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学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7093960 上传时间:2021-07-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化学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国化学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国化学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国化学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化学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化学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国化学学科命题理论与实践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包括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卷理科综合卷和全国化学试卷,北京教育考试院命制的北京理科综合卷、天津教育考试院命制的天津理科综合卷。1这几套化学试卷均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从考试内容和课程两个方面把握改革方向,落实新时代的育人要求,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一是积极对接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链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理念,选取典型的情境案例,在真情实境中突出对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发挥高考积极的育人选人功能。二是持续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落实“一核四层四翼”

2、高考评价体系的命题要求,突出价值引领和素养导向,加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选取古代化工方面的优秀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选取我国化学工作者在化学领域的科研成就,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和奋斗拼搏精神,实现良好的选拔功能和积极的育人效果。一 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情况2019年各高考试卷的化学考试内容均包括必修1、必修2和选修4,全国卷将选修3和选修5作为选考模块(考查内容见表1)。北京和天津的试卷将选修5作为必考内容,全卷没有设置选考模块(考查内容见表2)。全国理科综合卷和北京理科综合卷均为合卷的模式;而天津理科综合卷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同场分卷的形式,完全把各个学科试题分开,这是对理科综合试卷中各科试题顺序安

3、排的创新。对比考试说明解读中给出了特别的解释,明确指出“学科考试内容更加集中,试题更加突出学科特色,学科内综合更强,可减少作答过程中思维在不同学科间的跳跃,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方便作答”。表1 2019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试卷结构及考查内容题号考查内容卷卷卷7陶瓷的性质古诗中的化学知识化学与生活82-苯基丙烯的结构和性质阿伏加德罗常数有机物结构与性质9溴苯制备实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10HCl气体分子冰表面吸附和溶解分析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过程分析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阿伏加德罗常数12室温下合成氨的生物燃料电池原理分析硫化镉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

4、衡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分析13新物质结构与性质分析同分异构体三维多孔海绵状Zn电池原理分析26硼镁矿的利用立德粉的合成高纯硫酸锰的制备27硫酸铁铵的合成实验二茂铁的反应原理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实验28水煤气合成的反应原理咖啡因的提取氯化氢转化氯气的反应原理选考题35镁、铜及相关物质结构性质铁系超导材料及相关物质结构性质磷酸亚铁锂及相关物质结构性质36药物中间体的合成新型环氧树脂的合成Heck反应合成氧化白藜芦醇|Excel下载表1 2019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试卷结构及考查内容表2 2019年高考北京和天津理综化学试卷结构及考查内容题号北京卷考查内容题号天津卷考查内容6合成材料的成分分析1化学与社会发

5、展7化学用语2离子方程式8元素周期律3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9高分子4实验或操作10物质除杂实验5弱酸电离平衡11草酸性质探究实验班6锌碘溴液流电池12电解质的电离7物质结构与周期律25抗癌药托瑞米芬前体的合成8中草药活性成分茅苍术醇的26废水中苯酚的含量测定9环己烯的实验室合成27氢制取的反应原理10粗硅提纯中的反应原理28二氧化硫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探究|Excel下载表2 2019年高考北京和天津理综化学试卷结构及考查内容二 高考化学考查特点分析(一)挖掘爱国情境素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情怀高考化学试题中的爱国情境素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挖掘我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典籍中化学化

6、工的独特成果;二是选取近现代我国化学工作者发表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章。1.高考化学试题自觉传承科学文化注重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和技术创新思想,选取我国古代的陶瓷制造、物质鉴别等化学技术方面的成果设置情境,展示中华优秀科技成果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考化学试题从2015年就开始选取古代文献和科技典籍中的工艺或技术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包括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新物质或加工天然物质和认识自然界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例如陶瓷、青铜、硝、矾等。这些新材料、新发现或者新产品都极大改善了当时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力推动了社会发展的

7、进程。例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2019年全国卷第7题和2019年全国卷第12题,以陶瓷及无机颜料性质为载体,考查不同材质硅酸盐及化学颜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题目中对“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的考查,既考查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化学知识的了解,又考查考生对常见化合物性质的掌握情况。全国卷第2题以古代典籍中记载的石胆鉴别方法为素材,考查盐的物理化学性质。CuSO45H2O俗称胆矾,唐代以前称为“石胆”。由于其颜色与绿矾FeSO47H2O相似,易与其相混淆。唐代方士提出“石胆浅碧色,烧之变白色者真”的鉴定方法。该方法利用了结晶水合物受热易脱水的性质,蓝色的五水硫酸铜变成无水白色固体硫酸

