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4174332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付晶晶摘要: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实际上从1976年至今,已经历了多次改革与创新,可以说,在19661976年之后,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新时代下,对于大学语文的教学有了更高的时代要求,语言的方式及运用也有了全新的变化。此外,新时期下,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的主体地位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现在正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已迫在眉捷。关键词:大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改革:G423.3文献标志码:A:10017836(2018)04005

2、903一、研究背景、意义及思路1研究背景在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由于曾深受“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以及在当时环境下对读书目的的认识偏差,导致当时的很多大学生在写作、文学鉴赏方面的能力比较差。而到了改革开放时期,由于受商品经济浪潮的影响,高校的学科设置偏向于理工科之类的实用学科,对于文科类专业的设置并不是很多,而且学校的科研、研究资源,甚至招生的资源都偏向了理工科1。因此,这一时期的大学语文教材及教学改革基本上处于散兵游勇的阶段,并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更谈不上创新与发展。2研究意义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亟待改革与创新,内容的编排方面也应更适应新时代的发

3、展需求。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五个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的对比研究,得出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排要义,并且从创新的角度全面解读大学语文教材及教学改革的意义所在及方法。3研究思路及创新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一步是从大的范围探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及意义,而后将五个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进行对比,最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于该论题的见解与看法,并得出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新时代背景,移动互联网的用语习惯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二、各版本大学语文教材对比1毛信德版本毛信德版本的新编大学语文注重文学素养、兴趣爱好与实用的结合,共分为两卷,一是文学卷,另一卷是写作卷2。整套教材共80万字,可以说毛信德版本

4、的新编大学语文兼顾了文学素养与文学实用性,但是从某一方面来说,毛信德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有笼统概括之嫌,对某一主题,比如文学史并没有做比较深入的探讨,而且在文选的选择上也偏好于白话文或现代文,对于古典文涉及不多,在进行写作方面的探讨时,毛信德版本的语文教材偏向于文学技巧,对于写作的实用性及文学情怀的探讨着墨不多。总体来说,毛信德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具有一定的综合性。2吴廷玉版本吴廷玉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是2006年9月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语文3,该版本教材最大的特点是文体衔接好,易学易懂。在吴廷玉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对于选文内容的编排以文体为主,全本选文分为六大类,分别是抒情篇、状物篇、

5、叙事篇、论理篇、说明篇和应用文体篇,在每篇的前言部分设置了导读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篇目下的内容,这种编排方式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一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并掌握相关文体的赏析及文体的写作方式,但也只是流于表面的特点与研究,并无深入的剖析。3徐中玉、齐森华等版本由徐中玉、齐森华等共同编辑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4。该套教材的最大特点可概括为两个字“改革”,徐中玉对于大学语文教学的最大看法在于他认为我国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改革,而且徐中玉还提出了大学语文教育的基础应从中学开始。并且徐中玉还提出大学语文要教授给学生的是一种人文情怀,一种文人的情怀,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素养。因

6、此,在教材的编排上徐中玉也不拘一格,不以常用的文体分类的方式编排教材,而是以文学主题词的方式对教材进行编辑。但这些文学主题词概括起来都是立足于民为本、心怀天下、和而不同等十六个主题思想的。这一版本的教材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阅读情怀,而且这一版本的教材最突出的一点在于思想和内容的深入性。4陈洪版本陈洪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打破了以往以“纯文学赏析”为中心思想的教材编撰,而是将大学语文真正与教书育人,尤其是与育人这一点相结合,更是一大创新,而且该版本的教材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并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精神滋养的世界,通过美好的精神滋养为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

7、并且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深入地引导学生思考生存与存在的意义这类高大上的哲学类问题5。陈洪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最大的突破在于这版教材跳出了大学语文教材割舍不掉的家国情怀,而是从人类生存这个大的命题出发,引导学生关注更广阔的世界,这版教材具有普适性的特点,并且跳出了传统语文含义的框框,将学生引入了哲学思考的范畴。可以说,陈洪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具有时代性与创新性,是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史上非常具有意义的一大改革版本。5魏饴版本魏饴版本的语文教材以观赏性为主,对于文选的选择偏向于近现代文学,对于古典文学涉猎不多,且魏饴版本的语文教材并不注重对于写作的培养。魏饴认为,语文的实用性在于能阅读。因此,魏饴版本的大

8、学语文教材以阅读观赏为主,并且魏饴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对于应用文体的写作着墨不多。总的来说,魏饴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注重文学素养及情怀的培养,并不注重对于实用技能的培养。三、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改革1人文情怀的改革凡文学作品,都不直接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服务,而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描绘景物、抒发情感,对读者发挥潜移默化的感染、教育作用,好的作品会给人美的感受,也会给人好的引导,大学语文的教材与教学的改革都应围绕着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来进行,而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应在于更好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6。古人云,观千剑而识器,积学以储宝。这里的器和宝除了指知识本身外,更意指人文情怀的培养。情感是人们对

