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自营出口企业免抵退税的账务处理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应纳增值税额计算、免抵退税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计算、出口货物免抵税额和应退税额的核算以及账户的设置、报表的填列根据“免、抵、退”税政策规定,按纳税申报计算出生产企业当月的应免抵税额、应退税额以及留抵税额的几种情况的账务处理 一、当期免抵退税额大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例 1:某具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当期购入原材料180万元,进项税额30 .6万元,材料验收入库当期发生内销收入95万元,出口货物销售折算人民币收入135万元(单证收齐)增值税率17%,退税率15%) 则:当期不予抵扣的税额=135(17%-15%)=2. 7万元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9517%-(30 .6-2 .7)=-11 .75万元 即期末留抵税额=11 .75万元 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当期期末留抵税额20栏计算出本月留抵税额11. 75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13515%=20 .25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11. 75万元 当期出口货物免、抵税额=20 .25-11 .75=8. 5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单位:万元) ②货物验收入库时的记账凭证: 借:原材料 18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0.6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帐款)210. 6 ③内销货物时的记账凭证: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111. 15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95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6.15 ④自营出口货物时免税的记账凭证: 借:应收帐款-外汇账款———客户135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 135 ⑤收到外汇款时的记账凭证: 借:银行存款135 贷:应收帐款-外汇账款———客户135 ⑥当期不予免征抵扣的税额转出时的记账凭证: 借:主营业务成本2. 7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7 ⑦当期出口货物免抵税额的记账凭证: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税额)8.5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8.5 ⑧申报出口退税时的记账凭证: 借:应收补贴款11.75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1.75 二、当期免抵退税额小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根据例1资料:假若上期留抵税额20万元,增值税申报表20栏本月留抵税额为31.75万元。
则:当期不予抵扣的税额=135(17%-15%)=2.7万元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9517%-(20+30 6-2 7)=-31.75万元 即期末留抵税额=31.75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13515%=20 .25万元31.75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20.25万元 当期出口货物免、抵税额=31 .75-20 .25=-11.50即没有免抵税额 会计分录如下: ①———⑥同上例1 ⑦申报出口退税的记账凭证: 借:应收补贴款20.25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20.25三、当期免抵退税额等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根据例1资料:假若上期留抵税额8.5万元,增值税申报表20栏本月留抵税额为20.25万元 则:当期不予抵扣的税额=135(17%-15%)=2.7万元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9517%-(8 5+30 .6-2 7)=-20.25万元 即期末留抵税额=20.25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13515%=20.25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20.25万元 当期出口货物免、抵税额=20. 25-20.25=0即没有免抵税额。
会计分录如下: ①———⑥同上例1 ⑦申报出口退税的记账凭证: 借:应收补贴款20.25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0.25 四、只有免、抵额,没有出口退税额,期末应纳税额等于零 例2:某具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当期购入原材料200万元,进项税额34万元,材料验收入库当期发生内销收入250万元(不含税),出口货物销售折算人民币收入80万元增值税率17%,退税率15%)期初留抵税额10.1万元则:当期不予抵扣的税额=80(17%-15%)=1.6万元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25017%-(10 .1+34-1.6)=0万元 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当期期末既无留抵税额也无应纳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8015%=12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0万元 当期出口货物免、抵税额=12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单位:万元) 1.货物验收入库时的记账凭证: 借:原材料2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34 贷:银行存款234 2.内销货物时的记账凭证: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292.5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25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2.5 3.自营出口货物时的记账凭证: 借:应收帐款-外汇账款———客户80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 80 4.收到外汇款时的记账凭证: 借:银行存款80 贷:应收帐款-外汇账款———客户80 5.当期不予免征抵扣的税额转出时的记账凭证: 借:主营业务成本1.6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6 6.当期出口货物免抵税额的记账凭证: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税额)12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2 五、只有免、抵额,没有出口退税额,期末有应纳税额 根据例2资料:假若上期留抵税额等于零,增值税申报表19栏本月应纳税额为10.1万元。
则:当期不予抵扣的税额=80(17%-15%)=1.6万元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25017%-(34-1 .6)=10.1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8015%=12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0万元 当期出口货物免、抵税额=12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①———⑥同上例2 7.月末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余额结转记账凭证: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0.1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10.1 8.次月缴纳税金的记账凭证: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10.1 贷:银行存款10.1一些常用比较难处理的会计科目(一) 01.补贴收入”在会计报表如何设置问题 对企业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增值税,现行财会规定,应通过“补贴收入”会计科目来反映补贴收入”科目属“损益表”科目,而该科目反映的经济业务只在“损益表”中反映,期末无余额损益表中无“补贴收入”项目,可在“其它业务利润”项目中反映 02.被税局检查需要补交的所得税处理 (1)调整应交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补交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对查补的前年度的企业所得税,在编制损益表时,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来反映。
03.促销品的账务处理问题 在促销时把一些商品按进价赠送给消费者使用 小规模纳税人: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04.购进货物发生收料在前、付款在后或发票未到的帐务处理问题 借:原材料 贷:应付帐款--暂估应付款 下月初用红字冲销; 收到票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帐款 05.代理出口的会计处理 1、收到代出口商品时 借:受托代销商品 贷:代销商品款 2、出口销售时,按实际售价 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等) 贷:应付帐款 同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借:代销商品款 贷:受托代销商品 3、归还出口商品货款并计算代销手续费收入 借:应付帐款 贷:代购代销收入(手续费收入) 银行存款 四、代理进口 1、收到委托单位的收购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帐款 2、支付代购进口商品货款及运杂费时 借:商品采购(进价成本) 应收帐款??单位(代垫运杂费) 贷:银行存款 3、将购进商品移交委托方并结算手续费收入时 借: 应付帐款 贷:商品采购(进价成本) 应收帐款(代垫运杂费) 代购代销收入(代理手续费) 退回委托单位多给的收购资金时 借:应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06.销售房产收取预收房款的帐务处理问题 销售房产预收房款,由于通过“预收帐款”科目反映,尚未结转经营收入,因此,收据与发票的金额不会重复。
预收售房款,开收据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帐款 收最后一期房款,开发票时 借:银行存款(最后一期房款) 预收帐款(以前预收部分)贷:经营收入 07.销售免税货物的增值税税务和帐务处理问题 读者谭少可问:我厂为生产销售饲料行业,销售的对象为饲料经销商及养殖户,他们大部分都不需要发票请问不需要发票的部分销售额在会计上应如何处理?比如:饲料 借: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贷记产品销售收入(营业收入)等 由于销售饲料免征增值税,属于直接减免性质,则同时按不含税收入乘以适用税率计算免税额做帐,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 贷记“补贴收入”科目 另外,企业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的“已交税金”项目下,增设“减免税款”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款,可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的记录填列;在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时,直接在“销项”项目的“免税货物”反映其“销售额”即可,不需填报“税额”. 08.企业计算增值税出现“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如何处理问题 “因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因此,当“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出现借方余额时,该期不需缴纳增值税,该借方余额即反映为尚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09.“住房周转金”的核算及职工福利的房屋折旧的会计科目问题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10.购买材料发生不合理损耗的帐务处理问题 (比如采购油) 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