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简答题汇总

上传人:sz****0 文档编号:186897496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简答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简答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简答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简答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简答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简答题汇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简答题汇总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抗日战争局部抗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局部抗战开始后,蒋介石采取什么政策?该政策带来怎样的恶果?中国军民进行了那些抗日活动?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抗日活动:(1)东北军民组织_(2)中国共产党派_组织游击队,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3)北京学生发动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2.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时间、发动者、结果和意义?根本原因:中化日民族矛盾激化。直接原因:蒋介石坚持剿共与内战政策,消极抗日。时间:1936年12月12日;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蒋介

2、石被迫停止内战、接受联共抗日等条件。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全民抗战开始后,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和意义?时间: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罪行:南京大屠杀(30万人)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意义: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的战线形成,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4.全民族抗战开始开始后,共产党领导下的主要抗日武装和抗战方式?取得了那些战果?抗日武装:八路军与;抗战方式:

3、建立抗日根据地,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战果:(1)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指挥:林彪,八路军一一五师)(2)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指挥:彭德怀,八路军)5.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取得的战果和涌现的英雄人物?(1)淞沪会战时间:1937年8月2 影响:打破了日本3个月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2)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时间:1938年春;指挥者:李宗仁意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3)武汉会战 时间:193

4、8年6月,主要战役:万家岭战役意义:日本企图迅速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4)第三次长沙会战时间:1941年12月 意义:中国军队获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英雄人物:赵登禹、佟麟阁保卫北平中,壮烈牺牲;淞沪会战,姚子青率军守卫宝山,壮烈牺牲,谢晋元率坚守四行仓库。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6.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的表现?这和日本对国民政府采用的哪一政策有关?豫湘桂战役国民政府溃败;建立南京伪国民政府;制造皖南事变;7.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时间及地点:1945年4月 延安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

5、,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了解)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8.日战争胜利的标志、原因与伟大意义?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原因: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决定性因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国内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国际意义: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