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2010年我国高等院校校名变动探析_1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81327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81~2010年我国高等院校校名变动探析_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981~2010年我国高等院校校名变动探析_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981~2010年我国高等院校校名变动探析_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981~2010年我国高等院校校名变动探析_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981~2010年我国高等院校校名变动探析_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81~2010年我国高等院校校名变动探析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81~2010年我国高等院校校名变动探析_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9812010年我国高等院校校名变动探析 (二)高校自身的诉求高校自身主要出于以下原因追求校名的变动。其一,随着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的提高,通过更改校名,彰显办学实力,以求“名至实归”。随着办学水平、办学层次的提高,一些“学院”希望通过更名为“大学”以求“名实相符”。如早在1982年天津师范学院升格为天津师范大学。在这次院校更名庆祝大会上,时任校长李继之认为“大学比学院的内涵要广泛一些,其系科设置既然较为广泛,那么培养人才的方面自然也就比较宽广一些”,而天津师范学院自从1958年建校以来,经过24年的苦心经营,已摆脱当初“底子薄、条件差”的状况,“学校的面貌已非24年前建校时的情况所能比拟,

2、我校的内涵外延,用师范大学的标准和要求衡量”,“基本上具备了条件”,而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是“适宜的,也是名正言顺的”。他认为更名后可以为天津培养出四化建设所需要的更多专门人才和干部61-6。由此可见,由天津师范学院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以往办学成绩的肯定,彰显办学实力,通过更名为大学,从而实现对学校办学定位的更高诉求。其二,提升学校社会形象,开拓发展空间,获取更多办学资源,是诸多院校更名的重要动力。为提升学校社会形象,1981年至2010年,30年来我国高校校名越来越多以“大学”呈现。据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统计,1981年国内总计有704所高校,其中校名以“大学”称谓的仅

3、有83所,其总数仅占当年所有高校总数量的12%;而到了2010年,全国共有789所本科高校,其中以“大学”为校名的,计有351所,其数量占这一年高校总数量的44%。这就意味着至2010年近一半的学校以“大学”称之21103-111031。为什么高校对校名为“大学”更感兴趣呢?这是因为按照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的规定,“大学和学院名称具有等级、办学实力差别”,大学较学院,往往被认为更有实力,“这无疑为学院改名为大学提供了内在的动力”722。因此,从展示社会形象而言,“大学”要比“学院”略胜一筹。如近年来,广州医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药学院等广东省3所院校,不断地向其主管部门申请更名为“大学

4、”。这些院校负责人认为“在国外,学院和大学水平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在中国,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大学从硬件到软件的条件比学院要好一点”。如更名为大学后,由于校名“比较好听”,会更快地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为学校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8。为开拓更大发展空间,30年来,一些诸如带农业、钢铁、地质等字样的校名,由于其有强烈的计划经济时代烙印,随着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逐渐更名为显得更有包容性、更“热门”的带有工业、科技、理工等字样的校名。如,曾经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的“钢铁类”院校,由于校名太“冷”、太“窄”,不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遂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不断更名。马鞍山钢铁

5、学院1985年校名率先发生变动,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2000年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1988年著名的北京钢铁学院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至2010年,国内再也看不到一所以“钢铁”命名的院校。这类院校校名“更新换代”只不过是我国行业类院校校名变动的一个缩影。实际上,这些院校乐于去掉象征其身份的行业性校名,是由于校名变动后能给学校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国家钢铁工业的最高学府北京钢铁学院为例,自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由于校名去掉“钢铁”,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据悉,1989年至2009年20年时间,“和北京科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的国际名校超过30所,而此前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建成友好关系的

6、学校只有十几所”,同时“在各高校最看重的招生中,北京科技大学表现抢眼,从2000年开始,北京科技大学在各省的高考招生分数线基本以超过重点30分以上的高分招到了各省的尖子生”9。相反,由于一些行业性院校未能及时更名,已影响其发展。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时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谈到由于该校是农业性校名,存在着“招生难、就业难和人才引进难”等问题,他公开提起,校名中“农业”二字是否有保留必要。为获取更多办学资源,国内高校热衷于由“学院”升格为“大学”。由于“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还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学校的资质认定、办学规模、招生指标、教育收费、学位授予资格、职衔评定标准、教育拨款”,

7、“概由政府主管部门掌握、决定和分配”10,“在我国高校级别越高,在招生机制、政府行政拨款等方面就会获得更多资源”11。2007年武汉工业学院负责人刘丰林认为,由于自己学校是“学院”,导致本校教授以本校名义“申请科研项目有时会遇到难题,而联合其他大学级别的高校申报时就立马得到批准,其实项目是我们自己做,别人只是挂名”12。见微知著,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院更名为大学了。另外,我国一些行业性院校因校名太“窄”,也常碰到类似问题。如,我国农业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专业设置早已突破单一性,但由于是农业校名,“非农学科在申报科研课题时,一些部门由于缺乏对农业院校的了解而持怀疑态度乃至投票否决,