9、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凡是对事物采取肯定态度的,就引起肯定性的情感,如喜悦、爱、得意、振奋、热忱、崇高、自豪等;凡是对事物采取否定态度的,就引起否定性的情感,如颓废、痛苦、忧愁、憎恨、绝望、灰心、嫉妒、自卑、羞耻等,情感是由于主体需要和外界事物影響引起的。现在新闻、微博、朋友圈经常会出现一些负面消息,比如情绪失控打人事件、丽江游客被毁容事件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近日,更有大学毕业生殴打生母一事。在这些事情发生过后,人们总喜欢以道德丧失、年轻人缺乏道德教养来做总结。其实不然,归根结底,是现代社会普遍缺失的一种人文情怀,没了人文情怀的人不知情感之归属,无处安放自身的负面情绪,也找不到正确的发泄出口,从而

10、导致各种失控行为的发生,而导致这一系列情感共情能力缺失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心底人文情怀的缺失。因此,大学语文的教材与教学的改革应加强对人文情怀相关培养的重视。而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社会上生活学习时,有其固有的独特属性,其情感的独特、明晰、真诚、丰富、细腻以及与情感相联系的感觉,有其独特作用。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应努力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与应用,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对情感的认识,加强学生意志锻炼和艺术赏析的能力,滋养情感,并克服不健康的消极情感,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健康情感,能够以情动人的人,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在人的一生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文情怀可以为人的内心建立一个健

11、康的完整的人格体系,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负面情绪发泄渠道。可以这样说,人文情怀的建立,尤其是年轻人人文情怀的建立,不仅有助于一个人的一生职业发展与身体健康,而且更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大学语文的教材与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应立足于社会责任感,加强对人文情怀的培养。2实用性改革鉴于大学语文不再是文学专业的专利,而是成为了很多高校的必修基础课之一。因此,在大学语文教材的改革中,应着重加强应用文体的写作教学。所谓应用文,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办理公务、处理私事时所使用的一种实用性文章,所以与人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作为一种文体,它在过去,并不像文学作品、理论文章、新闻体裁那样被重视。20世纪70年代

12、以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并不开设应用文写作课,从事应用文研究的人更是寥寥无几。直到80年代,应用文才逐渐在社会上受到重视,成为一些高等院校,尤其是干部院校写作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说应用文在我国社会上受到普遍重视是近十几年的事情,但它的产生却历史久远。据记载,我国的应用文产生于奴隶社会的殷商时期,当时人们把占卜吉凶的结果、祭祀祖先的活动经过,用符号刻记在龟甲兽骨上,这种甲骨卜辞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应用文7。经过漫长的奴隶制时代,到了封建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以及统治阶级国家机器的强化,应用文的种类亦越来越多,如唐宋两代,由于经济的发展,国务的繁忙,统治者格外重视应用文,把它列为科举考试的题目,对公文体

13、式亦作出了种种规定,增加了许多新的应用文种类,明清时代,出于强化皇族统治权的需要,注重公文格式的规范化,对应用文格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应用文与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相比,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文体的实用性、体式的规定性、行文的目的性、使用的时间性8。而应用文体发展到现代,已有了更多的文体格式,但遗憾的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对于应用文体的掌握却并不尽如人意。至少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大学毕业生在实用型的语文知识方面素质良莠不齐,更有甚者,其实用型语文知识的水平还停留在小学阶段。有的专家学者说实用型语文的教学应在小学、中学阶段完成,实际上,在我国现行的教育

14、体制中,在以高考分数论英雄的现实背景下,在高考语文出题以议论文、记叙文为主的框架下,学校从教师到学生对应用文体的写作都不那么重视,甚至可以用“忽略”二字来形容。因此,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应该着重加强对实用型语文的教学与研究,在大学新生语文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对实用型的语文教学教材的选择与教学模式的运用提出更高的要求。3古典文学素养中国古典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大的一颗瑰宝,为了文化的传承,为了中国精神的发扬光大,在中国大学生中培养古典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改革中应着力加强对学生古典文学素养的培养,古典文学素养是文学素养的基础。古典文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寻根的过

15、程,也是寻找自我的过程。寻找自我对于当代大学生普世价值观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从育人的角度来说,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不应忽视对大学生古典文学素养的培养。在古典文学素养培养的有关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中,可将理论学习与应用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感受中国古典文化,比如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中国传统节日风俗仪式、探访古迹、写作观后感等一系列活动,以加强学生对古典文化魅力的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古典文学的认识,并且去芜存精,对于好的文学思想与认识,应继承与发展,对于不良的文学思想与认识,应坚决摒弃。另外,古典文学素养课难免枯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这类课程的兴趣,在古典文学素养的有关教

16、学过程中,可采用与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必要时可借鉴古代春游、踏青等一系列的节日传统,寓教于學,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学习古典文学,加深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对大学语文教材古典文学文选的选择应注意其深度,由于我国各地中学阶段的教育水平不一。因此,新进校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尤其是古典文学欣赏水平是有差别的。在这种差别之下,应注意对古典文学文选的选择,太深了学生不一定理解,太浅了流于形式,对于学生而言没有任何挑战难度,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四、结论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主体是大学语文教师与学习大学语文的学生,这两大主体一个传播知识,一个接受知识,在传与接的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流失,都会对教与学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在这里,尤其是我国,学生的学习方式日异月新,如今的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