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物藏品档案规范(WWT0020—2008)

e****s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6.50KB
约36页
文档ID:192132372
文物藏品档案规范(WWT0020—2008)_第1页
1/36

文物藏品档案规范(WW/T0020—2008)(国家文物局 2009年2月16日)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文物藏品档案的归档范围、立卷和装帧要求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一级文物藏品建档工作其他级别的文物藏品建档工作,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eqv ISO 3166-1:1997)GB/T 7156-2003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文物藏品档案 archives for museum collections在文物藏品征集、鉴定、入藏、编目、保管、保护、利用和研究等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文物本体属性、文物管理工作和其他相关事项的历史记录,形式有文字、图表、照片、拓片、摹本、电子文件等4 归档范围4.1 文物藏品档案材料的记录内容4.1.1 文物藏品的本体属性信息。

4.1.2 文物藏品的管理工作信息4.1.3 文物藏品的研究利用信息4.1.4 文物藏品的保护修复信息4.2 属于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4.2.1 《文物藏品登记表》《文物藏品登记表》的格式及著录说明,见附录A4.2.2 《文物藏品动态跟踪记录汇总表》《文物藏品动态跟踪记录汇总表》的格式及著录说明,见附录B4.2.3 照片文物藏品档案应收录文物藏品的全貌和重要局部特征照片,藏品本体发生重大变化前后对比照片,修复前后对比照片文物藏品档案还宜收录文物藏品的重要纹饰、印记、款识、铭文等局部照片,残损部位照片,保护监测记录照片,与藏品有关的重大活动照片等4.2.4 拓片文物藏品档案宜收录文物藏品的器形、铭文、图案等的拓片4.2.5 摹本文物藏品档案宜收录文物藏品的文字、绘画、纹饰等的摹本4.2.6 绘图文物藏品档案宜收录反映文物藏品整体形、貌或重要局部特征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或复原图等4.2.7 相关文件材料相关文件材料的内容应包括在文物藏品征集、鉴定、入藏、编目、保管、保护、利用和研究等工作过程中形成的行政文件、法律文书和其他相关资料,如历史档案材料、保护修复报告、检查观测记录等4.2.8 相关文献资料相关文献资料的内容应包括与文物藏品有关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文献、专著、论文、研究报告、文摘、报道等文字资料和录像带、录音带、幻灯片、底片、电影胶片等影像资料。

4.2.9 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的内容应包括与文物藏品有关的各类数字化文字、图表、声像资料等,并以光盘为载体保存5 立卷和装帧5.1 立卷文物藏品档案应每件(套)立一个案卷5.2 装帧5.2.1 文物藏品档案应采用左侧活页形式装订5.2.2 文物藏品档案应采用国际标准A4 幅面档案材料大于A4幅面的应折叠成A4幅面,小于A4幅面的宜粘贴在A4幅面的纸上或装入文物藏品档案专用袋内收录照片、绘图、拓片、摹本和光盘等应粘贴在相应的《册页》上或装入文物藏品档案专用袋内收录相关文件材料和相关文献资料也可粘贴在相应的《册页》上或装入文物藏品档案专用袋内收录《册页》格式及著录说明见附录C录像带、录音带、幻灯片、底片、光盘等不便装订的档案材料,宜装入文物藏品档案专用袋内收录文物藏品档案专用袋规格见附录D5.2.3 文物藏品档案应使用统一的卷盒、卷内目录和备考表,卷盒规格及著录说明见附录D,卷内目录、备考表格式及著录说明见附录E5.2.4 制作档案的书写材料及工具,应符合耐久性要求,不应使用热敏纸、复写纸、铅笔、圆珠笔、红墨水、纯蓝墨水等归档材料和装订材料不宜有金属物5.3 卷内文件材料的排列顺序5.3.1 卷内资料应按类别排序,其顺序为:案卷封面(卷皮)、卷内目录(排列在卷内文件材料之前,不编号)、文件材料、备考表(排列在文件材料之后,不编号)。

5.3.2 卷内的文件材料应按类别排序,其顺序为:《文物藏品登记表》、照片、拓片、摹本、绘图、相关文件材料、相关文献资料、电子文件、《文物藏品动态跟踪记录汇总表》5.3.3 同一类别的文件材料应按形成时间先后排序,形成时间早的在前,晚的在后5.3.4 同一文件中图、文分别装订的,应文字部分在前,图样部分在后5.3.5 同一文件,应原件在前、复印件在后,原文在前、释文在后5.3.6 续补档案材料应按归档时间先后顺序排列5.4 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5.4.1 归档文件材料:破损的应予以修整,字迹模糊或易褪变的应予以复制藏品保护监测报告、修复方案等成册的文本,应全文归档不拆分5.4.2 照片:应使用相纸(感光)扩印,规格应不小于15.24cm X 11.43cm,即6 英寸5.4.3 拓片:应使用宣纸捶拓5.4.4 摹本:宜使用宣纸临摹5.4.5 绘图:不宜使用硫酸纸5.4.6 相关文件材料和相关文献资料:应收录原件或副本5.4.7 电子文件:—— 应采用通用格式存储于不可擦除型光盘—— 存储电子文件的光盘应一式两套—— 磁带、幻灯片、电影胶片等其他载体的档案材料,应转换成电子文件,以光盘为载体保存。

