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培训演示ppt课件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16KB
约28页
文档ID:299603715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培训演示ppt课件_第1页
1/28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 1中医药的历史评价中医药的历史评价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的智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之一2现代中医的出路 现代化! 国际化!3中药配方颗粒渊源中药配方颗粒是由符合炮制规范的饮片经提取、浓缩、干燥而成1、台湾被称为“科学中药”或“浓缩中药”,国际上也有笼统称为颗粒剂的2、日本、韩国、台湾在70年代开始研制颗粒剂,在日本因由于掌握中医理论辩证论治的汉方医生不多,大多生产使用复方颗粒剂,并以传统经典方命名组方台湾采用复方加减,单味浓缩中药,亦有单独调配处方的,4中药配方颗粒”研制背景1、50年代初期,广东丘晨波教授等发起研制,因各方面时机不成熟未能成功2、80年代从事该项工作的研究,积累了不少品种的实验依据,因条件限制未能投放生产3、1993199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广东、江苏两地建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广东、江苏两地建立科研基地,立科研基地,19961996年该项目被列为局科研基金项年该项目被列为局科研基金项目并作为重点课题开展研究,并于目并作为重点课题开展研究,并于19981998年通过验年通过验收、收、中医药人员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浓缩颗粒的工艺、设备、质量标准、生产管理、市场等方面展开了历时3年的调研。

1992年年立项至今,正式成立药业公司,专门从事研究生产中药配方颗粒5中中中中药药药药配配配配方方方方颗颗颗颗粒粒粒粒制制制制作作作作工工工工艺艺艺艺12345选料选料选料选料去杂去杂去杂去杂 工业提取工业提取工业提取工业提取 制粒制粒制粒制粒 、包装、包装浓缩浓缩浓缩浓缩 、干燥、干燥、干燥、干燥 6优优点点12345适应机械化大生产,优于传统煎煮适应机械化大生产,优于传统煎煮适应机械化大生产,优于传统煎煮适应机械化大生产,优于传统煎煮能够统一质量标准,确保疗效能够统一质量标准,确保疗效能够统一质量标准,确保疗效能够统一质量标准,确保疗效便于服用、方便携带便于服用、方便携带便于服用、方便携带便于服用、方便携带利用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冲利用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冲利用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冲利用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冲剂剂、散剂、散剂利于保管、调配利于保管、调配利于保管、调配利于保管、调配7中药“配方颗粒”劣势 中药中药 共煎共煎 能改变饮片有效成分的溶解能改变饮片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溶解度不同,药物疗效不同研究显度溶解度不同,药物疗效不同研究显示,糊化淀粉对芦丁、槲皮素等酚性药示,糊化淀粉对芦丁、槲皮素等酚性药物有增加溶解度的作用。

物有增加溶解度的作用对对 甘草与附甘草与附子配伍煎液中甘草黄酮含量的研究子配伍煎液中甘草黄酮含量的研究 表表明,二药配伍煎煮的黄酮含量明显高于明,二药配伍煎煮的黄酮含量明显高于甘草单煎液,其单煎液含量为甘草单煎液,其单煎液含量为1 118 18,配伍煎液含量为配伍煎液含量为1 18585另对4 4种不同种不同工艺制备的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含量的工艺制备的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黄连、黄柏、黄岑、栀研究结果表明,黄连、黄柏、黄岑、栀子子4 4味中药,采用传统方法水煎后总栀味中药,采用传统方法水煎后总栀子苷的提取率为子苷的提取率为97974 4,而,而4 4药分别单药分别单独提取后合并的样品中,总栀子苷的提独提取后合并的样品中,总栀子苷的提取率为取率为64643 3 8中药共煎能改变药物的口感 黄连、黄柏与大黄、甘草合用能改变小蘖碱型生物碱的苦味有人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12个含黄连的方剂,各按记载的方法调制,结果证明,方中含有大黄、甘草的汤液,小蘖碱型生物碱的苦味均消失:而不含大黄、甘草的汤液,有小蘖碱型生物碱的强烈味其原因是:大黄、甘草与黄连共煎过程中,生成了黄褐色的鞣酸小蘖碱与黄色的以小蘖碱-单甘草皂苷盐的胶状沉淀,这种沉淀是生理活性物质,它不仅消除了小蘖苦味,还增加了其溶解度,服用后能在体内产生药理作用,不属配伍禁忌。

