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06668531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新课改的基本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年新课改的基本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年新课改的基本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年新课改的基本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新课改的基本理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提倡的三大基本理念1. 关注同学进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判, 要表达促进同学进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第一表达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学问、技能等基础性目标, 同时仍要留意同学进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表达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仔细争论课 堂教学策略,激发同学学习热忱,表达同学主体,勉励同学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进展过程中, 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洁的学问传授者,充分发挥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2. 强调老师成长;依据新课程评判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判要沿着促进老师成长的方向进展

2、;其重点不在于鉴定老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老师课堂教学中同学提出的问题,制定老师的个人进展目标,满意老师的个人进展需求;3. 重视以学定教;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表达以同学为主体,以同学进展为本, 就必需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判进行改革, 表达以同学的“学”来评判老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判思想,强调以同学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判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论教”, 主要从同学的心情状态、留意状态、参加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判. .心情状态:同学是否具有深厚的爱好,对学习具有奇怪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爱好, 能否自我调剂和掌握学习心情;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

3、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留意状态:同学是否始终关注争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留意力;同学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老师或同学)的一举一动;同学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参加状态:同学是否全员参加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摸索并积极发言,津津有味地参加争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 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看法,敬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 同学能否主动与他人沟通、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思维状态:同学是否环绕争论的问题积极摸索、积极发言,同学回答疑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

4、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同学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绽开争论;同学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摸索或创意; .生成状态:同学是否把握应学的学问,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同学的学习才能、实践才能和创新才能是否得到增强,是否有满意、 胜利和欢乐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否对将来的学习布满了信心;新课程改革下的新理念、新观点的主要内容1. 新的课程观课程是老师、同学、 教材、 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同学与老师的体会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然即课程;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来,成为课程“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时,这个因素才发挥应有的作用;新的课程观是生成

5、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新课程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儿童是课程的主体; “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畴;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 制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 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懂得、体验、反思、探究和制造为根本;老师和同学不是课程的简洁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2. 新的同学观新课程认为, 同学不是被人塑造和掌握、供人促使和利用的工具, 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特殊存在,同学即目的;每一个同学既是具有特殊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同学第一是人,需要走向生活的人;同学是“文化遗产中的人”;同学是“生活世界的人”“关系中的人”;同学是“时代中的人”;同学是“世界背景中的

6、人”;3. 新的进展观以同学进展为本;“进展”的涵义:全体同学的进展,全面和谐的进展,终身连续的进展,个性特长的进展,活泼主动的进展;“同学为本”的涵义:价值观:一切为了同学;伦理观:高度敬重同学;行为观:全面依靠同学;4. 新的学问观新课程不再把学问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把握和储备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学问技能的不确定性, 认为学问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制造性思维, 并由此建构4精品文档沟通出新的意义;学问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人主观制造的暂定性的说明、假设;学问有多种: 陈述性学问、程序性学问、原理性学问;科学学问与人文学问;书本学问与体会学问;规范学问与本土学问;5. 新的学

7、习观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自主的参加者; 学习不是简洁复制和印入信息,而是主动说明信息, 建构学问的意义; 教学不是产品的传递, 而是创设肯定的条件促进同学主动建构学问的意义; 学习者的学习是其次次制造,自主懂得就是制造;学问是在自己从前体会的 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学问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建构起来的;学问来源于生活情境和实践,具有肯定的感性体会或生活中的“对应物”;学习的结果不仅在于知, 而且在于信, 在于课内学问与生活体会的统一;6. 新的教学观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A、整合教学; B、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C、

8、构建素养训练课堂的教学目标体系(结论和过程统一,认知与情感统一); D、构建布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7. 新的老师观新课程中老师的新角色:A 学习者, B 争论者, C 组织者(学习) D 引导者(学习) , E催化者(同学) , F 促进者(同学) , G 实践者(反思性) , H 开发者(课程)新课程条件下学问传授者角色的变化:A 由重传递向重进展转变;B 由统一规格训练向差异性训练转变; C 由重老师的“教”向重同学的“学”的转变;D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E 由单向信息沟通向综合信息沟通转变;F 由居高临下向公平融洽转变;G 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8. 新的课堂观课堂是对

9、话、沟通、交往、合作、探究、展现的平台;课堂是新熟悉的生长点,新激情的扇动器,同学带着疑问进课堂,带着更多的疑问出课堂;9. 新的“课标”观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并不仅仅是名称的转变,更深层的是训练理念的更替、训练视角的切换; “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同学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详细规定;“课程标准”是关照绝大多数同学,提出的是一些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习阶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而不是最高要求; “课程标准”做出的规定应详细明确;同学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可望不行及的; “课程标准”的规定是有弹性的,其范畴应涉及认知、情感、

10、动作技能三个领域,也隐含着老师不是教科书的消极教授者,而是教学方案积极设计者;10 新的教材观教材是使同学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载体,是老师教与同学学的主要工具;标准是课程的“灵魂”,教材是课程的“肉体”;标准是“罗马”,教材是“道路”(条条道路通 罗马);树立“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 唤起教学活动的“目标”意识,反对“教总比不教好,教多总比教少好,教得越多越好”的体会主义做法;11 新的评判观评判是一个过程, 评判是一个训练的过程, 评判是一个进展的过程,评判是一个共建的过程,评判是一个布满人文关怀的过程,评判是民主、公平和科学的过程;12 新的作业观在作业功能上, 应强调形成性和进展性; 在作业内容上, 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 在作业形式上, 应表达新奇性和多样性; 在作业容量上, 应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 在作业评判上, 应重视过程性和勉励性;13 新的目标观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4 新的方法观新课程提倡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提倡有利于形成这三种学习方法的教学方法;【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出色文章, 期望你的好评和关注, 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