—— 光盘内应编制文件目录附 录A(规范性附录)《文物藏品登记表》格式及著录说明A.1《文物藏品登记表》格式《文物藏品登记表》见表A.1A.2 《文物藏品登记表》著录说明A.2.1 名称一级文物按照在国家文物局备案的名称填写,其他级别的文物藏品按照收藏单位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填写A.2.2 曾用名藏品的其他名称A.2.3 总登记号在现收藏单位总账上的登记号A.2.4 入藏日期现收藏单位登记入库的日期,即“总登记账”登记的日期日期表达方式见示例示例:2004 年1 月5 日A.2.5 入馆登记号在现收藏单位入馆凭证上的登记号A.2.6 入馆日期现收藏单位接收入馆的日期,即“入馆凭证”上记载的日期日期表达方式同A.2.4示例A.2.7 分类账号现收藏单位的藏品分类账上的编号A.2.8 入藏库房填写藏品现在库房名称A.2.9 类别按收藏单位现行分类办法确定的类别A.2.10 级别藏品的等级包括: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一般文物、未定级文物A.2.11 年代类型表明时间概念和藏品之间的关系,可以区分为:制造年代、使用年代,形成年代、生存年代兼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年代类型者填写一种主要年代类型A.2.12 年代藏品蕴含的年代信息,可用以下方式表示:地质纪年、中国考古学年代、中国历史学年代(历史年表)、公元纪年和少数民族政权纪年等。

历史纪年应先填写朝代,同时在括弧内注明公元纪年少数民族政权纪年应先填写中央政权年号,然后在括弧内填写少数民族政权年号,同时注明公元纪年近现代文物和外国文物年代可直接填写公元纪年起止年代之间用“~”表示示例1(地质纪年):晚更新世示例2(中国考古学年代):旧石器时代示例3(历史纪年)西汉元狩元年(-122)示例4(历史纪年)清乾隆(1736~1795)示例5(公元纪年):1919 年示例6(公元纪年):公元16~17 世纪示例7(少数民族政权纪年):大理国仁寿三年(1238)A.2.13 年代研究信息对藏品年代研究情况和用自然科学手段测试获得的年代资料A.2.14 地域类型表明地域概念与藏品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出土地、生产地、采集地、使用地等多种地域类型者填写一种主要类型A.2.15 地域藏品蕴含的地域信息,可用以下方式表示:历史地名、现行政区划名称以及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等历史地名可在括号内加注现行政区划名称现行政区划名称、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分别参照GB/T 2260-2007 和GB/T 2659-2000 中的汉字名称填写示例1:北平(北京市)示例2:陕甘宁边区示例3:西藏自治区昌都县示例4:德国A.2.16 人文类型表明藏品的人文信息与藏品的关系,可分为:制作者、仿制者、使用者、属有者四种类型。

兼有两种及两种以上人文类型者填写一种主要类型A.2.17 人文藏品蕴含的体现文物价值的人文信息,可用以下方式表示:考古学文化、历史人物或机构名称、宗教、民族等如五世班禅金印,与五世班禅有关,可填写“藏传佛教”示例1:大汶口文化示例2:太平天国示例3: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示例4:儒学文化示例5:白求恩示例6:佛教A.2.18 人物传略人文项中涉及到人物的传略,包括:姓名(字、号、别名、室名)、国别、籍贯、性别、生卒年、主要经历、事迹或专长、代表性作品等A.2.19 质地指构成藏品自身的物质成分,如石、玉、陶、瓷…;铜、铁、金、银…;木、竹、棉、麻、漆、纸…;骨、毛、皮、丝等如藏品系多种材质复合而成,则须写明全部材质或主要材质A.2.20 功能类别根据藏品的功能与用途划分,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艺术品、丧葬用品、宗教礼仪用品、武器、其他用品等A.2.21 尺寸内容包括:测量部位及测量部位数值尺寸单位为cm示例1:纵30cm、横20.7cm示例2:通高22cm、口径6.7cm、腹径11cm、底径7cm示例3:直径12cmA.2.22 传统数量具有统计意义,在功能与内容上相关联的独立个体集合,或独立个体本身的数量。

一般以“件”或“套”表示,也可以用习惯量词表示示例(马靴):1 双A.2.23 实际数量具有保管意义,可相对独立存在的个体或不可拆分的最小个体数量一般以“件”表示,也可以用习惯量词表示散碎品分装于同一容器或同一包装的,可按一件计算示例1(贝页经):32 叶示例2(粮食):1 盘示例3(药材):1 包示例4(酒):1 壶A.2.24 容积容积单位为mlA.2.25 质量质量单位为gA.2.26 形态特征根据如下要求对藏品进行描述:1)遵循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内后外的顺序,比较复杂的图案,表达时要层次分明,主体突出2)力求客观、准确、简明、规范3)尽量使用文物、考古术语4)揭示藏品内涵,表示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A.2.27 工艺技法包括:成型工艺、绘画技法、装饰生成工艺、文字生成工艺等成型工艺如:打制、轮制、编结、装裱等装饰生成工艺如:透雕、线雕、描彩等文字生成工艺如:铸造、镌刻、手书、印刷等绘画技法如:墨笔、设色等流派如:扬州画派、苏绣等A.2.28 完残程度完残程度依次为:完整、基本完整、残缺、严重残缺四种示例:完整A.2.29 独特标记藏品最具识别意义的特征,包括铭文、纹饰、残损特征等。

示例1:“卣”内底部阴刻“祖辛”二字铭文示例2:画心左上角有一块约2 平方厘米大小的印迹A.2.30 完残状况藏品的完整、残损、缺失状况注明残损部位、程度或缺失情况示例1:器型完整,无损伤示例2:口部有轻微磕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