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发展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1614675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发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徽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发展 一 安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与现状(一)安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历史及发展取向2002年,安徽省7个城区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社区建设示范城区;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0年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首批确定了包括安徽省合肥市在内的35个市县(市、区)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制定了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指导意见;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并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近年来,安徽

2、省各地共投入社区建设资金5.2亿元,新建改造社区服务项目712个,全省社区工作和活动用房在300平方米以上的达到90%,其中1000平方米以上的达10%。安徽各地在全力推进社区建设与管理中,社区的规模也不断增大,目前全省社区数量已达2408个。从安徽城市社区建设经过多年发展的历史看,社区建设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运作中,其基本取向都是权力整合型模式,即着眼于基层的政权建设,强调将城市管理权力下放下移,促使政府权力在社区进行整合。因此,一些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者提出要将城市管理权下放,扩大基层政府的职权和职能,进一步强化街道、居委会组织的地位,直至把街道办事处这级组织变革为基层政府,使其由主要

3、承担民政工作职能转变为承担整个街区的社会综合管理。由于这样的研究直接面对街区实际,并且集中在政策设计运作层面,有很强的针对性。因而在实践中直接影响了基层政权建设。虽然法律尚未确认,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北京、上海、石家庄、合肥等地进行试点,实际上就是将街道办事处作为一级政府管理的实体来强化,将居委会改名为社居委,现实中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沿用的是这一种取向。社区建设发展至今天,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是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社区建设还是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2012年安徽城市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1.将社区建设及管理纳

4、入2012年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在安徽省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2012年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中,首次将社区建设及管理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这充分体现了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对全省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有力促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基层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革,城市社区居委会在服务居民群众、搞好城市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0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安徽省委、省政府把加强社区建设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

5、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扩大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将社区建设工作列入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将建设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城市社区,作为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安徽特点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2.更加有力地指导社区建设进一步健康发展2012年年底,安徽省城乡社区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此意见经过反复酝酿、讨论,于近日正式出台。意见根据安徽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社区建设现状,分为城市社区建设标准和农村社区建设标准两大部分,共42条。重点涵盖了社区规模、用房

6、要求、标志悬挂、工作经费、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及工资待遇、岗位职责等。并为标准社区、示范社区、精品社区和农村社区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实现了对安徽省城乡社区的分类指导。意见规定,标准社区用房要相对独立于居民楼,一般不高于三层楼,其中办公用房不得超过社区用房总面积10%。社区一般设有一站式服务大厅、娱乐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警务室、计生服务室、多功能活动室(会议室)。此外,标准社区还要拥有5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活动场所,有健身器材。由于专业社工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意见要求,社区工作人员中,获得社工专业人才资格证书的人员要占辖区人口的万分之一以上。根据意见,示范社区用房面积达600平

7、方米以上,室外活动场所达800平方米以上。此外,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就可抵达商业、生活、文体娱乐服务圈。精品社区更需“再接再厉”,社区用房面积和居民室外活动场所均达1000平方米以上。此外还要建日间照料室、聊天室和小学生的“4点半”学校等。3.出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纲要性文件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等19个部门、组织联合发出了印发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简称实施意见),这是安徽省第一个有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纲要性文件。实施意见提出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远期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和工作格局,使全省社会工作专业

8、人才的数量、结构、素质、能力等方面适应建设美好安徽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落实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业化水平、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化进程、推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科学化评价、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等5项重点任务。立足安徽自身实际,实施意见中首次明确规定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范围,提出对城乡社区、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按照不低于当地同等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平均薪酬水平兑现其待遇。实施意见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安徽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由局部试点走向全面推进,是实现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

9、徽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将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动力保证。(三)举办全国性的社区建设推进会议1.全国社区睦邻文化建设推进年现场会在芜湖举行2012年11月,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工作委员会,安徽省民政厅,芜湖市委、市政府主办,芜湖市镜湖区承办的全国社区睦邻文化建设推进年现场会暨社区工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的社区睦邻文化建设代表320多人齐聚镜湖,共同探讨中国社区睦邻文化建设工作的目标和发展。建设部、民政部、安徽省民政厅、芜湖市的领导和一些著名社会学家出席现场会。会上,芜湖市镜湖区等6个单位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分别介绍了当地开展“邻里节”活动的做

