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知识点汇总填空题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86190372 上传时间:2021-07-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4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美术知识点汇总填空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美术知识点汇总填空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美术知识点汇总填空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美术知识点汇总填空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美术知识点汇总填空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美术知识点汇总填空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美术知识点汇总填空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汇总填空题 第一课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1.中国的山水画源远流长,山水画取得重大成就是在 时期。2.画家往往通过 ,表达对宇宙、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感悟。3. 是皇亲国戚,画史上有大李将军之称。李思训及儿子李昭道并称二李是 山水的集大成者。4.江帆楼阁图(中国画),唐代画家 。用大青绿着色,江山浩淼,风帆溯流,画出了磅礴的盛唐气象。5. 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中国画),隋代展子虔,画中的人物和山水有了恰当的比例,远近透视处理的较为妥帖。6. 是北宋卓越的山水画家,他所画的溪山行旅图表现了北方山水雄壮的自然风光。7.米点山水开始于北宋画家 ,儿子米友人继承父法,画

2、山水多用水墨点染,别具风致,具有米氏云山米派之称。善于用模糊的笔墨表现云雾弥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点簇来再现层层山头,世称 。8.云山墨戏图(中国画),南宋画家 。9. 和 ,是南宋著名的山水画家,在构图上,一改五代北宋以来上留天、下留地、正面摹写的全景式构图,而是留出大片的空阔天地,将景物集中于一侧,表现出浩淼的空间,后人称之为马一角,夏半边。10.临流赋琴图(中国画),南宋 。山径春行(中国画),南宋 。11.元代山水画家更注重画家个人情感的抒发和理想意境的创造。我们常说的诗情画意、话中有诗、诗中有画,正是古代文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容膝斋图(中国画)元代 。12.文人

3、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强调神韵,要求诗文、书法、篆刻与画结合,讲究笔墨情趣。唐代大诗人 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为文人画的鼻祖。13. (局部)元代黄公望。长卷,曾由明代吴洪裕收藏。因故分成前后两段,现前段在浙江省博物馆,后段藏台北博物馆。14.鹊华秋色图(中国画)元代画家 。15. 明代是一位画家兼诗人,他的作品构图平稳,笔墨苍润秀雅。16.明清时代,山水画的发展一直在延续,比较著名的画家有 四家,亦称为吴门四家。他们是: 、沈周、唐寅、仇英;清代四僧:弘仁、髡残、 、 。此外,还有扬州八怪,金陵八家等。17. 是金陵八家之一,他的清凉环翠图描绘的是南京清凉山一带的风光。1

4、8. (中国画),清代石涛描绘了古扬州变幻莫测的风貌。全景布局十分别致,一波三折,坡岸呈之字状。石涛,本性朱,名若极,明代王朝宗室。山水诗法自然,主张笔墨当随时代。他游遍名川大山, ,他的作品有其独到的构思布局和笔墨技法。著有石涛画语录。19.青城山(中国画),现代画家 所作。20. 现代画家李可染以毛泽东诗词 中的名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21.江山如此多娇(中国画)现代 、 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全景图式,把山舞银蛇的北国风光与郁郁葱葱的江南景色有机地统一。第二课 用心灵接触自然22.春光中桃花盛开:盛开的桃花(油画),1888年画家 (荷兰)。盛夏里,枝繁叶茂:梅丹别墅

5、(油画)1880年画家 (法国)。在深秋,层林尽染:秋天的树林(油画)1825年庚斯博罗(英国)。寒冬里,树叶凋零:行人(油画)1989年吕克.图伊曼斯(比利时)。23.与西斯图合作的树的习作(素描)画家 (意大利)。第三课 变迁中的家园24.蔚蓝色的江南风景( 画)2001沈行工。六月的小区(油画)1983 阿利卡( 以色列)。林中小屋( 画)1994 彼得.多依格(英国)。25. (法国)是因为建筑师、画家,他是公寓式建筑的创始人,他的建筑创造了新型的群体居住方式社区。26.画家 以达芬奇为榜样画了很多速写,巴黎的国家图书馆保存着德加38本几十本记事本,包含了超过2000页的速写和研究笔记

6、。27. 不一定画出许多细节,也不必很完整。但他们却能流露出画家对景象的大量感受,速写的最初目的是 。第四课 空间与层次28.几何透视中的 透视与 透视便于我们表现景物的体积感、空间感。而大气透视与空间透视则为我们营造景物的气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透视法的应用大大丰富了画面的纵深感和层次感。29. 是风景画的一种技巧,随着物体逐渐向远处消退,明暗对比逐渐减弱,明亮部分渐渐变暗,深色部分渐渐变浅,直到整个明暗对比成为一个中性色调。30. 是一种加强层次感的绘画技巧,使画面深处的颜色对比和明度对比随着物体向远处延伸而逐渐减弱,浅色部分越来越淡,深色部分越来越浅,直至所有的对比融为统一的浅色调。31.

