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自燃危险性测试方法探讨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3638365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自燃危险性测试方法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煤炭自燃危险性测试方法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煤炭自燃危险性测试方法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煤炭自燃危险性测试方法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煤炭自燃危险性测试方法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炭自燃危险性测试方法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自燃危险性测试方法探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炭r I燃危险性测试方法探讨作者:王刚摘要:通过差示扫描暈热法、羌热分析法、热重分析法3种方法,从不同侧面监测煤 I燃过程中的煤体温度、环境温度、门燃煤体质量等备参数,寻求煤炭门燃过程中煤体温度 变化同11燃煤体质量变化、煤体11燃环境温度等因素z间关系,总结煤炭11燃影响因素。关键词:自燃危险性;煤体温度;自燃煤体质量;环境温度;测试煤洪T.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真接关系耆建设全 而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国家能源安全20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危险源参、灾害严重的形势 非常严峻,煤矿百力吨死亡率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裂“十五”期间,全国657处重点煤 矿中,有煤层H然发

2、火倾向的矿井r1! 54. 9%,经验发火期在3个月以内的矿井占50%以上 每年|燃形成的火灾近400次,煤|燃氧化形成火灾隐患近4000次,仅我国北方煤田累计 C烧毁煤炭达42亿t以上3研究煤炭自燃机理及其燃危险性测试方法,对于抑制煤炭 自燃及保护我国煤炭开采具有重要意义。1研究方法试验通过采用并示扫描竜热法、并热分析法、热重分析法3种方法对煤炭自燃危险性 进行研究与测试。并不扫描量热法(DSC)是指在样品和参比物同时程序升温或降温且保持两 者温度相等的条件下,测量流入或流出样品和参比物的热量并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煤fl 燃氧化DSC曲线测定装置原理示意于图U如图1所不,在相同温度下控制恒

3、定的功率对试 验样品S与参比物R进行加热;用电补偿的方法使R和S之间谋并(S吸热时能暈被S吸收, 增加能量来补偿,输出给S使温度保持平衡,放热时输出给R使温度保持平衡);然示用并 动功率计测量S和R两边所需要的能量Z弟,再在记录仪上得出能量对温度的DSC曲线,其 纵坐标表不单位时间内所加的热址,横坐标表不温度。为了更好地说明煤的热力特性,还进 行了试验煤样的并热分析(DTA)和热重分析(TG)。并不扫描量热仪主要由温度程序控制系统, 测呈系统,数据记录、处理和显不系统,样品室构成。并热分析法(DTA)是在程序控制温度 下,测量温度与参比物Z间的温度养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差热分析中的“差”是指

4、走热 曲线(DTA曲线)中试样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并。在羞热分析中,试样温度的变化是由相转变或 者反应的吸、放热效应引起的。热重分析是指在程丿丫控制温度卜测暈物质的质彊变化与温度 关系的一种技术,通常称之为热重法,测得的记录曲线称为热重曲线(TG曲线),一其纵坐标 为试样的质暈,横坐标为试样的温度或时间。热重法广泛应用于真接测暈I占I体物质的质量随 时间(温度)的变化。图1 DSC寿不扫描暈热法测定装置原理2测试结果3个试验煤样A、B、C的DSC、DTA、TG测定结果如图2-图7所示。煤样的DSC测试曲线可分为3个阶段,在低温阶段85C)DSC曲线有一个吸热峰,此 为第一阶段,煤样在此阶段的热最变

5、化和煤变质程度,煤中水分含最极为相关;在高温阶段 (175C),煤样放热速度极快,趋于臼氧化加速阶段,此为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介于第一阶 段和第三阶段2间,煤样的放热速度由小逐渐增大,其间的DSC曲线还呈现出一个拐点;这 个阶段所经历时间长短和拐点的不同位置关联于煤的白燃特性。图2煤样A、B的DSC曲线4 2soTtiosa64s -3g 一 Osa图4煤样A、B的DTA曲线10IIiii0501001502002503温度代0501001502002502温度代图6煤样A、B的TG曲线2520温度代并热分析(DTA)是在稈用控温下测量样品物质(煤样)与参比物之间温度并随温度或时间 的变化关系。

6、当样品产生热效应时,DTA曲线就会偏离基线而呈现峰形。因此,DTA曲线所 描述的也是样品的热特性。煤样的DTA测试曲线的变化形态类似于DSC曲线,只是曲线纵坐 标所表达的物理最不同,虽然都是煤样氧化自燃过程中热效丿M的度量,但DTA测帚的绘温度, 而DSC测帚的是热焙的变化,DTAlW线的变化是煤样温度的增加或减小,它归因于发生在样 品中能帚的放出(放热)或能最的吸收(吸热),而DSC则有接反映煤氧化过程中热最的变化, 因此,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看,DSC 111线具有更为准确的定量意义。热重分析(TG)是在程序温度控制下测帚物质的质最随温度的变化特性。当物质发生脱 水,热分解时,都伴随冇物质质

