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工作如何加强并形成自觉主动保护的局面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7094536 上传时间:2021-07-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物工作如何加强并形成自觉主动保护的局面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文物工作如何加强并形成自觉主动保护的局面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文物工作如何加强并形成自觉主动保护的局面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文物工作如何加强并形成自觉主动保护的局面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物工作如何加强并形成自觉主动保护的局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物工作如何加强并形成自觉主动保护的局面(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物工作如何加强并形成自觉主动保护的局面 本章要点:1.文物工作只有全面体现五大发展理念才可能形成全社会的合力,真正自觉主动起来。2.文物系统只有衔接宏观体制改革才可能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主动协调各方面力量。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应通过限定、放开和规范并举来加强合理利用。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自觉”“主动”是本年度蓝皮书年度主题中的关键词。但“主动”并不限于“主动保护”1,此处有两方面所指: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和宏观、广域制度改革结合,主动进行内部的供给侧改革,这是响应中央要求、对应公众需要的重要举措;“主动”优化本系统的重点工作,提出文物保护

2、和利用的创新的技术路线2,这是文物系统解决制度和项目设置中与需求脱节、与重点脱节问题以及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3。但在提出主动加强的思路前,要先界定两组概念:文物的国有和非国有属性,决定了“主动”的不同内容。文物包括国有和非国有的,管理办法存在一定区别,更重要的是包括大遗址、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遗产地兼有国有和非国有文物,甚至地上为非国有(集体所有的土地)、地下为国有(如良渚大遗址)等。对于不同所有权的文物,政府的角色和管理办法存在区别,加强文物工作的手段也存在区别:如历史文化名村发展民宿产业,智珠寺等古建筑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合理利用来实现有效保护,这也是一种“主动”加强保护的手段,且对非国有的文

3、物来说效果可能更好。文物系统、文物工作、文化遗产事业等相关概念,决定了“主动”的不同层面。在公众的理解中,这几个词容易引起混淆。文物系统主要是指从国务院到地方的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下属事业单位的系统。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地方各级文物部门起到管理、指导的功能,但国家文物局的决策落实也需要地方各级文物部门和事业单位的“主动”配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从这个层面上说,文物系统的相关改革要求并不能完全体现文物工作的大局。文物工作是文物系统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之下开展的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文化遗产事业是更大的概念,文化遗产包含了物质、非物质等多种形态,

4、同时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容易交融在一起形成更大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4,因此文化遗产事业多个方面超出了文物系统的工作范畴,但其承担主体仍然是文物系统,其日常工作主体仍然是文物工作。1 自觉认识文物工作与全局的关系并主动体现到制度、措施和项目上文物工作与全局的关系,可从其对“五大发展”理念的体现上辨析。2016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路线图。这个规划中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在发展理念上的集中体现和概括,也是指导文物“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十三五”发展的思

5、想灵魂。以此为重要依据的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指导思想、主要发展目标上,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既注重在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又注重微观上的区域差异和可操作性,提出了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举措,特别是国家记忆行动计划、“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长廊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展示体验区建设等重大项目均被列入规划,使文物工作与国家全局工作结合得更紧密,初步体现了自觉性和主动性。结合这两个“十三五”规划,可以更全面也更具体地对文物工作与全局关系进行界定并提出文物系统参与全局工作的措施。1.1 “五大发展”理念与文物工作定位“五大发展”理念为新时期更全面、更

6、主动地推进文物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三五”期间,文物工作面临更为复杂的现实环境。要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文物系统必须坚持用五大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指导各项工作,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就工作性质和意义而言,文物工作与“五大发展”理念息息相关,且文物系统近年来的举措使这种相关性初露端倪。第一,文物工作着力提高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创新发展。创新发展包括全面推动文物工作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培育文物工作发展新动力、拓展新空间。破解制度瓶颈,是文物系统长期以来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文物系统推进制度创新、弥补制度缺陷显得更加重要。科技创新是文物工作创新

7、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新需求催生大量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以及数字化技术、新材料等新技术与文物工作实际不断融合,文物科技创新取得很大进步,未来还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引领作用,加强云计算、大数据、3D等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推动文物保护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第二,文物工作着力实现不同地区文化事业的平衡和优化,推动协调发展。在面临较大的地区发展差异的国情基础上,文物工作应把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文物保护融合发展作为重点领域科学推进。近年来,文物系统不断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在加大文物