8、从而大大降低了农业院校公平竞争科研课题的机会”。2002年山东农业大学负责人盖国强甚至认为,学校去掉“农业帽子比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更为重要”1350-51。由此,也就不难理解这些行业性院校,因校名太“窄”、太“冷”而纷纷“脱帽”的内在诉求了。三、校名变动影响如上文所述,30年来一些院校通过更名,彰显了办学实力,提升了学校社会形象、开拓了发展空间、获取了更多办学资源;同时,这期间一些院校在各级行政力量主导下,经过升格、合并、调整,校名或消失,或更名,这对推动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如,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成绩取得跨越式发展,常熟理工学院、合肥学院、临

9、沂大学、安康学院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院校以“专升本”为契机,大力推动专业、学科、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很快走出了一条科研实力、服务能力、人才培养快速提升之路14350-374;还有一些以往有着较强办学基础的院校,经过调整、合并,其发展势头更是强劲。1992年国内最早合并组建的扬州大学,很快“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办学效益大大提高”15。1993年南昌大学组建后,“经过7年的努力奋斗,教学上质量、科研上水平、办学上效益,已逐步形成了多学科交叉渗透、学研产紧密结合的新型综合大学,办学规模产生了1+12的效果,并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16。至1998年,其“纵向科研经费是并校前的3倍,横向科研经费是

10、并校前的20倍”17。1998年新浙江大学诞生,经过两年的“实质性融合”,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学生培养、科研工作、学科建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开始显示出强劲的综合优势”,其中1999年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获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均名列全国高校第一”18,等等。毋庸置疑,30年来,高校校名变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1.校名同质化易导致学校品牌流失。经过30年国内高校校名变动的结果来看,目前国内高校校名同质化明显。一些以往带石油、纺织、地质、矿冶等行业性院校纷纷更名为带理工、科技、工程/工业/32等字样的大学。根据2010年8月30日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名单2,经笔者统计,以理工、科技、

11、工程/工业/工字样的大学总数达152所,而这一年本科院校总数为789所,占当年高校总数的19%,这就意味着国内近两成的院校偏爱这样“热门”校名。其中江苏13所院校,河南、湖北、湖南、陕西四省均有10所高校以这样的校名称之,分别占所在省份高校总数的29%、29%、29%、26%。其中湖南一省带“科技”字样的校名就多达4所院校,分别是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而去掉昔日某些富有专业特长的“冷门”校名,往往会导致一些学校品牌的流失。这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对其认知,在一定时期内会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以公路、地质和建工专业见长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未更名前高

12、考“录取分数线都在重点线上70分左右。2000年与其他几所院校合并改叫长安大学,由于新校名不为公众所了解,导致改名10年后录取分数仍然没有恢复改名前的水准”19。2.校名相似化困扰公众。一些院校更名后,校名相似化十分严重,如近年来更名后出现的南华大学、北华大学、西华大学、东华大学,颇似孪生兄弟;还有华东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等类似校名,由于公众对其无法准确辨识,往往会发生张冠李戴的现象。如著名的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于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在目前国内工程、工业类校名扎堆的情况下,由于新校名“既没有标识力,也不能反映学校三海一

13、核”(即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的办学特色,不利于学校知名度的提高”,甚至发生过“国家有关部门出版的2002年高考报考指南,曾将该校列为建筑类院校”。同时由于“哈尔滨工程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仅一字之差,两校校名混淆的现象经常发生,“一些考生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分不清两所学校,以致造成报考后的一些纠纷.”23。3.校名更改频繁化冲击公众心理。校名是一所大学的符号,是其办学宗旨、理念的直接体现,承载着公众的记忆与认知,一般情况下,不应轻易更名。然而30年来一些高校在短短几年时间,频繁更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社会公众心理的一个巨大冲击。如1999年原浙江丝绸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

14、,2005年再次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从“表面看名字是更响亮了,可事实上,浙江丝绸工学院,在专业圈老一辈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至今在中国纺织服装界人们依旧留恋地说浙丝院模式21;1994年原四川大学与成都科技大学合并更名为四川联合大学,但由于校名“不够规范和科学,社会认同感较差,给学校工作和长远发展带来一定影响”,遂1998年再次更名为四川大学22。百年川大,一时因校名频繁更换,被称之高校改名“最能折腾型”23,等等。总之,在政府政策驱动、办学资源分配导向和学校寻求社会认同的相互作用下,19812010年国内高校校名变动之大、涉及院校之多,前所未有。这一方面反映了在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之势

15、,一些院校也因更名而获得新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处于稚嫩期,成熟理性、准确定位、特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当然,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实际上,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国际高等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一些国家高校也出现大规模更名的现象。以美国为例,自1990年以来,短短20余年,大约120多所公立、私立学院更名为大学。学院更名为大学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24。这说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更名并非中国的独有现象。毋庸讳言,这种短期内高校“集体”更名行为,在一定时期内也给我国高等教育乃至社会公众带来诸多消极影响。因此校名是否变动,自然不应一概而论,应根据相关高校自身情况、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慎重进行、个别对待、从严掌握,在较长时期内宜应保持校名的相对稳定性。参考文献:1 利力平,宋予佳.中国大学校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06).2 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名单、新批准的学校名单(截至2010年8月30日) 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3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