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混凝法处理城北水库微污染水源水实验研究【文献综述】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5529692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混凝法处理城北水库微污染水源水实验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强化混凝法处理城北水库微污染水源水实验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强化混凝法处理城北水库微污染水源水实验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强化混凝法处理城北水库微污染水源水实验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强化混凝法处理城北水库微污染水源水实验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强化混凝法处理城北水库微污染水源水实验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混凝法处理城北水库微污染水源水实验研究【文献综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环境科学强化混凝法处理城北水库微污染水源水实验研究摘要强化混凝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改善混凝剂混合和反应条件,降低胶体颗粒动力学 稳定性或聚集稳定性,提高混凝剂的处理能力,发挥其最大混凝去除效能。在混凝设施水力条 件一定的情况下,混凝剂种类的选定、混凝剂投加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混凝效果及其后续处理,更 是水厂制水成本的宜接影响因素。论文对几种常用铝盐、铁盐混凝剂在不同pH值条件、不同 试剂投加量条件下有机物去除效果进行了烧杯搅拌混凝实验,确定了各种混凝剂强化混凝所 需的最佳操作条件。关键词混凝剂;污染;文献综述Enhanced coagulation method process

2、ing slightly polluted source water reservoir chengbei experimentAbstract Coagulation is through certain technical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oagulant mixing and reaction conditions, reducing the stability of colloidal particles or aggregation of dynamic stability, improve the handling capacity of coag

3、ulant, coagulation maximize their performance 2 . Hydraulic conditions in the coagulation facilities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the selected coagulant type, coagulant dosage directly affects the amount of coagulation and subsequent treatment, water system is the direct impact of water cost factors

4、Key words coagulant; Pollution; Literature Review1.刖舌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的发展。出:界范围内的饮用水源普遍受到了严重 污染,传统的净水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有机物、氛氮等污染物。表水受到的有机 微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技术已成为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 水源水质的普遍污染己成为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水资源保护领域的突出问题。我国城市供水行 业面临水源水质污染、供水水质标准提高的双重压力。混凝技术是bl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既 经济又简单的水处理技术,在给水的净化处理和污水处理中都有着普遍的应用。混凝作用的基

5、本原理是通过|可混浊水中投加各种无机或有机混凝剂,使分散的胶体颗粒与溶解态的混凝剂 之间产生固相与液相之间的化学吸附、电中和脱稳以及粘结架桥的作用,经过脱稳颗粒间的碰 撞结合,形成较大的絮凝体颗粒而迅速沉降,从而达到加速混浊水澄清的目的强化混凝是指在 常规处理工艺流程中的混凝处理时投加过量的混凝剂、新型混凝剂、助凝剂或者是其它的药 剂并控制一定的pH值,通过加强混凝与絮凝作用,从而提高常规处理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最大限度地去除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保证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方法,以有 效提高微污染水的出水水质。常规混凝以除浊为目的,而强化混凝在除浊的同时强调对有机 物和氨氮的去除,以

6、增加有机物和氛氮的去除率来控制最佳絮凝条件2H51o2. 研究背景人们由于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导致了世界性缺水问题口益严重。缺水已成为危及世 界粮食安全、人类健康和日然生态系统的最大问题,根据国际水资源管理学会的研究,预计 到2025年世界总人口的1/4或发展中国家人曰的1/3近14亿人将严重缺水。在国际人口行动 提出的E持续的水(sustaining water)报告中,根据全世界149个国家的水资源资料,联合国提 出的1955, 1990 AM统计资料和2025, 2050人口预测数据,采用瑞典水文学家富克玛克提出 的水压力指标water-stress index对一些国家人均水资源变化

7、趋势作出了评价,富克玛克根据 世界各国人均实际用水资料分析比较后得出的。虽然水的紧缺受到气候、经济发展水平、人 曰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在地区上差别很大,并且与节水和用水效率有关,但是这个闽值有利 于进行国家间及人均供水变化的比较。目前世界银行和许多学者已经接受将人均水资源1000 立方米作为缺水指标,富克玛克提出的1000-1700立方米水紧张指标是对那些人口在继续不断 增长国家的警告。如果人口不稳定下来大多数用水紧张的国家将进入缺水国家的行列,富克 玛克根据以上指标对149个国家人均可用水量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1990年全世界有28 个国家的3.35亿人曰经受用水紧张或短缺,到2025年,

8、根据不同的人口增长率预测将有46-52 个国家的27.8-32.9亿人曰进入缺水国家行列。保护好水资源已经显得非常重要了。3. 历史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西欧及口木等国广泛地开展了饮用水除污染新技术的实 验研究。70年代以来,各种微污染水源水净化的深度处理及预处理方法在许多国家得到研究、 推广和应用,目前己有物理吸附、化学氧化及光化学氧化、生物氧化法等工艺7b,11o4.现阶段研究在这一阶段里,关于强化混凝处理水的研究内容广泛,学术甄围浓厚,也不乏长期、系 统的定位、专项性研究,并取得了非常丰厚的学术成果。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开 发强化混凝是相对常规混凝而言,使用新型高分子

