乏以所谓“原则”“主义”扼

3、制甚至消灭恻隐之心的企图,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在一个基本的底饯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恻隐之心绝对无误。“原则”“主义”可能会出错,会忘记生命的根本,而恻隐之心对待生命的基本状态却不会出错,它是人类道德乃至全部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连这一防线也守不住,如果人类连起码的恻隐之心也丧失殆尽,那就很难想象人类会成为什么样子。当然,从另一方西看,作为源头,恻隐之心还有必要发展,它不能满足和停留于自身。它最主要的发展当然是和理性结合,使单鈍个人主观的恻隐之心转向普遍客观的道德理性,使人治转向法治。在当今的社会,理性规则、道德义务都是必要的,但规则和义务并不是道德的全部,道德并不仅仅是规则和义务的普遍履行,我们

4、还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深厚同情。它会让规则与义务不至于硬化干枯,会提醒我们道德与生命的深刻联系。道德也会与时俱进,只要人类还有恻隐之心,我们就可以对它的变化基本放心。 (摘编自何怀宏道德情感)8.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恻隐之心让我们同情他人的苦难并做出超越功利、舍己为人的道德行为B. 儒家认为恻隐与自爱不同,两者虽都关注自身感受,但它们之间并无必然联系。C. 侧隐对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的推动作用呈逐渐减弱的趋势。D. 恻隐是人类抵御不道德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守住它就守住了人之为人的底线。9.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以“

5、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证明恻隐是纯粹的善,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B. 阐述道德这一概念,是讨论“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这一问题的重要前提。C. 恻隐之心绝对无误是基于它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而言的,否则就不一定能成立。D. 文章主要按照提出论題、辨析概念、分析作用意义这一基本逻辑对恻隐之心展开论述。10.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恻隐会推己及人,同情他人的痛苫,因此从人类生存的角度看,侧隐比自爱更重要。B. 仅有恻隐之心是不够的,如果它不能朝向道德理性发展,其意义就会打折扣。C. 如果社会的治理者只是从恻隐之心出发施政,那么这种治理方式只能算是人治。D. 只有保持恻隐之心,

6、道德规范才会具有人性的温度,道德的演化才不会违背人性。参考答案:8. C 9. A 10. A【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说法绝对,从原文第一段和第二段看恻隐之心并不一定能让人产生舍己为人的道德行为;B项,张冠李戴,这不是儒家的观点,而是作者依据儒家观点提出来的看法;D项,“恻隐是人类抵御不道德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理解错误,原文的意思是说恻隐是一种最基本的人类情感,失去了恻隐就等于丧失了基本的人性。【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7、、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A项,结合文本内容“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并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孩子产生同情,这种同情并非为了结交孩子父母”分析,孟子举例是为了证明人人皆有恻隐之心。【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无中生有,“恻隐比自爱更重要”不当。第二段比较了恻隐与自爱,但并未指出哪一个更重要,从文中也推断不出。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共15分)花燃柳卧

8、林清玄植物园的荷花已经谢尽了。荷花池畔的柳树在秋末的雨中却正青翠。过去的岁月中,我经常到荷花池去散步,每次到植物园看荷花,我总是注意到荷花的丰姿,花在季节里的生灭,觉得荷花实在是很性感的植物。有人说它清纯,那是只注意到荷花开得正盛的时候,没有看到它从花苞到盛放,甚至到结出莲蓬的过程。它在一张一开之间,冬天就到了。由于荷花是那样迷人,使人在看荷花的时候几乎就忘了身边的其他景物。有一天我坐在荷花池畔,凉风习习的黄昏,竟在凉椅上斜着头睡着了。醒来的时候,看到池中的荷花显出一种疲惫的样子,然后我就看到池边的柳树,正在黄昏的时候展出一种魅力。我想到,荷花再美,如果没有柳树陪衬,它恐怕也会黯然失色了。柳树

9、平常时候好像睡在旁边,静静地卧着,可是它活在季节之上,在冬风之中,所有的花全部落尽,柳树像一个四处游方的孤客,猛然在天涯海角的一边走出来,如果我们看柳树能有另一种心情,就会发现它的美并不在别的花之下。如果说荷花是一首惊艳的诗,柳树就好像诗里最悠长的一个短句,给秋天做了很好的结论。ks5u我是个爱花的人,花在泥土上是一种极好的注解,它的姿形那么鲜活,颜色那么丰富,有时还能散发出各种引人的馨香,但是世上没有长久的花。有一次,我到彰化县的田尾乡去,那时秋天已经过尽,初冬的冷寒掩盖了大地,田尾的花农已经收成了所有的花,正等待春天的消息。我到花田里去,这时一向被称为繁花都城的乡镇有了不可思议的景象。玫瑰