7、帚(重量)的变化,因此,TG曲线所对丿2的亦是被测物质所 发生的脱水、热分解产物形成的等热效应。煤样的TG测试曲线和DSC曲线一样亦可划分3 个阶段,低温温度85C)重量较迅速地减小,表现为煤中水分的蒸发,高温阶段(18(TC) 重最再次迅速地减小,表现为煤的热分解,并产生大量的氧化分解产物;第二阶段介于第一、 三2阶段ZluJ,煤样失重变化较缓。其失重速率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在煤中水分含量2%时, 其影响仅反映在热分析1111线的笫二阶段;第二,中冰分含最超过10%时,不仅影响热分析曲 线的第一阶段,同时热分析曲线第二阶段的拐点位置迅将示移,延迟了煤样的氧化进程。3结果分析将煤样的DSC、DT

8、A和TG测试曲线对应起来分析可以发现,虽然3种不同的测试结果所 反映的是不同的物理变化量,但由于源白于同样煤样的氧化反应过程,因此 其间乂有着必 然的内在联系。首先3种|11|线都对应着基木一致的温度阶段划分;其次,DSC |山线的吸热峰, 对应着煤样水分蒸发所吸收的热效应,因而煤样温度降低,出现1个AT负值的DTA |11|线雌, TG曲线则由于水分蒸发而失重;再则,在高温阶段,DSC曲线的迅速放热,使DTA |11|线的煤 样温度迅速增高,煤样的迅速分解,使TG曲线迅速失重。由此可知,DSC、DTA和TG曲线 从不同的侧面表征了煤样的同1个氧化反应过稈。(1) 煤样的氧化热效应特性曲线在1

9、0CTC左右以前,均表现出1个吸热过程,其大小和 煤中的水分含量有关,但又不与煤中的水分蒸发热量值相等。事实上,煤样的热效应当包扌占 煤中挥发份产物的释放热效应,水分蒸发热效应、氧化热效应和煤木身升温热效应,其中, 有放热的、亦有吸热的。用DSC测试的煤样热效应|11|线是这些热效应的总和,只是在不同的 温度其显现的量值和次序不同而已;3个试验煤样依含水分量的人小其吸热峰亦呈现相应的 变化关系。(2) 经过吸热过稈以示,煤样的热效应曲线均表现为放热特性,并且随温度的升高,放 热速度逐渐加快,并表现出一定的特征阶段,即在105150C放热速度较之150200C要 小,而200C以肩,放热速度急剧

10、增加;为从量值上说明煤中水分含量对吸热峰的影响,比 较煤样C的原煤样(含水分样)和脱水分(脱水分率为67%)煤样:以70C以前计算结果为准, 原煤样吸热峰值为11.77kJ/kg,脱水分煤样为4. 17kJ/kg,其差值H=7. 30KJ/kg;根据 脱水率,脱水分煤样的水分含址为0. 0578kg水/kg煤,与原煤样的0. 177kg水/kg煤相比, 水分含量羌值为0. 1192kg水/kg煤;由于水的比热是温度的函数,其蒸发热可对比热容在 Ti. T2 的温度段上进行积分即得。由 CH2O=7. 219+2. 374X 10 T+0. 267X 10% 取 3570C: 温度段积分,其蒸发

11、热为65. 18kJ/kg水,因此,根据原煤样和脱水煤样的水分含量并值, 则其蒸发热为7. 76kJ/kg,与DSC计算的7. 30kJ/kg基本吻合,这表明,吸热峰主要受煤中 水分含量的影响,只是水分的蒸发还与煤的孔隙结构特征有关。(3) 比较3个试验煤样在75195CZ间的氧化放热量,煤样C为666. 03kJ/kg,其脱水 分煤样为550. 84kJ/kg,煤样B为264. 51kJ/kg;煤样A为216. 95kJ/kg,氧化放热量是依 煤样C、B、A的顺序降低的,亦即表明,煤样的|热氧化能力相对而言是C最强,B次之, A最小。参考文献:1杨起.的煤炭资源A共同走向科学一百名院士科技系

12、列报告集(上)C北 京:科学出版社,19972谢和平能源发展趋势与跨世纪煤炭科技展望A /可持续发展与煤炭I业报告 文集c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1-15.3周心权,卵燕云,朱红青,等.煤矿灾害防治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煤炭科 学技术,2002, 30(1).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有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调查与预测研究R.北京:中 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2004.5管海晏,冯亨特伦,谭永杰,等.北方煤出鸟燃环境调查与研究M.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19886张卫亮,梁运涛.差式扫描童热法在褐煤最易自然临界水分试验中的应用.煤矿安 全,2008(71) :9-10.信息来源:煤矿安全2008. 12(责任编辑:袁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