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教案: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上传人:qq30****018 文档编号:209740088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教案: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教案: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教案: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教案: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教案: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教案: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教案: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唯物史观: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重点把握商贸活动的特点和贸易通道的变迁。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机等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2.时空观念:从时空角度,对比分析中外信贷、货币、商业契机的发展情况;分析世界各地商贸发展的特点。3.历史解释:运用史料分析世界各地商贸发展的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商贸活动的特点和贸易通道的变迁;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概念及作用。难点:古代中国及世界商业的发展。课前准备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课本前言部分

2、进行导入:中国北宋时期的商业十分发达,杭州、苏州、洛阳、成都、广州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北宋都城东京更是全国的商业和交通中心,人口不下百万,店铺林立,货物山积,不但有全国各地的产品,而且还有来自高丽、占城、大食等地的外国货物。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繁荣景象。那么同学们知道古代中国其他朝代的商业情况吗?丝绸之路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知道古代埃及、希腊、罗马以及其他世界古国商贸发展的情况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商业贸易。【新课讲授】【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5页内容学习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 商业贸易的起源(1) 含义:指专门从事

3、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等经济活动的部门,是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师】请同学们结合思维导图学习商业贸易的起源。【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古代中国商业贸易的发展概况,完成下面表格。2. 商业贸易的发展(1) 古代中国商业贸易的发展物品交换的场所:市【师】同学们思考:“城”和“市”的不同之处在哪?提示:城:用作防卫而围起来的墙垣,多为政治中心,是人类文明时代的标注之一。市:城市中特定的交易场所,多为经济中心,在物物交换中诞生。【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古代中国商业贸易情况。发展商朝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西周交易活

4、动日益频繁,但商业仍由官府控制。春秋战国“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秦汉时期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全国范围内的商品流通加强。隋唐到两宋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元明清时期随着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师】同学们观察图片,图片展示的是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的商业贸易图,请同学们通过图片结合表格,分析古代世界商业贸易的发展概况。古罗马集市(2) 古代世界商业贸易的发展古埃及商业的历史十分悠久,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国王经

5、常派商队到国外去从事贸易活动。古希腊各城邦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古罗马在征服地中海周围的地区后,商贸逐渐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拜占庭帝国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阿拉伯商业发展的特点。材料:阿拉伯人在8世纪中叶建成了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沟通东、西方贸易的陆上与海上路线,大部分在阿拉伯人占领的范围之内。阿拉伯人在印度洋上起初是沿海岸航行。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罗盘传到阿拉伯,从此阿拉伯人可以离开海岸在大洋中航行。他们在濒临印度

6、洋各地港口建立据点,成为欧、亚海上贸易的重要中介人。阿拉伯商人联系着东非海岸和印度西海岸,在两边都有商站。他们把中国的丝绸、瓷器,南洋的香料,印度的棉布、象牙、宝石、珍珠等,经波斯湾或红海,辗转运往欧洲。他们在欧亚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上,立下了历史功绩。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特点:贸易范围广泛;航海贸易发达;从沿海岸贸易发展到远洋贸易;贸易货物种类繁多。【师】同学们观察图片学习丝绸之路的由来。3.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1) 丝绸之路沿线贸易汉至唐: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商人们将中国生产的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再把欧洲和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唐宋以后:陆海丝绸之路并举,海上贸易兴盛,商

7、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中国出口的商品除丝绸外,还有瓷器、纸张、茶叶等。官府在东南沿海一带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朝贡贸易的含义和表现。(2) 朝贡贸易内涵: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交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表现:明清时期,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严格的规定。清政府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1757 年,清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十三行”行商代理。【师】请同学

8、们阅读课本37页思考点的内容,思考商业贸易的发展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提示:(1)社会生产方面:商业贸易是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它的兴盛有利于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推动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从而激活社会经济的发展。(2)社会生活方面:商业贸易使社会上的产品种类增多,人们的生活也更加丰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师】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便利了交换,扩展了商业的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8页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2、 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师】多媒体展示阿拉伯帝国金币图片,结合教材学习货币的内容。1. 货币(1

9、) 含义:货币是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是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契约。(2) 生产过程: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货币的产生(3) 表现:早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作物作为货币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公元前8-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了金属铸币。(4) 意义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使用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并成为财富的象征。货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信贷吗?在古代世界和中国不同地区都出现了信贷,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学习信贷在古代世界各地区和中国的发展概况。2. 信贷(

10、1) 含义:是体现一定经济关系的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特殊形式,是债权人贷出货币,债务人按期偿还并支付一定利息的信用活动。(2)特点:偿还性;增殖性;流通性。(3)原则:以流动性为基础;以安全性为条件;以收益性为目标。(4)古代世界各地区信贷的发展公元前22-前21世纪:两河流域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不同形式的借贷有不同的利息规定,甚至还包括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公元前16-前11世纪:古埃及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借贷行为必须有证人,还要履行担保等程序,受到法律保护。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商业迅速发展,货币流通范围不断扩大,专业从事

11、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的货币经营业开始兴起,出现了汇票的雏形。(5) 古代中国信贷的发展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货币信贷出现。唐朝: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当铺取得合法地位,成为独立金融机构。宋代: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明朝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清朝:除传统借贷关系外,资本性借贷也有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庄票【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9页内容,粗恶习商业契约的含义、特点、发展和作用。3.商业契约(1)含义:在经济活动中交易当事人双方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借贷、租赁等事项的文书或条款,有口头商业契约和文书商业契约

12、,契约实际上就是合同。(2)特点:契约关系的双方是平等的;契约关系的主体是自由的主体;契约主体要诚实守信,善意履行契约内容;契约要保障主体双方的公平性。(3)发展公元前3000年左右,契约已广泛使用。凡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央官署达成书面契约,由书记官登记、备案,以证明财产的所有权。公元前26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们已经使用契约。契约除明确规定当事两河流域人双方在所从事活动中的责权、利以外,在末尾必须有双方的盖章,以及几位证人的签名。中国: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契约。汉朝以后,凡是涉及财产关系及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4)作用有利于维护契约

13、关系双方的利益;有利于促进商品交换活动的有序进行;有利于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深化探究】农耕时代的中国工商业者的命运,与封建王朝的政策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提高,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缯”者、“贩盐”者、“屠狗”者、卖“薪樵者”、“开酒家”者以及“以贩马为业”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

14、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黄今言秦汉商品经济研究材料二至两宋时,国家建立了渐趋完善的商税制度,从而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民营商业的存在及其合法性,而商税也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国家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正常运行和两宋王朝赡军养兵的巨额费用。“以朝廷雄富,犹言摘山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或阙军须”。“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唐宋以来,商业镇市的崛起和繁荣所带来的商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官府积极促进镇市的设置。“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摘编自冯芸、吴臣

15、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宋时期政府商业政策调整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1)原因: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2)调整:完善商税制度,承认民营商业的合法性;依据商业的发展状况设立市镇。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农业生产大幅度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工商业繁荣,在国家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课后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商业贸易,主要包括古代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商业贸易概况,还学习了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的内容。这节课我们重点掌握商贸活动的特点和贸易通道的变迁;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概念及作用。板书设计【课后作业】完成同步练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