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发展初探

上传人:逍*** 文档编号:204551493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道德发展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儿童道德发展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儿童道德发展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儿童道德发展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儿童道德发展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道德发展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道德发展初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道德发展初探作者: 日期: 儿童道德发展初探 作者:易江菊 儿童期是人道德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知识经验的有限,儿童尚未有形成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倾向;同时他们的模仿性强,高级神经活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塑性。因此,研究儿童道德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儿童进行适宜的道德启蒙教育,能够奠定儿童一生的道德生活。1、 个体道德的发生关于道德从何而来,传统的讨论集中在人本性善恶的问题上:主张性善的学者认为儿童具有先天的道德禀赋,这为儿童德性的养成提供了可能性。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认为人有“恻隐之心”,“进化论者”认为人的道德是动物的互助本能、合群特性的进化延续,

2、同时心理学上认知学派说的图式、格式塔学派讲的格式塔、马斯洛讲的超越性需要都具有先天性,移情实验也证明儿童有先天的社会移情能力 檀传宝,德性只能由内而外地生成试论“新性善论”及其依据,兼答孙喜亭教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一部分学者认为人性本恶,人的道德是后天经验、环境和教育的结果。荀子的“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近代的“社会契约论”、“教育灌输论”、“环境决定论”等都认为道德是后天发生的。随着实证科学的出现,一些现代心理学家如皮亚杰、科尔伯格等人对个体道德发生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们的研究都证明了个体道德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什么社会、超人的东西赋予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

3、逐渐获得和形成的一种社会规定和个性素质。 金晓梅,幼儿期道德的发生发展及其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4.皮亚杰认为初生婴儿到1-岁的儿童是“自我中心主义者”,儿童的道德规则来源于成人的教育与后天的经验建构;科尔伯格指出人的道德判断能力既受个人认知水平的影响,还依赖于后天智力的发展和经验的获得;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班杜拉认为儿童的道德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杜拉德和米勒的内化理论说明了儿童的道德是通过学习模仿和认同成人的角色,内化社会道德而来的。以上的研究者皆证明:人类并不存在什么“原初道德”,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都是个体后天努力的结果。笔者认为,人性的复杂性

4、使其不能简单地用“善恶”二字来概括。我们在看到婴儿有“移情”本能的同时,也应了解其也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因此,不能根据婴儿的某一行为而对人的本性做出善或恶的价值判断,人类有善的存在,也有恶的存在,其道德发展方向受到了其所生活的环境与所接受的教育的影响。2、 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个体道德的心理结构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道德认识是指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和评价;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是非善恶判断所引起的内心体验;道德行为是符合一定道德标准的行为表现,它反映了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效果水平。由于道德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很难从整体上去展开

5、研究,因此现有的研究都是从道德发展的不同方面着手,借以说明道德发展的整体规律。(1) 有关道德认知的研究皮亚杰对道德认知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他利用对偶故事法,把对规则的研究作为整个研究的起点,从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态度入手,探讨儿童道德认识的本质。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与幼儿认知发展相联系,经历了发生发展的三阶段:1.前道德阶段或无律阶段(0岁),对应感知运动阶段:这时的儿童只满足于动作的快感,并不受任何外来规则的约束。他们尚不能对行为做出一定的判断,不能区分对错好坏;2.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阶段(2、8岁),对应前运算阶段。所谓“他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因此

6、,他们只认可规则或成人的权威,行为的标准就是不能破坏规则或者违背成人的意愿。如我们会听到幼儿对某一行为评价的理由就是“老师不允许”,“妈妈说的”;.道德相对论或自律道德阶段(1、1岁),对应具体运算阶段。所谓“自律”,即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其是非判断的依据是行为者违反社会规范的动机,而不是行为的客观原因。这时儿童的道德意识逐渐成熟,他们开始明白规则并不是绝对的,不再盲目地按照别人制定的标准行事,道德规则更加内在化,其约束力也更强了。 50年代末期,科尔伯格进一步发展了皮亚杰的研究成果,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创立了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型。科尔伯格把学前儿童道德发展归为三水平六阶段:1前习

7、俗水平(个体从其现实利益出发):以服从与惩罚为定向阶段(1)儿童在判断对错时,主要的依据是该行为的结果是否受到了惩罚,即凡是受到惩罚的行为就是不对的,凡是受到表扬的行为就是对的,(2)以工具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阶段儿童认为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判断对错,即凡是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对的;2习俗水平(个体从社会成员角度出发):()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或好孩子为定向阶段儿童认为好的行为就是应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使他人愉快,()以法律和秩序为定向(维护权威的道德)阶段良好的道德就是对社会尽职尽责、恪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或群体的福利;3后习俗水平(个体超越他所处的社会观点):(5)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

