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附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不利条件专项论证审查要点1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基本分类 按建筑物用途,对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大型公共建筑按表1-1确定分类表1-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建筑按用途分类类别建筑物用途冷热源利用特点A写字楼、办公建筑、交通建筑空调系统,且日部分时段应用 文化、体育建筑空调系统,且日少部分时段负荷最大、间有少量卫生热水商业建筑、大型城市综合体空调系统,间有少量卫生热水医疗建筑、旅馆建筑空调系统+卫生热水系统,24h应用 B学校建筑(采用房间空调器)空调系统+卫生热水系统,均定时段应用 2 编制依据2.1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2.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GB 50189-2015;2.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2.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50/T-066-2014;2.5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 50801-2013 ;2.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2005(2009年版);2.7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 50-052-2016;2.8 《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设计标准》DBJ 50-115-2010;2.9 《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适应性评估标准》DBJ50-117-2010;2.10《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技术规程》DBJ50-199-2014;2.11《“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74号;2.12《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建科〔2016〕53号;2.13《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深化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建办科函〔2017〕409号。
3 项目符合可再生能源应用要求的认定3.1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第7.1.1(2)条中“公共建筑冷热源来自区域集中供冷供热能源站”,包括采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冷热源站、燃气冷热电联供冷热源站和工业余热利用冷热源站3.2 采用单一类型可再生能源进行供冷供热的公共建筑项目,应用比例满足表3.2-1中要求,则完全认定项目符合DBJ50-052-2016第7.1.1条的要求表3.2-1采用单一类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完全认定条件建筑类别可再生能源应用类型应用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全部地表水水源热泵空调系统:≥50%(以全年计);卫生热水:≥80%(以全年计)全部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50%(以冬季供热计);卫生热水:≥80%(以全年计)全部空气源热泵[风冷热泵机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或板管蒸发式冷凝热泵(含热源塔热泵)机组]空调系统:≥50%(以冬季供热计);卫生热水:≥80%(以全年计)B类热泵热水机或采用太阳能光热+热泵热水机卫生热水:100%(以全年计)全部太阳能光伏用电量:≥3%(以全年计)3.3 对于符合第3.1和3.2条规定的公共建筑项目,当采用房间空调器时,房间空调器的能效等级应不低于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的1级规定。
3.4 对于符合以上规定的公共建筑项目,无须进行专项论证应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文件中编制《可再生能源应用设计方案》(编制要求参见附录1),作为技术支撑文件提交审查,并在后续工程施工图设计及施工中予以实施4 项目采用复合类型符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要求的认定4.1 当项目采用单一类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不能满足第3.1~3.3条要求时,应采用复合类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4.2 对于采用复合类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公共建筑项目,按表4.2-1进行评分,总分值≥10分时,则完全认定项目符合DBJ50-052-2016第7.1.1条的要求表4.2-1采用复合类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评分规则可再生能源应用类型及其负荷比例分值地表水(江、河水或湖、库水)热泵提供全年空调负荷的比例Rsy20% ≤Rsy<30%630% ≤Rsy<40%740% ≤Rsy<50%8地埋管热泵提供全年空调热负荷的比例Rdy20% ≤Rdy<30%630% ≤Rdy<40%740% ≤Rdy<50%8空气源热泵提供全年空调热负荷的比例[冷负荷由板管蒸发式冷凝热泵(含热源塔热泵)机组提供;或由能效等级为2级及以上的风冷热泵机组提供] Rkyf20% ≤Rkyf<30%330% ≤Rkyf<40%440% ≤Rkyf<50%5空气源热泵提供全年空调热负荷的比例[冷负荷由能效等级为1级及以上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提供] Rkyd20% ≤Rkyd<30%430% ≤Rkyd<40%540% ≤Rkyd<50%6空气源热泵提供全年空调热负荷的比例(冷负荷由能效等级为2级及以上的冷水机组提供)RkyL20% ≤RkyL<30%530% ≤RkyL<40%640% ≤RkyL<50%7太阳能光伏提供全年用电量的比例Re0.5% ≤Re<1.0%51.0% ≤Re<1.5%61.5% ≤Re<2.0%72.0% ≤Re<2.5%82.5% ≤Re<3.0%94.3当项目有卫生热水需求时,应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措施,提供80%及以上的全年卫生热水负荷:(1)采用地表水热泵或地埋管热泵;(2)制冷期采用冷水机组冷凝热回收型机组,其余时段采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或太阳能热水供应设备;(3)采用热泵热水机;(4)采用太阳能热水器;(5)采用太阳能热水器+热泵热水机。
