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6单元主题阅读(知识梳理+精选阅读)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0.20KB
约11页
文档ID:357534752
第6单元主题阅读(知识梳理+精选阅读)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_第1页
1/11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知识点: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本单元围绕“保护环境”的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四篇课文,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古诗三首》中《浪淘沙》(其一)一诗中,前两句写实,写出了黄河雄伟的气势;后两句想象,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江南春》一诗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寺院、楼台等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书湖阴先生壁》一诗前两句赞美湖阴先生家里庭院的清幽,后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一水”“两山”以人的思想《只有一个地球》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青山不老》一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辛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并造福于后代的故事《三黑和土地》这首诗以“三黑和土地”为题,交代了写作对象,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四篇文章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号召人们要爱护环境、珍爱地球家园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围绕这个语文要素,本单元进行了系统的安排《只有一个地球》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句,把握主要观点,并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得出最后的结论的《青山不老》让学生关注课题,思考为什么课文说“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引导学生结合诗句,把握农民看待土地的态度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通过具体例子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应如何抓住关键句,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写倡议书”倡议书属于应用文,一般都有一个明确的写作目的,本次习作围绕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等话题展开,与单元主题相呼应,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思考和对环保必要性的认,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应用文写作的能抓关键句小技巧1.抓住能表达主旨的中心句如《只有一个地球》第3段中“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是本段的中心句通过中心句,就能准确把握一篇文章或一段话的主要观点2.抓住过渡句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如《青山不老》中“青山是不会老的”就点明了文章的主要观点,“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中的“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人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学总之,找准关键句,抓住关键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一、短文阅读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太阳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能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

与此同时,人类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1.【整体感知】(1)默读短文,找出文中的关键句,画上“_______”2)思考:这个关键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A.承上启下,伏笔铺垫    B.总领全文,引出下文C.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D.呼应上文,形成对比2.【梳理内容】结合关键句,短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所提出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 3.【句子理解】联系上下文及资料袋,理解句子的意思。

1)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的是 (2)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太阳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能量的1%!这一句使用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强调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3)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资料袋: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依托,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结合资料袋,我知道作者引用诗句是想说明地球上的人类不必 4.【语段理解】阅读第④段,想想作者是怎样表达观点的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围绕“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作者先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人类近400年来取得的成就比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取得的成就还大,同样消耗的资源总量也多得多再说如不加以控制,后果难以想象B.“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作者用强烈的反问表达担忧之情围绕这个观点,作者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人类近40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对地球的破坏同样巨大C.围绕“人类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所消耗的资源总量”这一观点,作者先说人类的威胁来自人类本身,再说人类取得的成就和破坏同样巨大,最后用设问的方法表达担忧5.【观点表达】读第⑥~⑦段,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说说你对“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1)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2)B    2.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    3.人类对资源过度的消耗     列数字     去忧虑和担心地球的外在环境发生反常的变化    4.A    5.人类能在地球上活多久取决于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和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作者觉得第二方面更重要,即要控制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控制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倡导人们保护自然环境二、课外阅读感悟钱被刮跑以后1月20日,长春的北风刮得很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往前紧蹬临近和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趔趄,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正在这时,只见过往的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便焦急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抢,这可怎么得了,钱要没了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到他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

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看得出老人有点情面难却,用微颤的双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数完,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还是26张老人抬起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四周的人们,并自言自语地说:“不对!”老人的话还没说完□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 谁还没把钱送来□老人忙接着说:“不是少了,是多了怎么会多呢?是您记错了吧?”有人诧异地问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张,都是五元一张的人们不解地对视着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五元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帮老大爷‘抢钱’了,竟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都交给了这位老大爷说完,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6.文中方框内应填写的标点符号是:______   _______   _______7.根据下列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里1)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 )(2)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 )8.文章选材新颖,人物形象刻画得鲜明,多处运用神态描写。

当有人喊抢钱时,老人_________;当发现钱对不上时,老人__________________9.这是一篇记叙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请按叙述顺序填空掉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