8、契约的、个人权利的和民主地接受法律的道德)阶段维护基本权利、价值和合法的社会契约,甚至它们与所属群体的具体规则和法律相冲突时也是如此;()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个人良心原则的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人被假设为一种全人类都应当遵从的普遍伦理原则所指导。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型解释了人们的道德观念从认知的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用客观的方法证明道德现象。 (2) 有关道德情感的研究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突出道德发展中的情感、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重视儿童早期经验在人格和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个体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的,道德就是儿童“超我”人格的发展,把

9、父母的价值观朝“超我”方向的内化成人道德经验的内化,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家庭情绪反映。(3) 有关道德行为的研究 行为主义理论对道德行为做出较为系统的研究和阐述。斯金纳用强化理论来解释人的道德行为,认为儿童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是操作行为本身强化的结果受到正强化的行为就是善的,受到负强化的行为就是恶的。因此斯金纳重视外部环境对道德行为的强化作用,道德教育应该控制和改变环境来实现对道德行为的控制和改变。 班杜拉认为品德发展是通过社会榜样的示范和社会训练、实践而形成的,观察学习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形式,儿童的大部分道德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对儿童品德形成的作用以及社会环境、父母教育方式

10、对儿童品德形成的影响。 我国幼教专家卢乐珍教授于191年对我国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进行了研究,她通过长期观察、调查和实验研究,将我国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1.前道德期或适应性社会行为期。-1岁半的婴幼儿尚处于零道德规范期;2萌芽性道德行为发展期。1岁半2岁孩子的好坏概念是十分模糊的,2岁以后的幼儿,能以好坏两极性道德标准引出合乎要求的某些行为,但道德评价仅着眼于自身的具体体验;3情境性道德行为发展期。25岁幼儿的道德感易受情境的暗示,道德动机易受当前刺激制约,带有明显的“道德实在论”特点;4.服从性道德行为发展阶段。-7岁幼儿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是非善恶主观判断,他们的许多

11、道德行为只是且只能执行和接受权威的判断。 “全国幼儿教育基本理论研讨会综述”,社科信息J(南京),1996第6期,p:11-13.3、 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 有关道德发展的研究都证明个体道德发展呈阶段性特征,儿童期是道德发生的最初时期,这个阶段的道德与成人的道德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在道德认知方面:儿童初步具有朴素道德意义的认识,但是他们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还是较低的。他们只能领会一些初步的、简单的道德认识与要求,这些道德认识往往与自己的直接经验或者和具体事物相联系,他们从直觉的、具体的、表面的、个别的方面去理解和辨别是非,往往理解得很片面 金晓梅,幼儿期道德的发生发展及其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

12、004.;同时早期儿童道德观念处于不稳定状态,缺乏道德认识的一致性,在相同条件下,道德观念的正确率高,一旦条件发生变化,错误观念较多 金晓梅,幼儿期道德的发生发展及其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另外儿童的道德评价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和受暗示性,他们常以自己的情绪来评价别人的行为,或以大人的评价作为自己评价的依据,而不是以社会客观标准来进行评价 韩进之主编:儿童个性发展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p:76.。在道德情感方面:儿童最初的道德情感与其自然情感紧密相连,它一般只是由于某种情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体验,缺少道德认识的因素,是直觉的情绪体验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幼儿的

13、道德情感逐步与自然情感分离,其直觉的情绪体验逐步由具体道德形象所引起的情绪体验所代替,并逐渐占优势。总体说来,外显、肤浅、不稳定、易受感染和暗示等是幼儿期道德情感的主要特点。 金晓梅,幼儿期道德的发生发展及其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在道德行为方面:言行脱节是儿童期道德行为最大的特点,他们往往在认识上理解了道德行为准则,但由于缺乏把准则转化为行为的意识或者意志力薄弱,他们在实践中却难以实施或坚持道德行为;同时,儿童早期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在成人的监督和鼓励下表现出来的,他们不是靠自己内心的自觉性,而更多地是依靠外部影响来坚持完成自己的道德行为。 金晓梅,幼儿期道德的发生发展及其启示D,华中师

14、范大学,2004.总体说来,儿童的道德行为缺乏坚持性和自制力,并且具有不稳定性,常常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4、 儿童道德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1) 重视儿童期的道德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戴自俺/龚思雪主编:陶行知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p:32.儿童期是个体道德发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它奠定了儿童一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情感和性格特征的基础。年幼的儿童道德知识经验

15、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且易受周围环境暗示,好模仿、可塑性强,因此,该阶段的道德教育不仅必不可缺,而且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成人应该树立正确的德育观,通过上课、游戏、讲故事、日常生活等途径对儿童加以道德教育与引导,培养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另外,成人应注重言传身教对幼儿道德的重要影响力,为幼儿树立道德典范。(2) 考虑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研究都证明,个体智力水平制约着个体道德的发展,智力发展水平是道德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道德教育的实施应遵循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不能超越其智力发展的水平。如对于处在感觉运动智力阶段的儿童,适宜进行行为水平的道德教育;智力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道德上基本上处于他律阶段,就应该通过传授道德知识、制定道德行为规则等来实施道德教育;智力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此阶段的道德教育可以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等训练儿童的道德判断力及推理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