10、法和经验。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芜湖市镜湖区社工人才创业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红梅社区等。睦邻文化,是和谐文化的根基,是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的土壤和源泉。在新的形势下,开展社区睦邻文化建设,对于优化社区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形式和内容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和社区和谐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第十届全国省会城市街道年会在合肥举行2012年11月,第十届全国省会城市街道年会在合肥市庐阳区逍遥津街道隆重举行。国家民政部和安徽省民政厅的领导应邀莅临会议。会议围绕“深化街居体制改革,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主题,广泛交流了各地在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最新举措和已经取得的

11、成果。全国省会城市街道年会是加强全国省会街道交流合作、实现共赢的有效平台,本次年会大家围绕问题深入研讨:一是围绕街道职能转变,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任务中解脱出来改为突出“服务”职能;二是如何培育、指导社区建设,正确处理“领导”与“指导”的关系,划清责、权、利的关系,放手培育指导社区自治;与会代表发言精彩纷呈,通过学习交流,拓宽视野,为下一步推动各自街道的工作互相借鉴了经验。合肥市庐阳区作为主办方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并向与会者介绍了庐阳区深化街居体制改革、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等创新成果。二 安徽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在铜陵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基层的基础上,安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12、工作全面启动。铜陵市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在总结“铜陵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3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意见,要求各市开展试点,探索区直接管理与服务社区的工作体制。在探索减少管理层级的同时,全省各地积极推行社区扁平化、网格化管理,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市场化服务体系和义务服务体系,目前,省辖市基本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安徽省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走在全国前列。(一)合肥市探索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社区网格化、扁平化、信息化管理,实现重心下沉、管理强化、服务优化的目标,使社区的基础性作用充分显现。1.网格化管理全覆盖2008年该市蜀山区在全省率

13、先试点社区网格化管理,2011年网格化管理在城市社区全面铺开,现共设立3262个网格,有网格责任人5716人。各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形成自身特色:蜀山区对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深化细化,明确了网格责任人的待遇,健全了绩效考核机制。经开区对网格员提出“六清”、“四到四访四报告”的要求。包河区、瑶海区部分社区还探索实现信息化手段和网格化管理“双剑合璧”。2.社区管理扁平化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合肥市在老城区试点推行“大社区”整合模式,实行社区扁平化管理。庐阳区杏林街道、包河区骆岗街道均由原7个社区合并为4个,并将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充实到辖区网格。2012年3月,庐阳区又对老城区部分街道进行了

14、合并,整合后,庐阳区现辖1乡、1镇、9个街道,街道总数比原先减少4个,通过整合实现重心下移,人员下沉,整合后街道普遍实行大科室制,变过去的“事出多门”为现在的“一门办结”,机构和人员大幅度精简,街道人员充实到社区,社区人员充实到网格,社区各项工作进一步贴近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3.打造信息化平台社区信息化建设是加强社区管理、优化社区服务的有效手段和技术支撑。合肥市庐阳区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试点,以社区人口信息为基础,以744个社区网格为依托,统筹公安、计生、社保、房产、卫生、教育、工商等部门相关信息资源。合肥市还将启动“数字化便民服务亭”社区服务项目,并纳入市政府民生工程,计划3年建立800

15、个服务亭,为社区居民方便快捷地提供缴费、查询、中介、订票等便民服务业务,还具有社会管理、信息传播等多种功能。同时,“2460”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工程今年也将在部分区投入运行。(二)蚌埠市出台改革和创新社区管理体制试点工作方案根据方案的要求,蚌埠市将在4个区中的禹会区和淮上区所有街道,龙子湖区和蚌山区选择不少于2个街道进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于2012年11月底前完成街道撤销任务。蚌埠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是继铜陵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后,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最大、涉及面最广的市。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撤销街道办事处机构、减少管理层级、提高行政效率,增强社区管理的生机和活力,建立由区直接管理和服务

16、社区的工作体制,将人、财、物更多地向社区倾斜。对街道办事处现有工作职能进行分类梳理,将街道经济发展及城市管理等相关职能收归区直部门;将相关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调整到社区服务中心。推行网格化管理,实行社区工作人员全员包干制。改革后的社区将按照“一委(社区党组织)、一居(社区居委会)、一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多社团(各类社区社会组织)”的组织架构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社区服务中心实行开放式办公、“一站式”服务。社区居委会主任、副主任及委员由社区居民通过直接选举产生。社区每300户配备1名社区协管员。社区被赋予对辖区单位评先评优等工作的评价和建议权;对辖区单位在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拥有“一票否决”建议权。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加强社区组织建设,积极培育社区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