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试论行政诉讼在行政监督中的地位及作用

e****s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5.50KB
约10页
文档ID:190743452
试论行政诉讼在行政监督中的地位及作用_第1页
1/10

试论行政诉讼在行政监督中的地位及作用摘要: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中,行政诉讼与其他监督形式明显不同相对于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监督和行政机关监督等内部监督,作为外部监督的行政诉讼显然更公正;相对于社会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其他外部监督形式,行政诉讼以法院为载体,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力因此,行政诉讼在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中的地位特殊而重要本文从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含义和种类出发,分析了我国行政监督的构成要素、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探讨了行政监督的功能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行政诉讼监督功能的体现及其在行政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关键词:行政权力 行政诉讼 行政监督Status and role of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in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Abstract: In our countrys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system,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and other forms of supervision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With respect to the partys supervision, authority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and internal supervision, as external supervision of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is more fair; relative to the supervision of the public opinion and supervision by the masses and other forms of external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to the court as the carrier, more authoritative and compelling force. Therefore, the status of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in our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system of special and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from the meaning and types of Chinas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system,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lements, our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should follow and the main content, discusses th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On this basis, explores and reflects function of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supervision and its position in th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system.Key words: executive power ;administrative action;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目 录一、行政监督概述 1(一)行政监督的含义和种类 1(二) 行政监督的构成要素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构成要素 22、基本原则 3(三)行政监督的功能和意义 31、行政监督的功能 32、行政监督的意义 4二、我国行政监督的体系和主要内容 4(一)我国行政监督的体系 4(二)我国行政监督的主要内容 51、执政党的行政监督 52、权力机关的行政监督 53、司法监督 54、内部监督 55、公民监督 66、社会舆论监督 6三、行政诉讼监督功能的体现 6(一)保护公民权利 6(二)对权力的制衡作用 7四、行政诉讼在行政监督中的地位和作用 7参考文献 8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中,行政诉讼与其他监督形式明显不同。

相对于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监督和行政机关监督等内部监督,作为外部监督的行政诉讼显然更公正;相对于社会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其他外部监督形式,行政诉讼以法院为载体,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力因此,行政诉讼在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中的地位特殊而重要一、行政监督概述(一)行政监督的含义和种类行政监督是指社会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所进行的监督行政监督分为广义的行政监督和狭义的行政监督狭义的是指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和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广义的行政监督则泛指党、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群众舆论等多种社会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根据行政监督实施的时期为标准,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事前监督是指在行政管理机构进行行政决策、实施行政行为之前进行监督最典型的事前监督是听证会制度听证会是由立法机关、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和某些行政事业性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召集社会各阶层、当事人或有关受益、受害者进行交流、沟通的会议,包括立法听政、价格听政、决策听政、调查听政等听证会能够使社会公民和团体了解政府行为过程和信息,参与决策,监督政府行为事中监督是指在行政管理机构决策与执行过程中所进行的监督为防止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决策失误和执行偏差,必须进行事中监督,即在决策过程中对决策活动进行监督,在执行过程中对执行活动进行监督。

从决策过程来看,这种监督是对决策者进行的面对面的监督,有助于及时发现决策失误或决策不当,并对其及时予以纠正;从执行过程来看,这种监督有助于及时了解执行情况,及其向决策中心传递相关信息,不仅有助于纠正执行偏差,而且有助于及时修正原有的不当决策事后监督是指行政决策或行为作出后,相关监督主体进行的监督活动现代社会管理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给行政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和压力,因此,为保证行政权力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行政行为往往具有一定先定性,这就使得人们不能对所有行政行为进行事前监督,这样,就有必要进行事后监督最典型的事后监督是国政调查国政调查是立法机关就国家官员的行为、重大事件进行调查现代世界各国,无论宪法有无明文规定,均普遍承认立法机关拥有国政调查权,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国政调查程序 (二) 行政监督的构成要素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构成要素行政监督的构成要素包括监督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标准等四个方面1)行政监督主体若无真实的主体,没有有效的制度和完善的机构作为载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就是一句空话当然,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性质国家,行政监督主体有所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行政监督主体的确定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

中国现阶段的行政监督主体,包括国家的行政监督和社会的行政监督两个方面其中国家的行政监督有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行政机关、行政监察和审计部门等社会的行政监督包括各种社会力量,如政党组织、社会团体、公民和新闻媒体等2)行政监督客体行政监督主要是针对行政行为和行政权力的监督,而行政行为和行政权力的载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以行政监督的指向和客体应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依法拥有行政管理权力、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非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也属于行政监督的客体3)行政监督内容行政监督主体不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的任何行为进行监督,而只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和履行职责时的失范行为和失效行为进行监督所谓失范行为是指行政权力的使用者违反了法律的有关规定;失效行为是指在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中,尽管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仍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行政效率低下等等政府的违法行为和效率状态构成了行政监督的基本内容4)行政监督标准行政监督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监督标准的多维性综观古今中外的行政监督,其标准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宪法标准以国家宪法为标准,监督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制定的规章、制度、命令是否符合宪法的基本精神和有关规定,以及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是否符合宪法精神,是否同宪法的规定相抵触。

其次,法律标准以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各类法律为准绳,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遵循和执行法律的情况再次,纪律标准为保证行政机关的有效运转,不仅需要一定的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而且还需要大量的针对具体政府部门的纪律和制度,如《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规定的国家公务员的纪律及行为规范,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等,所有这些纪律和制度无疑也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进行监督的重要依据;最后,公共政策标准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调节社会利益关系,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规定、准则和策略等执行政策是国家公务员的基本职责,违反政策行为必须受到追究和制裁此外,还有职业道德标准、合理性标准等等监督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标准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行政监督的有机统一体如果四个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行政监督活动都会难以顺利进行2、基本原则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行政监督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行政监督的合法性和有效性1)合法性原则:行政监督的合法性是行政监督主体从事行政监督的必要条件这种合法性主要体现在行政监督主体的合法性、行政监督活动符合法定程序、行政监督活动符合法定方式三个方面。

2)经常性原则:作为一种经常性活动,行政监督存在于行政活动的全过程,贯穿在决策、协调、执行的各个环节中3)平等性原则:依法监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社会主义行政监督的基础不论是领导机关还是被领导机关,不论是专门监督机构还是一般机构,不论是领导者还是一般公民,在进行监督的权利和接受监督的义务上完全平等,不存在不受监督的特权或享有特权的监督4)广泛性原则:主要指监督主体、监督对象和监督范围的广泛性行政监督的性质决定了全体公民对政府的公务活动均有实施监督的权利,这种广泛性还表现在行政监督要对一切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行政措施、行政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5)有效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行政监督实施后的结果如何有效的行政监督就要做到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做到违法违纪必究,执法必严三)行政监督的功能和意义1、行政监督的功能  行政监督的功能主要指监督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国家制定的各项行政法规、行政政策的情况,同时纠正和惩处违犯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与行政纪律的行为具体地讲,行政监督主要有三种基本的功能:(1)行政督察行政监督的目的是督察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国家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与行政纪律的情况。

这是行政监督的基本功能,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行政体系的正常运行为了确保行政督察的有效性,对行政机关的督察活动必须做到规范性和时效性规范性是指行政督察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有关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纪律;任何机关和个人,特别是上级行政机关和行政领导不得超越、偏离以上行政督察的合法性依据时效性是指行政督察必须经常性地进行行政督察通常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以及专项督察2)行政纠错行政监督一方面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另一方面是通过监督发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违规、违纪等行为时对其进行纠错改正行政纠错是在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违犯有关行政法规、行政规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