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教材分析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5701583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教材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年而圄形&其俊置关京栽材令折漳州市华侨中学陈恩忠一、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测量、折叠、模型制作与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通过丰富的实例,i:i认识线段、射线、直线、角等简单平而图形,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3.能用符号表示角、线段、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直线。会借助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等工具i出i角、角平分线、线段、平行线、垂线。4. 会进行线段或角的比较,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认识度、分、秒,会进行角的单位换算。5. 经历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了解线段、平行线、垂线的有关性质;丰富学习的 成功体验,积累操作活动经验,发展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能力。6. 初步培养

2、学生的识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二、设计思路教科书呈现的思路是:首先,安排线段与角的度量、表示、比较和基本作法;然后,立足丰 富的情景和有趣的活动,呈现平行与垂直关系;最后,通过七巧板的活动,促进学生对平面图形 及其位置关系的进一步理解。本章以大量现实的背景和游戏为素材,以线、角等简单的平面图形及平行、垂直关系为主要 研究对象,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有关内容。教学内容,应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及已掌握的数学知 识、技能和活动经验出发,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中进行。教学过程应以课本提供的大量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以及从事折叠、画图、模型制作、拼图 制作、拼摆等活动的机会为背景,使学生

3、在这些活动中自觉体会某些平面图形的性质极其位置关 系,通过这些数学活动为主线的设计,使学生掌握与线段、角、平行线、垂线相关的基础知识和 基木技能,同时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和体验,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以及 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观察、分析、概括、抽象等能力。三、课时安排1、线段、射线、直线 1课时2、比较线段的长短 1课时角的度量与表示1课时角的比较1课时1课时1课时有趣的七巧版1课时I门I顾与思考1课时四、具体内容处理教材P135中“议一议”,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与线段、射线、直线等相关紧密的现实背景,尽可能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应鼓励学生充分交流

4、,丰富线段、射线、直线的生活背景;借助图形明确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通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进行教学0P137中问题解决:木题呈现了点、线段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教师应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答案;先引导学生摆出如图的图形8,然后去掉原图的火柴棒可得到1,去掉而%1 得到2,去掉得到3,去掉得到4,去掉得到5,去掉得到6,去掉得到7,去掉得到9,去掉得到0这九个数。1. P139想一想:教学中应首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的方法,然后与同伴交流。此处是学 生首次用圆规作图,教师要加以适当指导。只要求学生能完成作图,不要求说出作法,教师应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5、作图过程;2. P140 “议一议”,按点D的位置进行讨论,不宜作过高的要求,只要学生能够理解“两条线 段进行大小比较时,将两条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根据另一个端点的位置便能确定谁长谁短”即 可;3. P143说一说生活中的角,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角的概念,举出生活中角的实例,再呈现教科 书中的情境,教学时以“图4-9剪刀的开曰”自然地引入角的测量和表示问题,既可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又可体现角的丰富现实背景;4. P148“角的比较”:从【门I顾角的测量方法,以及锐角、钝角、直角的含义。在廿常生活中, 要准确地表示方向,常用角的表示方式,通常是以正北、正南方1何为基准,配以偏东或偏西的角 度来描

6、述物体的方向。除了课本所给的等量关系外,还有蕴含互余、互补的内容,但对互余、 互补的内容不宜作拓广,仅限于渗透。有关内容将在七年级下册学习。5. “有趣的七巧板”:要求学生利用方格纸自己动手制作一副七巧板,以方格纸为背景是为了使 学生能看清楚各点所在的位置。利用所做的七巧板拼图,要求学生不仅能与同伴交流所摆图案的 含义,而且能找出图案中互相平行、垂直的线,以及锐角、直角、钝角等。五、教学建议1. 指导学生从事观察、测量、摆拼、折叠等活动,帮助他们有意识地积累活动经验,获得成功 的体验;教学中,应以学生活动为主,不宜用教师的课堂演示与讲解替代学生的动手操作,主动 探索和探讨交流。2. 要在观察与

7、操作活动中,鼓励学生探索图形的某些性质,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并能清晰地表 达自己的发现。3. 在“有趣的七巧板”的内容中,要有意识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4.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类比能力、画图能 力、推理能力。六、评价建议1、注重对学生观察、操作、探索图形性质等活动进行评价,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参与 程度、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思考与表达的条理性等。2、对知识技能的评价应侧重于现实背景中识别线段、射线、直线、角、平行与垂直等有关概念, 注重对图形性质的理解,对简单的画图、折叠等有关技能的实际操作。3、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与 态度,特别是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可以通过建立成长记录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录自己学习 知识的简要过程和解决问题中的创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