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形混合环(共22页)

文库****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6MB
约22页
文档ID:213089346
环形混合环(共22页)_第1页
1/22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微波/毫米波电路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微带环形器的设计学号:姓名:专业: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指导老师:李兆龙时间:2015年4月3日目 录一、 引言 1.1 ADS概述 1.2 环行器概述 二、 环行器相关原理 2.1 环行器的S参数 2.2 环行器的设计指标 三、 环行器的设计与仿真 3.1 创建项目 3.2 利用ADS设计原理图 3.2.1 搭建电路 3.2.2 设置微带线参数控件3.2.3 参数的计算及设置 3.3 原理图仿真 3.4 版图仿真3.4.1 生成版图 3.4.2 版图仿真 四、心得体会五、参考文献摘要射频环行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器件,广泛应用于通信以及雷达系统中的收发组件上上世纪中叶,微波技术中的一大突破是铁氧体的发现铁氧体乃是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一类陶瓷性磁性材料,利用这种材料在直流磁场和微波场共同作用下呈现出的旋磁效应制成的微波铁氧体器件如环行器、隔离器等,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解决了雷达设备的级间隔离、阻抗以及天线共用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极大地提高了雷达系统的战术性能,成为其中的关键件和致命件。

传统的环行器通常利用铁氧体材料的特性构成,因而需要外加磁场才能工作,而铁氧体器件的体积和重量通常都比较大,且不利于集成,给使用带来不便而微带环行器具有小型化、轻量化、性能高、可靠性好、易与微波系统集成、不需要外加磁场、易与MMIC技术兼容的特点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使用ADS软件设计微带环形器,设计的环行器为四端口微带环行器重点是环形器的设计、仿真环行器的S参数、优化S参数使之满足要求该器件中心频率选择射频段的24.125GHz,带宽为6%在通带范围内,设计出满足S参数要求的环行器,再进一步通过仿真和修改来优化指标关键词:微带环行器、ADS仿真、S参数、优化一、 引言1.1 ADS概述ADS迅速成为工业设计领域EDA软件的佼佼者,因其强大的功能、丰富的模板支持和高效准确的仿真能力(尤其在射频微波领域),而得到了广大IC设计工作者的支持它支持系统和射频设计师开发所有类型的射频设计,从简单到最复杂,从射频∕ 微波模块到用于通信、航空航天、国防的MMICADS软件支持所有类型射频电路设计,包括时域电路设计、频域电路设计、电路布局图设计和通信系统设计,同时提供各种电流的时域仿真分析、频域仿真分析和电磁仿真分析,并可与其他EDA软件进行连接。

ADS的仿真功能十分强大,可以提供直流仿真、交流仿真、S参数仿真、谐波平衡仿真、增益压缩仿真、电路包络仿真、瞬态仿真、预算仿真和电磁仿真等,这些仿真可以进行线性和非线性仿真,电路和系统仿真,频域、时域和电磁仿真1.2 环形器概述 环形器是一种使电磁波单向环形传输的器件,在近代雷达和微波多路通信系统中都要用单方向环行特性的器件,反方向是隔离的环形器的原理依然是磁场偏置铁氧体材料各向异性特性微波结构有微带式、波导式、带状线和同轴式,其中以微带三端环形器用的最多,用铁氧体材料作介质,上置导带结构,加恒定磁场,就具有环行特性如果改变偏置磁场的方向,环行方向就会改变环行器最基本的应用就是提供隔离度当被用做隔离器时,环行器的一个端口接上匹配负载,成为一个二端口器件所有的微波发射源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负载阻抗变化而发生频率漂移,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发射源和负载之间加一个衰减器,但是衰减器的损耗会比较大使用隔离器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可以提供大20dB的隔离度,同时它的正向损耗小于0.5dB主要有发射机与负载级间隔离(去耦合)、功放间隔离、天线与发射机或接收机间隔离等当然在移动通信中环形器也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无线通信都要采用微波作为传输手段,因此微波铁氧体环行器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器件。

环行器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是在基站系统中主要作收、发信机的天线共用装置(双工器或多工器),在发射和接收系统中作为功率放大器二、环行器相关原理环行器是4端口网络,可以由微带线制成,环行器的结构如图2-1所示,环的全部长度为3/2,4个分支并联在环上,将环分成4段,各段的长度如下图所示 2.1 环行器的S参数环行器具有两个端口相互隔离,另外两个端口平分输入功率的特性,因此可以看做是一个3dB的定向耦合器①当环行器的1端口输入信号时,2、3、4端口的输出如下: 到达2端口的两路信号等幅同相,2端口有输出,相位滞后90 到达3端口的两路信号等幅同相,3端口有输出,相位滞后90 到达4端口的两路信号等幅反相,4端口无输出其中2端口和3端口输出振幅相同,因此有如下关系式:S21= (-j) S31=(-j) S41=0 ②当环行器的2端口输入信号时,1,3,4端口的输出如下: 到达1端口的两路信号等幅同相,1端口有输出,相位滞后90 到达4端口的两路信号等幅同相,4端口有输出,相位滞后270 到达3端口的两路信号等幅反相,3端口无输出其中1端口和4端口输出振幅相同,因此有如下关系式:S12=(-j) S32=0 S42=(j) ③当环行器的3端口输入信号时,1,2,4端口的输出如下: 到达1端口的两路信号等幅同相,1端口有输出,相位滞后90。

