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浙江出口发展方式转变分析【文献综述】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4338208 上传时间:2021-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危机时代浙江出口发展方式转变分析【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后危机时代浙江出口发展方式转变分析【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后危机时代浙江出口发展方式转变分析【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后危机时代浙江出口发展方式转变分析【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后危机时代浙江出口发展方式转变分析【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危机时代浙江出口发展方式转变分析【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危机时代浙江出口发展方式转变分析【文献综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献综逐后危机时代浙江出口发展方式转变分析自实行改革开放起,我国的外贸持续增长,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 中国2009年的货物岀口额达到1.2万亿美元,首次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货物 贸易出口国,但是2007年夏季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2008年以来我国岀口大 幅下滑,尤其是浙江。我国冃前的外贸增长依然是建立在数量增长和价格优势 基础Z上的,这种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距离贸 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差距。国内外关丁外贸增长方式的研究一如既往的热烈,文献日渐倍增。基于此, 我参考了一系列的专著、期刊杂志等文献,将中外有关外贸增长方式研究动态, 包括其内涵、要理论与观点、对策以

2、及实践进展等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为 以后的论文写作提供进一步的参考。1国外研究综述1.1国外理论研究综述国外对于外贸增长方式没有专门的研究,但是不同的贸易理论给我们提供 了不同的研究方式,对于经济增长的研究也给我们有较大的启发。传统比较优 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 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 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叩勺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 的产品。赫克歇尔一俄林(1933)模型认为,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该国的要素 禀赋决定的,由于耍索禀赋的构成在短期内不易发生变化,因此比较优势具有

3、 一定的稳定性。动态贸易理论从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这来年各个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 概念入手,提出了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路径。Vernon (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 期理论是动态化要索密集度模型的代表。Uzawa (1965)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以内生经济增长为基础,将资本品的贸易纳入分析框架中,得出比较优势会随 着一国资木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结论。Findlay (1970)模型假定资木存 量由非贸易部门生产,并引入人口增长率和储蓄率两个重耍变量,一国的比较 优势也会因这两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动态效果。波特(1990)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 也就是生产力发

4、展水平上的优势。一个国家的兴衰其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在国际 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 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生产率的提高,提高生产率的源泉在丁金业是否具有创新 机制。从宏观和度来看,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 索,成为“钻石模型。1.2国外实证研究综述依据上述种种理论,世界各国都提出了相对本来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早期经济学者普遍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对一 部分国家的截面数据进行检验,分析国内投资和对外投资的产出比率与劳动增 长的关系oTvler(1981)运用生产函数方法,添加了变量如劳动力和投资;Fed

5、er(1983)、Kavoussi (1984)、Moschos (1989)、Saehs和 Warner (1995 )等 人的研究都得出了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随着计量经济学的进步,经济学者们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却得到了相反的结 论,如Taylor (1993)、Helleiner (1996)、BleaJlev (1997)以及Maccombie 和Thirlwall (1999)等人的研究,得出了对外贸易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 另外,还有些实证检验得出了中性的结果,如Dutt和Ghosh (1996) . Jung和 Marshall (1985)以及Chow (1987)等。国

6、际上没有专门研究关于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是研究了外贸与经济 增长的关系,但马克思在资木论的地租理论中对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内 容做了概括。苏联经济学家在此基础Z上首次使用“粗放增长”和“集约增 长”的概念,也没有统一的对外贸增长方式评价体系,没有将外贸增长方式的 影响因素统一研究。2国内研究综述2.1外贸增长方式内涵及类型的研究综述“五规划”提出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foreign trade growth pattern), 在此Z前国内还没有形成外贸增长方式的完整概念,缺乏对其内涵和外延的明 确界定。近年来,国内的相关论述逐渐增多,但看法还不成熟,观点分歧比较 大。简新华(2007)认为

7、,外贸增长方式是指进口数量增加和效益提高的途径, 涉及进出口物品的种类、结构、数量、质量、品牌、价格、生产要索密集度、 技术含量、附加值、进出口的形式、地域、产业、营销、竞争力等多方而的内 容及其影响因索。隆国强(2007)认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主要是提升我国在全 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2.2外贸增长方式的必要性研究综述关丁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儿种观点:李军杰(2006)认 为低成本的出口竞争战略造成国民福利的净损失、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 升值压力、高额的外汇储备等,这些问题都给原有的粗放型外贸增长带来巨大 的圧力。杨正位(2(X)5)从四大不够协调和四个不可持续角度,即速度与

