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提纲(共7页)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6KB
约8页
文档ID:218020162
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提纲(共7页)_第1页
1/8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提纲两次工业革命P58-61\P78-81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1个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4个条件: 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具体参考书本P59)1、 条件:(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出现)(1)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市场)――市场条件(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发展的障碍――前提条件(制度保障)(3)通过海外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和原料――资本、原料条件(4)在国内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条件二、工业革命进程:1、工业革命概况:(1)开始行业:棉纺织业; (2)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3)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珍妮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 (4)完成时间:19世纪40年代(上半期);(5)完成标志: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工场手工业2、代表人物及发明(1)1782年,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的优点:用煤和木柴做燃料,效率高,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限制。

(2)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3)水力纺纱机 (4)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交通运输行业)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热转化为机械运动,这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3、工业革命的扩展:法国和美国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4、工业革命的影响:①对世界的影响:开启了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开始城市化的过程总之,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②对英国的影响:1840年前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P615、认识与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国家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积极学习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的世纪”:19世纪中期科学家们完善了热能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1、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2、开始标志: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影响:电力在工厂和家庭中得到普遍应用,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3、开始国家:美国、德国4、发电机、电灯: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2、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3、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4、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发明大王”还有电表、留声机、复印机、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等发明) 影响: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5、、电报: 1、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 2、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有线; 3、1895年,意大利人马克尼发明了无线电报 影响:加强了世界的联系6、汽车、飞机: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2、1903年12月,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影响:增强了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7、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8、流水线生产出现: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9、资产阶级革命、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的内在联系:(1)新海路开辟使世界日益联系成了一个整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市场和劳动力,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为奠定了物质基础,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2) 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为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两次工业革命对比:比较项目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 第二次(美国i、德国)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成果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内燃机(石油) 生产生活器具纺织、采矿和冶金等生产部门的机器 各生产部门的新机器以及电报、等新型通讯工具和电灯等家用电器 交通工具轮船、火车机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等 主要特征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或答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对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进入“蒸汽时代”;“火车时代”到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开创新兴工厂制度---进入“电气时代”;石油、化学工业兴起;城市化进程加快;“汽车时代、钢铁时代”到来--启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工人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62--651、 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2、 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在为西方社会的两个主要的阶级3、 工人运动从追求经济权利发展到争取政治权利4、 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P63 (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2)英国宪章运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3)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上半期) (1)代表人物:(法)圣西门、傅立叶、(英)欧文――新和谐公社(2)特点: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对资本家的剥削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把理想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

6、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创立的条件:①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思想条件:空想社会主义; ③阶级条件:三大工人运动标志了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④实践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了当时工作的情况,亲自参加工人阶级的斗争2)标志: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创立(3)内容: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3)意义:《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7、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1)成立时间:1871年3月 (2)人物:巴黎人民(3)革命措施:建立工人自己的军队和行政、司法、立法机构,让工人自己管理工厂灯; (4)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5)政权性质: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6)国际歌创作:欧仁.鲍狄埃作词,狄盖特谱曲。

德国统一P66—68一、统一的原因:国家分裂状况越来越大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经济的发展要求把统一问题提上日程,为统一创造了条件二、统一过程:议会和民主 武力和战争(俾斯麦,被称为“铁血宰相”)三、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原因: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农业;良好的教育和行政体系;单一的日耳曼民族;强有力的领导(俾斯麦);素来好战,对领土抱有无止境的扩张野心, 梦想统一德意志;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战斗力强四、统一的经过(三次王朝战争) 丹 麦(1864)普鲁士 奥地利(1866) 法 国(1870)五、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凡尔赛)六、德国统一的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统一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七、德国统一的影响(1)积极:实现了德意志民族长期以来的梦想,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对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统一后的30年内,德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方面一跃为世界强国(2)消极:通过铁血道路实现,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逐渐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同时,保留了君主政体。

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并未得到充分实现美国南北战争P68--70一、美国南北战争:1、美国领土的扩张:①方式:购买、抢占、吞并 ②方向:东 西③结果: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2、西进运动:①含义:P68 ② 评价:印第安人西迁的历史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西进运动的历史又是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史3、背景:①南北经济制度的尖锐矛盾(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南方种植园经济) ②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北矛盾的核心)4、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5、过程:①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②初战:北方军事上一再失利; ③扭转战局:颁布《宅地法》;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结果:1865年,北方获胜,维护了国家统一6、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7、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出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8、局限性:但美国种族歧视依然严重,种族平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9、启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二、评价林肯: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领导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但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也有软弱的一面 俄国、 日本的改革P71--74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①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那时的俄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②17世纪,俄国开始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③1689年,羡慕西欧先进科技文化的沙皇彼得一世掌握实权2、目的:为了使俄国成为强国3、措施: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的改革4、作用: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5、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