到达2端口的两路信号等幅反相,2端口无输出 到达4端口的两路信号等幅同相,4端口有输出,相位滞后90.其中1端口和4端口输出振幅相同,因此有如下关系式:S13=(-j) S23=0 S43=(-j) ④当环行器的4端口输入信号时,1,2,4端口的输出如下: 到达1端口的两路信号等幅反相,1端口无输出 到达2端口的两路信号等幅反相,2端口有输出,相位滞后270 到达3端口的两路信号等幅同相,3端口有输出,相位滞后90其中2端口和3端口输出振幅相同,因此有如下关系式:S14=0 S24=(j) S34=(-j) 在理想情况下,中心频率上它的4端口是完全匹配的由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环行器的散射矩阵如下:[S]= 由环行器的散射矩阵可以知道,理想环行器为3dB定向耦合器2.2 环行器的设计指标①中心频率f0=24.125GHz;②20dB return loss bandwidth >6%;③20dB isolation bandwidth为 >6%;④Amplitude imbalance <1dB,Insertion loss <1dB微带线介质基片的厚度为20mil。

微带线使用的介质基片为RT6002各个端口传输线的特性阻抗采用50 三、环行器的设计与仿真3.1.创建项目 创建一个环行器项目,具体步骤如下:①启动ADS软件②选择主视窗【File】菜单>【New Project】,弹出【New Project】对话框,在【New Project】对话框中输入项目名称和这个项目默认的长度单位,默认的长度单位为mill③【New Project】对话框如下图所示,单击【New Project】对话框中的【OK】按钮,完成创建环行器项目,同时一个未命名的原理图(untitled1)自动打开,然后再将其另存为并取个名字3.2 利用ADS设计原理图3.2.1 原理图搭建①在原理图的元件面板上,选择微带线【TLines-Microstrip】,元件面板上出现与微带线对应的元件图标,在微带线元件面板上选择MTEE,4次插入原理图的画图区,MTEE是微带线的T形结,可以将电路由一路分为两路,我们可以设置其宽度W1、W2、W3如下图示:②在微带线元件面板上,选择Mcurve元件三次插入原理图的画图区Mcurve如下图示:Mcurve是一段弧形的微带线,可以设置这段微带线的宽度W、半径Radius和所张开的角度Angle。

用导线将4个MTEE和三个Mcurve连接起来,这构成环行器的半个环,如下图示:③在微带线元件面板上选择MLIN和Mcurve,放入原理图的画图区,MLIN使用2次,Mcurve使用3次用导线将2个MLIN和3个Mcurve连接起来,这构成环行器的另半个环,如下图示: 所以最后搭建的原理图如下:3.2.2设置微带线参数控件使用罗杰斯公司的RT/duriod 6002作为微带线的介质材料,查阅到RT/duriod 6002的参数如下:并设置介质参数如下:3.2.3 参数的计算及设置为了求得环形器各支路的尺寸,利用ADS中的LineCalc功能:将所用介质的参数导入LineCalc中,并设置电参数:特性阻抗Z0为50,电长度为d=90deg和结构参数:中心频率f0为24.125GHz由上图可得:与50特性阻抗匹配的微带线的W=1.mm,L=1.mm,所以W3=W=1.mm;同样对于特性阻抗为Z0,电长度d=540的环形微带线W=0.mm,L=12.,所以Mcurve的Radius=0.6647mm,W=W1=W2=0.mm要注意各个器件之间宽度和长度的匹配,如上述的原理图中所示将通过ADS的LineCalc得到的各微带线的尺寸导入原理图中,并在四个端口处接入Term和Ground。

再插入S参数仿真元件S-PARAMETERS,设置扫描频率如下图:最后的原理图如下示:3.3 原理图仿真点击仿真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绘制S(1,1),S(1,2),S(1,3),S(1,4)曲线, 矩形图的横坐标为频率,矩形图的纵轴为S(1,1)、S(1,2)、S(1,3)、S(1,4),单位用dB表示结果如下图示:从上图看出,仿真结果不是特别好,尤其是S(1,1)的中心频率与要求的24.125GHz相差较大,所以我考虑设当调整矩形微带线的W、L或者环形微带线的W、R但是经过手动的调整,我始终无法看到让我满意的曲线,所以我查阅资料,发现并使用了ADS中的GOAL和OPTIM,如下图示:经由ADS强大的优化功能和不断的调整,我最终看到了比较满意的S参数曲线,结果如下示:由以上四幅图可知:中心频率f0=24.00GHz20dB return loss bandwidth=%=30.83%>6%20dB isolation bandwidth=%=30.83%>6%Amplitudeimbalance<1dB

因此此次仿真参数均符合要求指标3.4 版图仿真3.4.1 生成版图①在原理图视窗上,去掉4个端口的Term和Ground,不让其在生成的版图中出现,去掉的方法是单击原理图工具栏中的【Deactive and Short or Active Component】按钮,然后单击4个端口的Term和Ground,若Term和Ground打了红叉,表示已经被关掉,如下图所示:②选择原理图上的【Layout】菜单中的【Generate/Update Layout】,弹出【Generate/Update Layout】设置窗口,单击窗口上的【OK】按钮,默认它的设置这时又会弹出【Status of Layout Ge。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