8、效益 不够协调、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不够协调、贸易和产业不够协调、东部和中西 部外贸不够协调、贸易摩擦增多导致外贸发展不可持续、低成本不可持续、高 资源消耗不可持续和缺乏核心竞争力不可持续。李玉举(2005)从我国外贸步 入高成本期入手,揭示了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2.3外贸增长方式取向的研究综述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取向方面,学者们取得了丰硕成果。冯德连(2005) 认为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曾卫锋(2008)认为, 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主要是指出口增长方式转变。粗放型出口增长方式是出 口档次和质量较低、而数量较大的产品以满足国际市场上层次较低的消费需求 为主,出

9、口增长主要依靠出产品数量扩张来实现的出口增长方式。集约型出口 增长方式是指出口档次和质量不断提高的产品以满足国际市场上层次较高的消 费需求为主,出口增长主要依靠不断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来实现的出口增 长方式。何永达(2009)立足内需,内外销平衡发展不能受古典经济学的影响, 通过制订国际品牌发展战略,建立有效的出口品牌建设政策支持体系,培育自 有出口品牌,提高商品附加值和企业出口商品的核心竞争力。2.4外贸增长方式其他方面的研究综述除了上述研究Z外,还有就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这一问题做了其他方面的探 讨。闻潜(2004)提出外贸增长方式寓于经济增长方式Z中,经济增长方式的 转变自然也包括外贸增长

10、方式的转变。两者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外贸增长方 式要优先于经济增长方式。裴长洪(2006)研究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贸增长 方式的转变。李玉举(2005)分析了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而临的新问题。还有学 者针对某一些问题做单独探讨如加工贸易、服务业发展、出口退税等。2.5浙江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综述许多学者对浙江外贸增长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陈依惠(2004)浙江外贸 出口呈现高速度与低效益并存的数量增长状态,实现浙江出口增长方式向效益 型转变势在必行。金茂(2(X)5)从构建“效益导向型的外贸政策体系。何永达 (2008)利用指标权数确定浙江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钟慧中(2008) 利用浙江、广

11、东及上海的外贸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对比得出随着地区 经济的发展,要素禀赋的相应变化,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已不能适应国际经 济发展的新环境。黄佩宗(2008)从浙江出口结构的形成及其原因的角度揭示 了要促进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调整产业结构进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吕 品和毛其淋(2009)通过协整理论对浙江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的 结论是浙江经济增长与岀UZ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岀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明 显的促进作用,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汪斌(2006) 通过计算浙江工业对外贸易竞争力Z后指出,纺织、服装、轻工、合成有机染 料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浙江出口贸易的优

12、势所在;棉纱线、成品油、医药品、化 学纤维和通信及保护电路装趕等竞争力也较强,但岀口数量不多,没有形成规 模;竞争力较弱和很弱的商品大部分是高科技产品以及若干紧缺的工业原、辅 料,如纸浆、初级形状资料、原油、各种机械设备自动数据处理及其部件等。3对相关研究的评价上述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及浙江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做了许多开创 性的探讨,现在专家和学者在这方而所作的努力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 验,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 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1) 国内对于外贸增长方式朝什么方向转变已经有一致的认识,即要从粗 放型外贸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13、,但是对丁什么是集约型外贸增 长方式和内涵,评价指标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2) 虽然对于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必要性的研究很多,对外贸可持续发展的 探讨也相当多,但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审视转变外贸增长 方式必要性的研究却很少。(3) 较少涉及就业问题与产业结构调整对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4) 虽然已有较多学者关注这一问题,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还处在一个较初 级阶段,相关学术性专著还较少,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我国以及浙江外贸增 长方式转变的理论。(5) 学者们对丁岀口发展方式的评价体系涉及较少,木文主要以这为侧重 点参考文献1 闫国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

14、6.2 Vernon,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n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1966,80.3 0niko, II. and Uzawa, II. Patterns of trade and investment in dynamic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5,324 Findlay, R. Trade and specialization. Ha

15、rtnondsworth:Penguin, 1970.5 杨飞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学术论坛,2007 (5).6 Dalum, B. , Laursen K. and Villumsen, G. Structural change i n OECD export specialization terns:de-specialization and stickiness. Internatiunti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 199&12(3).7 Im, K. S., Pesaran, M. IL and Shin, Y. Testing

16、 for unit mots in heterogeneous panels. Journal of Econometries, 2003, 115.8 汪斌加入WTO对浙江工业经济影响的初步分析及对策探讨J.浙江社会科学,2000 (6).9 杨大楷.国际投资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0 黄佩宗.浙江省出口结构及其对经济转型的影响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8.11 曾卫锋.国际产品内贸易的理论与经验研究J经济科学,2008.12 闻潜.论外贸增长方式转变J国际贸易,2005 (8).13 何永达.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理论研究综述J.丽水学院学报,2008 (6).14 简新华,张皓.论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2007 (8).15 邓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