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专业建设水平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42613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内部专业建设水平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校内部专业建设水平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校内部专业建设水平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校内部专业建设水平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校内部专业建设水平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内部专业建设水平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内部专业建设水平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校内部专业建设水平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是学校办学的基础。建立专业建设水平评估制度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专业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一个高校内部专业建设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及其实施方案。关键词:高校,专业建设,指标体系,实施案例一、高校专业评估的内涵与作用建立专业评估制度、开展专业评估是世界各国加强高等教育专业建设的通行做法。关于“专业评估”的解释,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表述。本文所指的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是指由高校自行组织、按照学校制定的专业建设标准,对所设专业进行全面评价的过程。建立专业建设水平评估制度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

2、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专业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它对高校的专业建设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鉴定作用,通过评估,衡量学校的各专业建设处在什么水平;二是梳理作用,通过评估,梳理专业改革建设思路,回顾发展历史,发掘特色;三是诊断作用,通过评估,找出各专业建设的存在问题,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四是促进作用,通过整改建设,最终促进专业建设上水平、上质量、上台阶;五是决策参考作用,评估结果可以作为学校对各专业建设投入的依据,也可以为学校进行专业调整提供参考价值。二、制定高校内部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方案的基本原则制定高校内部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方案,必须遵循以下五条基本原则:第一,导向性原则。高校内部专业建

3、设水平评估方案对被评单位、被评对象来说,犹如一根指挥棒,是其行动的准则和奋斗的目标,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这一原则要求评估方案既要能充分体现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又要能充分体现学校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还要能充分体现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第二,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就是要既切实又可行。具体讲就是要切合学校的实际、切合学院的实际、切合各专业实际,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符合高校教学的规律、符合专业建设的规律。所谓“可行”,就是在实践中要行得通。这需要评估方案的制定者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在调查历史、了解现状、掌握校情的基础上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和作出决策。第三,操作性原则。即评估方

4、案一定要有较强的可考核性、可操作性,要尽可能具体化、细化、量化,而不能只是概念化的、笼统的、原则的、抽象的规定,也不能都是定性的内容。第四,分类指导原则。由于学科、教师与学生等因素的差异以及各专业有其本身不同特点,因此,评估方案的制定必须体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坚持分类指导,可以体现不同的要求和考察侧重点。第五,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就是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随着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做到与时俱进。三、高校内部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前述认识,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科学理解高校专业建设基本内涵和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对高校内部专业建设水

5、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师资队伍、专业水平、教学条件、本科教学、科学研究、教学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特色等八个方面设计了一级指标;遵循导向性、可行性、操作性、分类指导和发展性原则,在调查历史、了解现状、分析内涵的基础上,设计了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整个指标体系共有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26项。表2给出了高校内部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标分值与权重、等级标准。71个观测点中有定量的,也有定性的。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除有特别说明者外,各观测点原则上平均分配其所在二级指标的分值。每一个观

6、测点,只有达到C级后才可以考虑A级。除特殊说明外,评估数据一般以近四年为准。该评估方案及其指标体系,无论在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从宏观方面看,各项指标的A级标准,一般都是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从而对各个专业的建设起着明显的导向与激励作用。从微观方面看,各观测点的具体内容也体现出其导向。例如,为了让各专业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评估方案中将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中“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这一要求列为“实践教学”中一个观测点的内容。同时,该评估方案及

7、其指标体系不仅充分体现出对不同专业的分类指导,也较好地坚持了发展性原则,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例如,在“教学条件”中,对“无实验室的文科专业”、“有实验室的文科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不同要求作了明确和具体的区分。在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方面,该评估方案及其指标体系也作了认真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首先,在指标等级标准的表述上,凡能用数字加以量化的均用数字进行量化。例如:师资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者的比例、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的比例等。其次,对一部分无法用数字量化的指标等级标准,则努力在“内涵说明”中作出便于操作的表述。例如专业评估方案中,“专业带头人”的A级标准为“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增强衡量时的可操作性,在内

8、涵说明中作了这样的界定:“专业带头人必须有省级以上教学研究或学术研究等机构兼职。”如表2所示,指标体系满分为100分。各项二级指标中,A、B、C、D四级的权重分别为1.0、0.8、0.6、0.4。各二级指标得分的计算公式为:J1.0aA0.8bB0.6cC0.4dD,其中A、B、C、D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所对应的分值;a、b、c、d分别表示各观测点所对应的分值。各二级指标得分的总和为课程评估总得分。专业评估结论分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五种,其标准如下:优秀:总分90分,二级指标D0、C2;良好:80分,总分90分,二级指标D1、C5;合格:70分,总分80分;基

9、本合格:60分,总分70分;不合格:总分60分。四、高校内部专业建设水平评估的实施案例笔者所在的扬州大学,从2005年开始,每年组织对全校各专业进行建设水平评估。到目前,已经完成了原有92个本科专业的校内评估,其中59个专业评估结果为优秀、23个专业评估结果为良好、10个专业评估结果为合格。校内专业建设水平评估的基本流程包括:自查自评,由各专业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整理自评材料,提交自评报告;专家组现场考察,学校分学科组织若干专家组对各专业进行现场查看,通过听取自评汇报、查阅自评材料、召开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抽查评阅试卷和毕业设计(论文)、审阅有关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组织听课等途径,对各

10、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评估;专家组合议评价,对照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总体评价,整理书面评估意见并给出评估结果;专家组反馈评估意见,各被评专业根据专家组反馈意见制订整改措施,逐项进行认真整改;确定评估结果,学校有关部门对专家组评估结果进行审核,确定评估结论,并报主管校长批准;总结评估工作,由学校发文向全校公布评估结果;检查各单位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通过建立校内专业建设水平评估制度并持续开展专业评估,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要转变,专业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改革均取得喜人成绩,本科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明显提升。短短几年内,学校新增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

11、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达到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达到14门;29个专业成为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50个专业成为校级品牌特色专业,在同类地方综合性大学中处于领先地位。教学工作水平也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同,在近两年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80%以上的学生将本科教学列为“四年中对学校最满意的工作”,满意率列学校各项工作之首。经过几年的评估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领导重视是关键,高素质的评估专家是保证,抓好整改是根本。参考文献:1 倪小敏:专业评估:社会维度的质量保障,江苏高教2004年第4期。2 庄亚明、张春莲等:高校专业评估刍议,航海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3 范爱华:专业认证与专业评估之辨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第11期。4 罗晓敏、周敬业:浅议高校专业评估机制的优化,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4期。5 童华炜、张朝升:以专业评估促进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建设,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