9、无机絮凝剂或者常规混凝剂与高分了絮凝 剂并用,改善强化混凝反应设备、条件等,达到强化混凝,提高出水水质的目的。美国对于强化混凝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较多,并且在城市污水处理中也有报 道。美国洛杉矶市的Hyperion污水处理厂采用一种阴高子高聚物(0.15 mg/L ),与10 mg/L的 FeCb复配处理城市污水,连续运行和BOD5的一级处理去除率稳定在83%和51%左右,同时 对磷和重金属的去除效果也很好,而其基建费和运行费却只有二级处理厂的30%左右。南加 利福尼亚4大污水处理厂通过对传统一级处理的工艺进行改进,投加FeCb:混凝剂和部分助凝 剂,处理效果大幅度提高。改进后的级处理

10、工艺,SS去除率达到了 85%、BOD5的去除率 增加到50%以上。Mete认为,从经济和技术上来讲,强化混凝法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水处技 术,能有效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胶体杂质等,3H,61o5.混凝剂研究的发展趋势我国水处理混凝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 发展,以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为代表的新型混凝剂层出不穷,产销量大幅上升。聚 氯化铝和硫酸铝产能(以固体计)均达到了 10*以上,走进了世界最大产销国的行列, 技术研发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与世界先进工业化平比较还有较大差距。我国 混凝剂虽然不乏高端产品,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混凝剂产品较粗糙,不溶物和重 金属含量偏

11、高,少数企业用副产酸作生产原料,带来了有机有毒污染,加之缺乏 原材料、成品的质检和有效的卫生监控,混凝剂的卫生安全存在较人隐患。我国主要用矿物原料直接生产混凝剂,主要产品为固体,有 效成分溶出率不高,液体产品含水率较高,因此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大18H2,o参考文献1 叶恒朋.广州市河涌磷污染及控制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2006:13.2 J.R.Riley,GSkirrow,cd.ChcmicalOccanographyt 2nd cd., Vol.2, Academic Presst Londont 1975,77-80,3 彭旭云,房云阁.锦州近海海域磷污染主要原因及其对策J.锦州师范学院学

12、报(自然科学版),1997(4):62-65.4 杨广杏,李适宇,李耀初、谢镜明.肇庆市七星岩里湖水化学因子相关性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0,19(5) : 7-105 Oh SJ, Yamanoto T, Katalka Y et al. Utiliza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phosphorus by the two toxic dinoflagellates, Alexandriutn tamarense and Gyninodiniuni catenation (Dinophyccac)J. Fisheries Science, 2002, 68: 416

13、-424.6 张民,史小丽,蒋丽娟等.两种外源性磷及震荡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 8(5): 507-510.7 黄世玉,黄邦钦.不同磷源对藻类生长及其生化组成的影响J.台湾海峡,1997, 16: 458-464.8 Wynne D, Kaplan B, Berman T. Phosphatase activities in lake Kinncrct phytoplankton. In: Chrost RJed. Microbial enzymes inaquatic cnvironmcntsJ.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9

14、1: 220-226.9 Nicholson D, Dyhrman S, Chavez Petal.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in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of Monterey Bay and Francisco BayJ. Linuiol Oceanogr, 2006, 51(2): 874-883.10 高光,秦伯强侏广伟等.太湖梅梁湾中碱性磷酸演的活性及其与藻类生长的关系J.湖泊科学,2004, 16(3): 245-252.11 高光,朱广伟,秦伯强等.太湖水体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及磷的矿化速率J.中国科学(D辑)

15、,地球科学, 200535(增刊 H): 157-165.12 石晓勇,史致丽,余恒,薛长玉.黄河口磷酸盐缓冲机制的探讨J.海洋与湖沼,1999,30(2): 192-197.13 董长勋,王芳.磷酸盐对水稻土铜吸附与解吸的影响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23(6):842-84614 郭夏丽.磷酸盐生物还原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江苏环境科技,2006,19(5):53-55.!5Lcwis W M.Grant M C,Hamilton S K.Eridcncc that filtorablc phosphorus is a significant atmospheric link

16、in the phosphorus cyclcJ.OikosJ 985(45):428-432.16 CHAPR ASC, AUERM T.Managcmcnt models to evaluate phosphate loads in lakes AREDD Y,OCONNER,SCHELSKE. Phosphorus biogeochemistry in subtropical ccosystcmsC.Lewis Publishcrs、Ncw York,! 999,28:47-49.17 NEWMANS,ALDRIDGE F J,PHLTPS E JxtaLAsscssincnt of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