8、保护力度的同时,不断探索合理利用文物的道路和方法,以文物合理利用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来看,文物工作的地区差距与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对应程度不高5,这本身说明了文物工作的协调发展程度更高。根据不同区位条件,推动重点遗址区域率先突破和辐射带动,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在全国已有一些案例初步显现了文物在转变区域发展方式上的作用。未来可借助新型城镇化和多规合一等趋势,推动文物保护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加强文化名城、名镇、名街历史风貌和景观环境的整体规划及控制引导,加强城乡工业农业遗产、革命文物、近现代建筑等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第三,文物工作与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保护齐

9、头并进,推动绿色发展。一方面,发挥文物在传承文化价值、塑造文化氛围中的作用,优化城乡文化环境,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结合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特点,加强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资源的整合,实现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互促式保护,在城市建设中同步呈现“山、水、乡愁”。“十一五”以来,大遗址项目使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协同保护和利用遍地开花,有力地促进了文物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融合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文化休闲空间和生态空间,其严格保护的策略也有效地改善了周边的大气、水、土壤。借势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文物系统将在建设人文城市、美丽乡村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第四,文物工作不断强化对

10、外文物交流合作,推动开放发展。围绕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总体部署,文物工作也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不断拓展对外交流渠道,打造文物外展交流合作品牌,全面推动文物对外合作交流。目前,文物保护政府间的交流更加深化,已签署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双边协定的国家达到19个。文物保护援外工程范围不断扩大,中国政府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修复工程基本完成,援助肯尼亚文物考古、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和蒙古科伦巴尔古塔修缮工程进展顺利,援助尼泊尔加德满都神庙修复工程全面启动。2016年10月,国家文物局成功叫停拍卖中国流失文物的日本“横滨国际2016秋季五周年拍卖会”,彰显了文物工作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文物

11、工作“走出去”的一些举措已为中国赢得国际声誉,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条件。第五,文物工作促进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推动共享发展。文物系统坚持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用“四好”标准6指导全国文物保护工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古民居和传统建筑设施的基础上,把文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不断完善文博单位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机制,引导推进非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使博物馆以多种方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7。非国有文物的保护范围扩大,针对遗址区居民生产生活的补偿制度也正在探索建立,同

12、时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合理利用意见),以文物合理利用带动各个相关利益主体共享文物保护成果。这样的关联并非生搬硬套。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也明确“十二五”期间的经验之一是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文化发展改革全过程。这包括:坚持创新发展,全面推进文化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载体渠道、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的创新,激发动力、增强活力、释放潜力,推动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坚持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国有与民营、对内与对外等重要关系;坚持绿色发展,尊重规律,增加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服务供给,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开放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

13、出去,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精神、提出中国主张,借鉴吸收世界有益文化成果,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坚持共享发展,面向基层,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众文化参与度和获得感。显然,作为文化事业一部分的文化遗产事业,在这五方面的关联性上也都体现出了文化事业的共性。文物工作在理论上与“五大发展”理念存在诸多关联,但由于文物领域的一些主客观因素,文物工作并未得到与理论意义相匹配的地位。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8,文物系统自身从战略定位、规划和体制改革上匹配“五大发展”理念也存在认识不够、主动性不够和举措不够的问题。“十二

14、五”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给予文物工作更大的重视,同时给予了更高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让文物说话”“让文物活起来”。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我们保护文物实际上也是在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来滋润道德的力量,传承我们的传统优秀文化,来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发展文化可以培育道德的力量,我们推动现代化,既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也要通过文化向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用文明和道德的力量来赢得世界的尊重。”2016年4月,李克强总理再次做出批示,强调加强文物保护,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厚植道德沃土,用文明的力量助推发展进步。各地区、各有关部

15、门要本着无愧历史、无愧未来的责任心,依法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责,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文物保护工作。要坚持统筹规划、保护为主、保用结合,在严格保护文物的基础上,有效挖掘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等价值,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要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新格局,让宝贵遗产世代传承、焕发新的光彩,为繁荣文化事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应当更全面地认识文物工作的作用并定位文物系统的作用。文物工作的作用要超脱文物本身,上升到传承优秀文化、用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并共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在条件合适的区域要上升到转变区域

16、发展方式、彰显城市特色的高度。1.2 文物工作存在的不足虽然文物工作的意义重大,但是如果按照“五大发展”理念来评估文物工作现阶段的成果,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创新发展”上,仍然存在不少不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制度障碍,文物科技领域的创新远不能满足保护需要,大量文物的保护手段和保护方法仍然落后。“协调发展”上,文物保护仍然面临巨大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中西部地区文物资源丰富的省市县以及偏远农村地区面临着保护资金匮乏、人员紧缺等诸多问题,文物保护投入的供需不匹配现象严重。“绿色发展”上,文物保护与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的关联度较低,同时没有充分发挥文物在推动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9相关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开放发展”上,文化遗产事业“走出去”停留在文物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