10、剪了枝,剩下光秃秃的枝桠,菊花全被连根拔起,满目的疮痍。陪我到田里的花农告诉我:“你来得不巧,应该在春天的时候来,花是活在春天的。”后来他提议去看看盆景,只有盆景是不凋的,我拒绝了,因为我只对真正长在土地上的有兴趣。田尾繁花谢尽等待春天的经验,使我开始深思花的精魂。在人世里,我们时常遇到花一样的人,他们把一生的运势聚结在一刻里散放,有让人不可逼视的光芒,可是却很快地消逝了,尤其是艺术家,年轻的时候已经鲜活,可是岁月一过,野风一吹就无形迹了。反而是那些长期默默地挺着枝干的柳树,在花都落尽了,新的花还没有开起的时刻,本来睡在一侧的柳树就显得特别翠绿。有时目中的景物没有特别的意义,只是通过人的眼,人

11、的慧心,事物才能展现它的不凡。我想起一则希腊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事。当罗马帝国侵略希腊的时候,阿基米德正全神贯注地在铺了一层沙土的房子内,哺哺自语地演算着奇怪的几何图形,几个罗马兵冲进来,粗鲁地践踏着沙土,并且捉着阿基米德大叫:“你是谁?”阿基米德大怒,吼道:“走开,不要踩坏了我的图形!”罗马兵一气之下,一刀杀了这个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不是他对于学术追求的专注,而是他手上只拿了一根树枝,写的只是沙土。树枝和沙土是多么简单的东西,任何人都可能拿它写出一些字句,可是它到了数学家之手,却可能为人世留下不朽的真理。阿基米德的故事是宜于联想的,我时常看到一种景象:一棵美丽的

12、牵牛花开在竹篱笆上,牵牛花轻快欢欣地在风中飞扬,要把生命的光彩在一天开尽,可是如果没有竹篱笆呢?美丽的牵牛花就没有依附的所在。冬天里还有另一种景象,圣诞红全部开花了,那些花红得像火一样,使人忘记了它的绿色枝干。我曾想:万一没有绿色的枝干呢?圣诞红就不能红得那么美丽了。一粒麦子与一堆干草之间的区别,没有人认识它们,但是它们彼此互相认识。干草为了发出麦子的金黄而死去,麦子却为了人的口腹而死去,其中有时真没有什么区别。纯美的事物有时能激发人的力量,有时却也使人软弱。美如果没有别的力量支撑,它就是无力的,荷花和杨柳就是这样的关系。我愈来愈觉得我们的社会会向花一样燃烧的方向走去。物质生活日渐丰盛,文明变

13、成形式,人们沉浸在物欲的享受里,在那样的世界,人人争着要当荷花,谁肯做杨柳,谁肯做数学家手中的树枝和沙土呢?16文中的荷花与柳树有怎样的特征?(4分)17文中叙写阿基米德的故事有何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5分)18文章最后说“我愈来愈觉得我们的社会会向花一样燃烧的方向走去,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从花与柳的关系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6分)参考答案:16荷花有迷人的丰姿,但季节性强,很快就会消失。(2分)柳树甘愿做荷花的陪衬(默默无闻),不受时令限制(活在季节之上)。(2分)17内容上,丰富了文章内涵,深化了主旨,赞扬了世界上许多看似平凡的事物,默默地支撑着这个世界,它们通过有慧眼慧心的人之

14、手,展现自己的不凡,为人类作出了贡献。(3分)结构上,承接前面平凡的柳树的不凡,并引出下文中“牵牛花和竹篱笆”“圣诞红和绿色枝干”“麦子和干草”等内容,为结尾的议论做了铺垫,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2分)ks5u18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日渐丰盛,文明变成形式,人们一味沉浸在物欲的享受里,很多人追求短时效应,却忽略了平凡中的永恒价值。(3分) 在成就他人中也能获得生命的价值,我们要欣赏并学习如柳树一般朴实无华的品格和乐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这样我们的社会会有更多精神文明的闪光。(观点明确、自圆其说即可。)(3分)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8题(12分,每题3分)生态整体主义 王诺 生态整体主义的

15、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 生态整体观古已有之,古希腊的“万物是一”、“存在的东西整个连续不断”等可谓生态整体主义的最早发端。作为一种系统理论,生态整体主义形成于20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利奥波德提出了“和谐、稳定和美丽”三原则,罗尔斯顿对生态整体主义进行了系统论证,并补充了“完整”和“动态平衡”两个原则,深层生态学代表人物奈斯又补充了“生态的可持续性原则”。国内外有一些

16、学者把生态整体主义称为“生态中心主义”。这并不准确,甚至可以说是用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来误解生态整体观。生态整体主义的基本前提就是非中心化,它的核心特征是对整体及其整体内部联系的强调,绝不把整体内部的某一部分看作整体的中心。中心都没有,又何来中心主义? 生态整体主义超越了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超越了以人类个体的尊严、权利、自由和发展为核心思想的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颠覆了长期以来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它要求人们不再仅仅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不再仅仅关注和谋求人类自身的利益,要求人们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而不只是人类自身的利益自觉主动地限制超越生态系统承裁能力的物质欲求、经济增长和生活消费。 从生态危机和生态整体观的角度来看,人类几千年来所犯的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