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人民版八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共13页)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0MB
约13页
文档ID:215845553
广东人民版八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共13页)_第1页
1/13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广东人民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1、我国的地理位置①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③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2、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3、我国疆域“四至”(领土“四端”)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处53N)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4N)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135E)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4、我国东西跨经度约60度,南北跨纬度约50度5、我国陆上疆界长2万多千米,接壤的邻国有14个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自北向南依次是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8、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9、我国的行政规划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记住其位置、轮廓、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总结我国省区之最纬度最高的省(区)黑龙江省纬度最低的省区海南省跨经度最广的省(区)内蒙古自治区跨纬度最广的省(区)海南省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最小的省(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最多的省(区)广东省人口最少的省(区)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江苏省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西藏自治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云南省华侨最多的省(区)福建、广东邻国最多的省(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邻省区最多的省(区)市内蒙古、陕西岛屿最多的省(区)浙江省大陆海岸线最长的省(区)广东省读下图,完成11——15题目:11、填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①太平洋 ②台湾海峡 ③渤海 ④琼州海峡 ⑤南海⑥台湾岛1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1)邻国:B.朝鲜 C.俄罗斯D.蒙古E.哈萨克斯坦 F.印度 G.尼泊尔H.缅甸I.老挝J.越南 (2)隔海相望国家:A.日本 (3)五个自治区:[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西藏自治区 [3]广西壮族自治区 [4]内蒙古自治区 [5]宁夏回族自治区 (4)四个直辖市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13、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台湾省。

14、同时濒临渤海和黄海的省级行政区是辽宁和山东15、在空白图中试填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读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列16——18题:1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17、我国人口突出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历史上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1949——1990年,主要原因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18、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因此,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19——22小题:19、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多,西部少20、我国人口地理界线:黑龙江省黑河——云南省腾冲21、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139人(2005年),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22、四川省总面积48.5万平方千米2009年底四川人口总数8860万据此计算四川省的人口密度约为183人/平方千米23、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24、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25、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26、少数民族与居住省区的搭配: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藏族——西藏自治区、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27、少数民族与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搭配:傣族——跳孔雀舞、泼水节;藏族——献哈达、锅庄舞;蒙古族——摔跤、那达慕大会;朝鲜族——跳长鼓舞、跷跷板;彝族——火把节28、目前,全球华侨和外籍华人约3000多万人,其中以广东、福建两省为原籍的华侨和外籍华人最多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2.1从青藏高原到沿海平原1、读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窗体顶端窗体底端(1)①代表地势第一级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②代表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③代表地势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 和丘陵为主2)图中序号代表的是:①青藏高原,⑤横断山脉,⑥巫山,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④黄海(3)从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4)地势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5)我国这种地势分布对气候、交通的影响如何? ①对气候的影响:有利于海洋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形成大面积的湿润地区等;②对交通的影响: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部的交通等2、结合我国地形图和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可以看出:(1)我国西部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为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海拔为500米以下3)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①昆仑山脉——②祁连山脉——③横断山脉;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④大兴安岭——⑤太行山——⑥巫山——⑦雪峰山 3、从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⑤山地、①高原、④盆地、③平原、②丘陵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山区,山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4、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在地形图上识记我国主要山脉及主要地形区1)我国主要山脉①东西走向的山脉:(三列:如④——阴山;⑤——③;南岭) 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三列) ③南北走向的山脉:(一列)④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二列) ⑤弧形山脉:⑥(2)我国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图中A——D)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图中Ⅰ——Ⅳ)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图中a——c)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最大的丘陵)(3)四大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黄土高原的特征是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是地面平坦;青藏高原的特征是冰川广布,雪峰连绵,有“世界屋脊”之称;云贵高原的特征是地面崎岖、岩熔地貌广布2.3河流和湖泊1、读我国水系图,熟悉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塔里木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位置;熟悉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的位置、湖泊性质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大致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相一致)及位置2、读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各题FGHKE②③④⑧⑦⑥abcdeABCDIII⑤(1)干流流经的11个省区:青海→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2)干流沿岸的省会城市: F 、G 、H 、K 3)流经地形区: 高原→ 山脉→ 盆地→ 平原。

4)接纳的主要支流:② 、④ 、⑤ (最大支流)、⑥ 、⑦ 、⑧ 流域内的五大淡水湖:a 、b 5)发源地:A ,注入海洋B ,长度: 千米,第一 河、第一 河6) 上、中游分界点:C ,中、下游分界点:D 7)、水能:长江的水能蕴藏量居我国第 位,水能主要集中在 河段位于阶梯与阶梯分界处,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8)水电站:I (已建成的最大水电站 II是 ,(正在建设中的世界最大水电站上述两个水电站都位于湖北省 (城市)以上的长江 游9)、简答: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水能最丰富的河流被誉为“黄金水道”,为我国第一大河)(10)、简答:综合治理长江的主要措施有哪些?①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②采取工程措施,如加固江防大堤,兴修分洪、蓄洪工程,修建水库及大型水电站,并重点治理了荆江河段,实现综合治理;③采取生物措施,在长江上游植树造林,使土不下坡,清水长流,从而实现水土保持C①②③④⑤BADEFaecdb3、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各题1)干流流经的9个省区: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山西→河南→山东2)干流沿岸的重要城市:E、 ,F 3)流经地形区: 高原→ 高原→ 高原→ 平原4)接纳的主要支流:① (最大支流)、② 、③ (兰州)4)发源地:A ,注入海洋B ,第二 河5)上、中游分界点:C ,中、下游分界点:D 6)重要农业区:(“塞上江南”)④宁夏境内的 、⑤内蒙古境内的 7)水能:黄河的水能主要集中在 、 河段。

8)水电站:a (黄河上已经建成的最大水电站)b (黄河上正在建设中的最大水电站)d 9)、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如何形成的?答:①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由于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