4.4 当A类公共建筑项目的建筑功能包含多种用途时,项目总分值按下式计算确定:项目总分值=∑单个功能部分采用可再生能源的得分值提供该部分的负荷项目对应的总负荷单一完全认定条件的比例下限值项目总分值≥10分时,则完全认定项目符合DBJ50-052-2016第7.1.1条的要求,无须进行专项论证应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文件中编制《可再生能源应用设计方案》(编制要求参见附录1),作为技术支撑文件提交审查,并在后续工程施工图设计及施工中予以实施4.5 项目的总分值未能达到10分时,应进行专项论证 5. 专项论证的规定 5.1 对于不满足第3节和第4节认定要求的公共建筑项目,应对项目采用可再生能源的可行性进行专项论证5.2工程进度、投资紧张等因素不能作为不采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理由,不纳入论证内容5.3 论证公共建筑采可再生能源类型的可行性时,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判据按表5.3-1确定,满足该类型判据之一时,则认为可不采用该类可再生能源表5.3-1可不采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判据可再生能源应用类型可不采用该类型的判据地表水(设置有水文站的江、河水)建筑用地红线与江岸线取水泵房距离≥1000m;泵房取水泵标高无法做到位于空调运行95%时间保证率时的水位线以下取水;主要用水季取水泵净扬程≥40m;空调运行95%时间保证率下,取水量>该时段取水位置处江(河)断面流量的25%;水质V类以下或主要用水季含沙量>2000mg/L;岸边取水管线各种路径敷设均无实施条件;取水头部布置不能获得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地表水(湖、库水)建筑用地红线与湖、库岸线取水泵房距离≥1000m;泵房取水泵标高无法做到位于空调运行95%时间保证率时的水位线以下取水;主要用水季取水泵净扬程≥40m;空调夏季供冷运行95%时间保证率下,日取水量>湖(库)水体容量的3%;水质V类以下或主要用水季含沙量>2000mg/L、藻密度>105个/L;岸边取水管线各种路径敷设均无实施条件;地埋管位于较适宜区、慎用及限制区内(见附录2);埋管区域不满足20%冬季供暖负荷需求;空气源热泵供热由于受建筑造型或结构荷载的限制,无设置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所需场地;无法解决噪音扰民问题;热泵热水机或采用太阳能光热+热泵热水机由于受建筑造型或结构荷载的限制,无设置太阳能集热装置或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所需场地;太阳能光伏由于受建筑造型或结构荷载的限制,无设置太阳能光伏装置的所需场地或可设置场地提供全年用电量的比例<0.5%;5.4 项目应提供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1)项目规划、建设等批准文件;(2)项目用地现状照片、周边建筑和地块现状资料(包括文字、照片或视频等);(3)有关场地地质勘察(初勘)报告的相关部分(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和地下水情况等);(4)当项目不采用可再生能源应用时,按表5.4-1提供相关佐证材料。
表5.4-1可不采用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相关佐证材料拟不采用的可再生能源应用类型相关佐证材料地表水(江、河)(建筑用地红线与取水泵房距离<1000m时提供)项目区位图和项目总图(包括与临近江、河的关系),应标注相关标高、距离等基本数据;取水泵房采用工程手段在适合建泵房的临江、河段落,无法做到位于空调运行95%时间保证率时的水位线以下取水的依据;江、河的多年水文数据,推导取水点水位变化的依据;空调运行95%时间保证率下,江、河的多年水位及流量数据;具备资质单位出具的水质监测或评价报告和含沙量数据;岸边取水管线各种路径敷设均无实施条件的证明材料;取水头部布置不能获得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允许的证明材料;地表水(湖、库水)(建筑用地红线与取水泵房距离<1000m时提供)项目区位图和项目总图(包括与临近湖、库的关系),应标注相关标高、距离等基本数据;取水泵房采用工程手段在适合建泵房的临湖、库段落,无法做到位于空调运行95%时间保证率时的水位线以下取水的依据;湖、库的多年水文数据;空调夏季供冷运行95%时间保证率下,湖、库的最低水位或死水位容量数据;具备资质单位出具的水质监测或评价报告和含沙量、藻密度数据;岸边取水管线各种路径敷设均无实施条件的证明材料;地埋管 项目总图、拟埋管区域布置总图(按双U管、100m孔深、间距4.5m梅花形布置);供暖负荷设计计算过程及数值、埋管系统冬季供热量计算过程及数值;空气源热泵供热项目规划条件书;结构允许楼(屋)面荷载数值;项目总图;建筑屋面(含裙房屋面)平面图;可布置场地等限制条件图纸与说明;反映周边建筑的总图;分析噪声控制要求与实施的难点等; 热泵热水机或采用太阳能光热+热泵热水机项目规划条件书;结构允许楼(屋)面荷载数值;项目总图;建筑屋面(含裙房屋面)平面图;可布置场地等限制条件图纸与说明;太阳能光伏项目规划条件书;结构允许楼(屋)面荷载数值;建筑屋面(含裙房屋面)平面图;可布置场地等限制条件图纸与说明;附录1可再生能源应用设计方案编制要求 1、项目概况项目地理区域位置、建筑类型与组成(包括名称、层高与楼栋高度、使用功能、建筑面积和空调面积);项目设计年冷(热)负荷(kWh)、年卫生热水负荷(kWh)(按建筑或功能分区给出);采用太阳能光伏系统时,对应建筑的年用电量(kWh)。
2、可再生能源应用类型项目采用的可再生能源应用类型3、可再生能源应用方案3.1系统承担建筑年冷(热)负荷、年卫生热水负荷(kWh)或建筑的年用电量(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