7、地平线:焦点透视中与观看者视频高度相关的一条线。是天与地会合处的交界线。 、 和 在最远方的结束点全都位于这条线上。32.几何透视中的 透视与 透视便于我们表现景物的体积感、空间感。绘画中的透视原理可以概括为 近 远 。 33.圣安德鲁斯远眺(油画)杜菲(法国)俯视的角度表现 全景。诺森伯兰郡的雨(水彩)1995 诺埃尔.麦克里迪(英国)。公平的俘虏(油画)1931马格利特(比利时)。第五课 盛世汴梁34. 是界画、风俗画,画的是 外东南七里的一段汴河风光。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构成及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画中包含了防御,商业,交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社会内容。因此,不仅具有美术上的价值还是史学家,社

8、会学家们宝贵的研究素材。35. 是中国画中国的一种独特技法。界指界尺,界画就是界尺引笔画线的表现方法。界画适于画建筑物,其他景物则用工笔技法配合,通称工笔界画。36.中国画装裱形制:装裱是将绘画给予装潢,以便展示和保存。中国画传统的装裱形式有 等。卷:横长,两侧有细木条,可拉线挂画。轴:竖长,下有圆轴,可卷。册:近方形小画,装裱成折叠的册子。镜片:裱成独张,不带挂轴者,亦称为片子。清明上河图就是很典型的手卷作品,适合逐渐翻开欣赏。37.清明上河图(中国画)绢本设色528.7*24.8厘米是北宋画家 所画。38.汴河是古代汴梁市区贯通全城的人工河,它是主要运输通道。清明上河图最高潮一幕就是 上下

9、的惊险一刻。正店是很重要的社交场所,是朝廷授权的大规模酒楼。 第六课 蓝白之美39. 是使用一种特制的防染浆,并用花板将花纹印在布料上,再用蓝色染料浸染,最后将防染浆刮掉,便透出了蓝白分明的花纹。40.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始于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较为广泛的地域分布,江苏、浙江、湖南、山西、陕西、安徽、山东、四川等地的蓝印花布都各有特色的。41.蓝印花布同 和 一样,都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印染花布。42.蓝印花布纹样十分丰富,一般多以 和 的纹样为主,常常具有吉祥的含义,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43.蓝印花布的纹样造型时常会吸收一些 、木刻、刺绣等艺术品中传统图案的艺术风格。蓝印花布具有一种回

10、归自然的质朴之美。44.蓝印花布的工艺过程: 。45. 我们可以用替代的方法来实践蓝印花布的工艺过程。替代的过程是: 。第七课 泥土的味道46.人类最早的文字是书写在 上的,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人类最早的 和泥板书写。47.在用黏土制作陶器的基础上,中国人发明了用白色的瓷土烧制 。唐代的瓷器已经具有洁白、质坚、其美如玉等特质。宋代瓷器工艺开始高速发展,出现了 五大名窑。 时中国瓷器生产达到了顶峰。48.人类最早的玩具也是用 制作的,民间儿童玩具有很多是用泥土捏制、干结后再进行装饰彩绘的。49.无锡惠山泥人是用当地的一种 来捏制,成型干结后再进行彩绘的民间玩具。天津的泥人张、陕西凤翔的民

11、间玩具都是著名的泥彩艺术。50.紫砂壶是特殊的陶器,最有名的产地是江苏的 。它兴盛于明清,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名器和名匠。 紫砂陶制作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51.陶泥的成型塑造法有泥片成型法之外,还有 、模具、泥条、捏塑等方法。52.现代陶艺吸引了更多的艺术家用泥和 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第八课 放飞希望53. 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玩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明起源于先秦时代的木鸢或木鹊,传说鲁班就曾制作过它。宋代之后出现了纸鸢,它比传说中的木鸢更轻,飞的更高。54.不同地方风筝各具特色,如北京地区 风筝、山东潍坊的 风筝、江苏南通 风筝等。55.北京、 、 、 是我国的四大风筝产地。56.

12、 指形如纸板状,可在上部进行各种装饰的风筝; 是模仿各种有翅的飞鸟昆虫的风筝。57.制作风筝的材料有很多,一般有 等;风筝的骨架多采用竹丝、细金属丝等。翼面的彩绘一般用普通的绘画工具和材料。58.风筝能飞上天,是根据 的原理,必须用引线(放飞线)牵引,依靠风力飞行。59.除了风筝,能够在天上放飞的民间玩具还有古老的孔明灯,这是根据 原理进行放飞。除此之外还有纸飞机、竹蜻蜓等。第九课 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60.欧洲的风景画最早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出现的, 中期独自成为一派,到 世纪进入巅峰时期。61.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油画)画家 (法国)。威斯敏斯大桥(油画)德朗( 国)。62. 英国著名画家 在他的作品中,将弥漫在伦敦上空的大雾画成了 色,结果引来许多人的不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画家的作品引导我们去重新认识这个世界。63.在艺术史上,风景画成为独立的绘画体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