而免煎饮片的同类药物混合,苦味无明显改变中药“配方颗粒”劣势9中药“配方颗粒”劣势中药“共煎”能降低某些药物的毒性,强其疗效 实验证明,附子在单独使用时,其强心作用既不明显,也不持久,且有一毒性但在传统“共煎”的“四逆汤”中,尽管干姜、甘草无强心作用,却于配伍后强心作用增强持久,毒性下降,而口服附子的毒性比“四逆汤”大4实验还表明,将干姜、甘草与附子分煎后再混合,或各单煎后次序给药,其毒性仍相当于单独附子从而提示,“四逆汤”毒性降低乃因附子生物碱与干姜、甘草在“共煎”过程中产生化学变化所致 10中药配方颗粒未来发展需求中药配方颗粒未来发展需求(1)(1)在满足人们对药物的在满足人们对药物的“三小三小”、“三效三效”、“五方便五方便”( (即用量小、毒性小、不即用量小、毒性小、不良反应小;高效、速效、长效;服用、携良反应小;高效、速效、长效;服用、携带、贮藏、生产、运输方便带、贮藏、生产、运输方便) )的基本要求的基本要求方面,有明显的接近方面,有明显的接近2)(2)有效成分浓度高,溶解迅速,起效快有效成分浓度高,溶解迅速,起效快,亦可使用于急诊患者亦可使用于急诊患者3)(3)免煎易服,有利于适应中医医疗市场的免煎易服,有利于适应中医医疗市场的开拓。

开拓4)(4)生产自动化,条件恒定,有利于中药走生产自动化,条件恒定,有利于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向国际市场11中药“配方颗粒”劣势中药“共煎”能降低细菌的抗药性 通过黄连单方与复方抗药性强弱的比较实验,证明单方抗药性远远高于复方例如单独的黄连与黄连解毒汤在同样条件下接种细菌培养,细菌能在黄连高于实验浓度32倍的情况下生长,而黄连解毒汤仅提高4倍实验结果说明,黄连单方的抗药性大于黄连解毒汤的8倍因此,“配方颗粒”简单混合后的临床药效,肯定不能等同于传统的中药汤剂12配方配方颗粒颗粒饮片饮片传统医药传统医药13影响传统饮片汤剂质量的因素煎煮器皿时间火候煎煮方法煎煮方法(先煎后下)(先煎后下)加水量加水量药剂人员分药的准确性14中药颗粒剂的临床应用研究中药颗粒剂的临床应用研究 广东省中医研究所曾经通过对桑寄生传统广东省中医研究所曾经通过对桑寄生传统饮片与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镇痛实验、小饮片与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镇痛实验、小鼠实验性关节炎等项的药效学对比实验,鼠实验性关节炎等项的药效学对比实验,二者无明显差异,在个别指标上浓缩颗粒二者无明显差异,在个别指标上浓缩颗粒剂优于中药饮片;将单味中药浓缩颗粒配剂优于中药饮片;将单味中药浓缩颗粒配伍成伍成“小青龙汤小青龙汤”、“羌活胜湿汤羌活胜湿汤”、“逍遥散逍遥散”、“归脾汤归脾汤”,与传统中药饮片,与传统中药饮片配方组各每方观察配方组各每方观察5050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寒湿腰痛证、肝郁脾虚证和心急性发作、寒湿腰痛证、肝郁脾虚证和心脾两虚证,结果显示临床疗效相近,统计脾两虚证,结果显示临床疗效相近,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15 中药颗粒剂的临床应用研究中药颗粒剂的临床应用研究袁松涛等报道,用浸膏浓缩颗粒剂治疗内袁松涛等报道,用浸膏浓缩颗粒剂治疗内科常见病、血液病、肝病、心血管病和小科常见病、血液病、肝病、心血管病和小儿科疾病,从儿科疾病,从10001000多门诊、病房病例情况多门诊、病房病例情况来看,各方面反应良好,没有发生不良反来看,各方面反应良好,没有发生不良反应,有效率达应,有效率达85%85%以上。

