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中的培养应用型人才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981049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首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中的培养应用型人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吉首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中的培养应用型人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吉首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中的培养应用型人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首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中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首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中的培养应用型人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首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中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的一段(一)在发挥服务地方的功能中,充分体现“三个不可替代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吉首大学牢记身肩负 的特殊历史使命,坚持不懈地主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服务,充分发挥了“三 个不可替代”的服务功能,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1、为湖南民族贫困山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不可替代性湘西及周边地区贫困落后原因诸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口综合素质低。以湘西自治州为例,据1990年统计,全州人口中大学毕业生比例仅为全国平 均水平的53.8%。过去,国家为解 决这一问题,采取“智力支边”、优惠升学等 各种政策,但作用不大。智力支辿不

2、稳,依靠 外地高校培养的人才大都“远走 高飞”,显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本地人才短缺问题。多年来,吉首大学以为湖南 西部民族地区培养人才为己任,以地方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进 步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在专业建设上,针对民族地区人才需求实际,加大专业 调整力度,设置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在招生上,确保民 族地区招生计划的完成,开办少数民族预科班,解决少数民族考生上大学难的问 题;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把时代精神、地方人文资源和学校办学传统融入人才培 养规格中,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转化成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成才、 自立自强的精神动力和能力素质,形成了吉首大学学生的独特的精

3、神风貌。学生 毕业后能够扎根基层,真心实意地服务西部民族地区的各项建设事业,真正成 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永久牌”的专门人才。事实证明, 吉首大学的毕业生虽然遍布全国各地,但大部分像种子一样播撒在湖南西部少数 民族贫困地区,薪传文明之火,兴建富民之业。据湘西自治州2006年7月不完全 统计,在湘西州工作的吉首大学毕业生有30000余人。全州各类学校教师总数 26937人,吉首大学毕业生16398人,占60. 87%,其中中学教师占75.5%。行政 事业单位科级以上干部11493人,吉首大学毕业生为517 4人,占45%。全州处级 干部1082人,吉首大学毕业生597人,占55

4、.2%。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湘 西州人口中大学毕业生所占比例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比周边的湖北恩施 州、贵州铜仁地区高6.1%和26. 4%o2、为湖南民族贫困山区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持的不可替代性湘西及周边地区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由于交通闭塞,科技落后,开发与利用程度低,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以致于经济落后, 百姓贫困。为此,各级政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扶贫”活动,山外面高校也 实施过“科技咨询”之类的“送温暖”项但均难以持久,力度有限,所以它 产生的实际作用是短期和有限的,无法取代本地高校的地位与作用。多年来,学 校坚持以促进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和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

5、展作为科学研究与 创新的取向,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面向地方找课题。“十五”期间,学校获 得的440项各级科研课题和科研成果几乎涵盖了湘西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方 面面。这些课题研究和科研成果紧密结合地方需要,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 学研究既具有浓郁的地方性、民族性特色,又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持续性特点, 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了学校科研重点与地方需要的紧密结合,为推 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科技成果服务企业,服务农民, 经济实用,易于推广,支撑了一批企业持续发展,带动了一方百姓脱贫致富。总 之,学校通过自己不懈的科技创新努力,为地方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和

6、老百姓的脱贫致富发挥了其他高校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为湖南民族贫困山区社会进步提供文化服务的不可替代性学校除了培养地方人才、研究开发地方资源方面发挥了 “不可替代”的大学功能外,还结合地方社会进步需要,全面提供文化服务。学校现拥有一支 包括323位正副教授和365位博士、硕士的高素质人才群体,占据了湘鄂渝黔四省 (市)边区思想文化的高地。一批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成为半地政府和企事业 的特聘专家、顾问,积极为地方的社会进步献计献策,主动利用自己的学术专长 参与地方各项社会事业,发挥了直接的智力服务作用。吉首大学作为湖南民族贫 困地区知识创新和思想文化的聚散中心,对地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思想文化的

7、传 播辐射力不断增强。因为吉首大学的存在,逐渐改变了湘西在外界人印象中的“匪 蛮”形象,给神秘湘西增添了文明和美的色彩,而且提升了所在城市的文化品位。 随着学校声誉的不断提高,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外界因为了解吉首 大学的变化而更为客观地认识了今口湘西。同时,学校加强了与地方的互动交流, 走出去,请进来,围绕地方需要开展各种学术沙龙、讲座、培训、演出等活动, 依托学科建设创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实习基地,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科 学知识和实用技术,推动了当地的社会文化进步。学校积极探求“文化扶贫”“科 技兴农”的新路子,着力构建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每年选派优秀师生组成“三 下乡”服务队深入乡镇农村,用科学文化知识直接服务农民群众,连续5年获团 中央表彰;实施了 “大学生村官行动计划”,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直接为村寨发展 献计献策,为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献智出力。近年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在学校 共同设立了 “湘西州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湘西州科技服务中心” “湖南西 部综合开发研究会” “湖南猗猴桃产业化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西部经济发展研 究中心”等省级研究基地也落户在学校,推进了学校与地方更加紧密的结合,使 学校服务地方的功能充分彰显。事实已经证明,因为有了吉首大学,湘西的发展 加快了;因为有了吉首大学,湘西百姓变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