8、铜。这种利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颜色变化鉴定物质的方法,非常接近现代化学中的定性分析方法,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2.选择我国科学家取得的世界领先科技成果为情境,增强民族自豪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化学和材料科学工作者在相关领域同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精选我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素材,借以增强考生的科技成就感和民族自豪感。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的研究团队致力于发展高临界温度铁基超导体,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2008年国际顶级科学刊物Nature刊载的一种Fe-Sm-As-F-O

9、铁基化合物的超导体,就是我国科学家在铁基超导材料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科学发现。全国卷第35题以这一铁基超导化合物的晶体及相关化合物为载体,考查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分子间力和氢键以及晶体结构等核心知识点,考查凸显了考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普通铝材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2微小晶粒,其均匀分散在铝材中可使铝材的硬度明显增加,形成“坚铝”。这种坚铝是制造飞机和高铁车厢的主要材料。全国卷第35题以我国科学家在国际顶级科学刊物Nature发表的“双相纳米高强度镁合金的形成方法”为情境,以拉维斯相的MgCu2晶体结构为主线,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能级、化合物中成键原子的

10、轨道杂化形式、分子构型、晶体结构及其性质等。单原子催化方法是我国科学家提出的一种高效的催化技术。传统的水煤气转化反应温度高、耗能大。全国卷第28题第(3)小题取材于我国化学工作者发表在国际顶级科学刊物Science中的论文沉积在-MoC上单层金原子对水煤气的低温催化反应。该催化方法使得水煤气转化反应在303K的温度下就可以进行,远远低于其他已有催化方法中的温度。试题以单原子催化能量变化的理论计算模型为情境,让考生认识、分析催化吸附机理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同时感受到现代信息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北京卷第6题,以我国工程技术领域中与化学化工材料相关的重大科研成果为情境,考查考生对科

11、研成果中物质组成和元素的关系的理解和认识,引导考生以化学的视角关注身边的事物,关注我国化学化工及材料能源领域的发展,体现科研创新可促进科技进步,材料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福祉的理念。第8题以我国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青莲院士在元素及同位素的原子质量研究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为背景,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情怀。液流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是清洁能源大规模储能的首选技术之一。锌碘液流电池是其中的一种,传统电池的锌负极在不断地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不规则的锌枝晶,这种“树状结构”的枝晶会在循环过程中不断生长,最终刺穿电池的膜,造成电池的短路,严重影响电池循环使用寿命。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

12、利用了廉价的聚烯烃多孔膜来替代昂贵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研发出新型的寿命长、可自我恢复的锌碘液流电池,有效解决了目前储能电池存在的循环寿命短、功率密度低,以及风能、太阳能等发电不连续、不稳定、不可控等难题,实现了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天津高考理综化学卷第6题以这种新型的高比能量锌-碘溴液流电池为情境素材,让考生认识、分析复杂电池的电化学原理的过程,并感受我国研发新型大高能量密度清洁能源电池的巨大成就,激发考生的爱国情怀。(二)选取工业生产和化学基础研究最新成果,在考查综合应用的基础上,增长学生的知识见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反应规律的一门科学,其根本特征是合成新分子和创造新物质,是与能

13、源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生命科学等密切交叉和相互渗透的核心科学。2019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通过巧选载体,多维呈现化学研究的新物质、新功能和新技术,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科学是人类了解世界的工具,让考生深刻了解化学的发展对推进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的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除了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少量试题外,大部分试题来自学术专著、科技期刊、会议论文、技术专利等资料。这些资料素材反映了化学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其中顶级刊物中的文献展现了化学对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最新研究成果。以这些文献为基础命制的试题,有利于开阔考生的科学视野,让考生通过试题情境认识化学学科价值,了解化学工作者不

14、懈奋斗的意志品质以及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从而增长知识见识,进而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敢于质疑、勤于实践,激发学习化学理论和技术的动力,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1.方式独特,以新颖物质和模型结构图考查原理,效果良好课程标准中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是指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2018年Science杂志报道了一种新化合物双(三氯甲基)磷阴离子,该阴离子可作为制备高附加值有机磷化物的良好中间体。全国卷第13题以新型反应中间体为载体,考查

15、新型反应中间体中相关元素及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多相化学是广泛应用于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大气化学研究发现,平流层臭氧空洞的形成以及对流层臭氧的消耗,均与氢卤酸在大气中冷冻冰界面上的解离有关。全国卷第10题以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多层结构模型为情境,考查考生对酸的解离、质子传递、氢键的形成等化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呈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新功能物质,展示化学在生活中的巨大价值化学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学科,其魅力在于能够不断合成新分子、创造新物质,又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化学试题以物质的新功能为载体,考查考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的关系。如全国卷第36题,以新型环氧树脂的合成为情境,考查有机物分子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既让考生深刻理解聚合物的性质与聚合度的密切关系,又让他们感受到精湛的合成技术对于特殊功能化合物的重要性。氧化白藜芦醇(又称氧化芪三酚)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