如对风寒挟湿之以上如对风寒挟湿之感冒、呕吐、泄泻病症,感冒、呕吐、泄泻病症,3030例病例选用藿例病例选用藿香正气散单味浸膏浓缩颗粒剂治疗,香正气散单味浸膏浓缩颗粒剂治疗,3030例例病例选用藿香正气散饮片煎成汤剂治疗,病例选用藿香正气散饮片煎成汤剂治疗,其结果显效率分别为其结果显效率分别为82.2%82.2%、81.3%81.3%;有效;有效率分别为率分别为95.2%95.2%、94.6%94.6%潘敏求等用参苏潘敏求等用参苏复方浓缩颗粒剂与参苏丸治疗气虚型感冒复方浓缩颗粒剂与参苏丸治疗气虚型感冒患者,进行了患者,进行了172172例的临床对比观察,并进例的临床对比观察,并进行了解热、镇痛、止咳、祛痰等药效学实行了解热、镇痛、止咳、祛痰等药效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总有效率分别为验研究,结果表明,总有效率分别为74%74%、77%77%,二者均有解热、镇痛、止咳、祛痰,二者均有解热、镇痛、止咳、祛痰,且二者作用强度相当且二者作用强度相当161 1、小青龙汤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1包、桂枝1包、干姜1包、细辛1包、五味子1包、白芍1包、半夏1包、甘草1包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甚则喘息不得卧或肢面浮肿、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方解】:本方为解表涤饮方剂内有水饮者,一旦感受外寒,每致表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则咳痰清稀,喘息胸满,甚则喘息不得平卧,当内饮外邪得解,里饮得化 17小青龙汤小青龙汤v【方药分析方药分析】v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行水为主药桂枝助麻黄解表,又能温化阳气,助麻黄行水为辅药芍药配桂枝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温脾肺之寒,使脾散精,上归于肺,肺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水液能在体内正常运行,以杜其生痰之源;半夏燥温化痰,治已成之水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肺气耗散太过之弊,以上均为佐药甘草调合诸药,以缓和麻、桂、姜辛温刚烈之性诸药合用,共凑解表涤痰、止咳平喘之功 18小青龙汤小青龙汤【临床运用临床运用】:1本方为温化痰饮、宣肺平喘之代表方剂凡咳嗽、痰白清稀有泡沫、口不渴、舌苔白润者,无论有无恶寒发热,有汗无汗均可加减运用如恶寒无汗者,重用麻黄;恶风自汗者,重用桂芍,或加姜枣以调和营卫;外寒已解而咳嗽未除者,去麻桂,改用蜜炙麻黄,加杏仁以加强宣肺平喘之功;若痰多清稀、咳喘不得平卧者,重用细辛、半夏、干姜以温化降逆寒痰 2本方加石膏,名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

用于本方证兼有热象者 3本方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均有一定疗效注意事项】: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为治咳喘痰饮之要药若肺寒停饮偏重,五味子用量宜少于干姜、细辛;若寒饮之咳肺虚者,则五味子用量宜酌加大192、银翘散、银翘散【组成】连翘1包二花1包桔 梗1包薄荷1包 荆芥1包竹叶1包牛蒡子1包.甘草1包【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特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 红,苔薄白或薄黄 脉浮数. 【临床应用及研究临床应用及研究】 1 1 辨证要点辨证要点 温病条辨温病条辨称本方为称本方为“辛凉平剂辛凉平剂”,是治疗外感风,是治疗外感风热表证的常用方热表证的常用方 辨证要点辨证要点: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 20银翘散银翘散临床加减:临床加减: 1 1、口干、口渴者,为伤津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口干、口渴者,为伤津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渴;渴; 2 2、项肿咽痛者,系热毒较甚,加马勃、玄参清热、项肿咽痛者,系热毒较甚,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解毒,利咽消肿; 3 3、咳嗽、咳痰者,是肺气不利,加杏仁苦降肃肺、咳嗽、咳痰者,是肺气不利,加杏仁苦降肃肺以加强止咳之功;以加强止咳之功; 4 4、胸膈闷者,乃夹湿邪秽浊之气,加藿香、郁金、胸膈闷者,乃夹湿邪秽浊之气,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湿,辟秽祛浊。

芳香化湿,辟秽祛浊 现代运用 本方广泛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起阶段,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腮腺炎等辨证属温病初起,邪郁肺卫者皮肤病 如风疹、寻麻疹、疮疡疖肿,亦多用之 213、小柴胡汤、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1包、黄芩1包、制半夏1包、炙甘草1包、生姜1包、大枣1包、党参1包【功能】:和解表里,扶正祛邪 主治:用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呕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