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小吴 老红军肖彬永远忘不了他的小通讯员吴玉民长征的时候,肖彬在红二方面军6师18团9连当指导员泽章坝遭遇战中,他负了重伤过草地的时候,上级给了他一匹马,并安排连里的小通讯员吴玉民照顾他小吴这年刚刚16岁,个子不高,黑黑的,长得挺结实别看小吴年龄小,可是很会照顾人每到宿营地,他都先找到一块干燥或者背风的地方,把自己那床补丁摞补丁的破被铺在地上,扶肖指导员歇下后,马上支起小铝锅烧开水,给指导员洗伤、消毒,然后拿出半小瓶儿红汞(这是当时他们部队唯一的药品)为指导员换药部队一天一天朝前走,肖彬和小吴的粮食袋越来越轻了伤势好一些,肖指导员开始硬撑着帮小吴打些下手,到了宿营地,小吴拣柴火烧上饭,然后肖指导员看着火,小吴就去放马这几天,小吴不用肖指导员烧火了,放马走的时候,他总是带上小锅,说是可以边放马边烧饭,两不耽搁每回,他都是很晚才回来,把小锅里热腾腾的饭盛给指导员吃指导员一让他吃,他就笑着拍拍肚子说:“看,鼓鼓的,早吃饱啦!”可是,指导员总是觉得小吴好象越来越瘦弱了刚出发时,他每天都马前马后跑来跑去,不知道什么是累似的,可这一段,他不光不大跑了,而且走路急一些都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指导员让小吴爬坡时抓着马尾巴,小吴总是笑笑,坚持自己走。
尽管他老是帮作笑容,可指导员却看出他在瞒着什么这天傍晚,小吴安顿好指导员,又去放马了肖指导员悄悄跟上了他但由于腿上有伤,他只有慢慢地爬,被远远地落在了后头当他在一处小树林追上小吴时,小吴正端着锅,一口一口地吃着什么小吴!”肖指导员轻轻唤了一声小吴吃了一惊,一看是指导员,急忙把小锅藏在了身后,稚气地笑着问:“指导员,你怎么来啦?”肖指导员没有回答,仍然向前爬着小吴赶紧起身扶他指导员顺手端起了小锅小天急忙用手去捂,指导员用命令的口气说“把手拿开!”小吴只好拿开了手肖指导员凑着火光向锅里一看:天啊,这能叫饭吗?一锅黑乎乎的草根树叶,即使是饥肠辘辘的时候,见了它也就“饱”了,而这位只有16岁的小鬼,为了照顾战友,自己竟用它来充饥……肖指导员的眼睛模糊了,这时,他的耳边断断续续传来小吴低低的哀求声:“指导员,你别生气,你批评我什么,我都接受……”肖指导员能批评小吴什么呢?他放下小锅,一把将小吴紧紧地抱在怀里……百战将星--陈赓70年前湖南岳阳火车站一个湘军团长要退役了,一个士兵为他往火车上装完行李,一言不发地望着他,然后扑通跪倒在地:“你带我走吧,不然我就不起来私自带走士兵是犯军规的但这位团长对这个士兵太了解了——其祖父曾是一名湘军师长,他自幼立志报国,13岁时偷偷跑出家门投奔了湘军,一杆比他高出半头的大枪一扛就是4年,无数次征战换来一身疥疮,他跟战友彭德怀闹军饷,被人告密,军阀连长把他往死里整,他实在是呆不下去了……团长哈哈大笑:“起来吧!他妈的,反正我已经脱离军界,他们能把我怎么样?你就跟我去长沙吧……”这个士兵跟团长到长沙后当了一名铁路工人,并在此结识了一个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毛泽东。
他跟毛泽东在仲秋之夜去湘江赏月,到中流击水,并在那个夜晚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3年之后毛泽东为这段往事写下了著名的《沁春园长沙》——“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个士兵后来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并被称为“黄埔三杰”之一毕业后他留校任黄埔二期的本科队长在东征中,蒋介石在阵前任命他代理师长东征失利,蒋介石拔剑要“杀身成仁”,他夺下蒋的短剑,冒着生命危险把他从火线上背了下来此后他成了蒋的侍从参谋然而,当他从蒋介石叛变的屠刀下救出黄埔的所有共产党员后,他与这位前校长成了终生的敌人在我军老一辈将帅中,几乎人人都有传奇的经历但上面介绍的这位却有特别之处--别号“风流大将军”,儒雅潇洒是陈赓作为一代赫赫名将,陈赓还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生命中两位卓越的女性上海早期的工人运动领导者王根英,是他的第一位夫人;王根英牺牲后,他又在延安与小他十几岁的傅涯结婚……后来傅涯一直陪伴陈康到晚年当然,人们把陈赓称为“风流大将军”,更多地是基于他在革命生涯中所表现出的睿智、果敢与坚毅周恩来说过,他最喜欢两个知识分子战将,一个是陈赓,另一个是彭雪枫而毛泽东早在延安时期就说过,陈赓是大将之才或许因此,毛泽东后来将陈赓从抗美援朝战场上调回国内,任命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并委托他在哈尔滨创建了著名的“哈军工”……1961年3月,陈赓刚刚对自己一生的征战经验写下序言,就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