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服装史复习提纲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50KB
约5页
文档ID:255054334
服装史复习提纲_第1页
1/5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关于服装的起源有哪几种学说?答案:保护说,羞耻说,护符说,装饰说2. 古代西洋服装源于哪四个地区?答案: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古西亚3. 古埃及用的主要衣料是什么?答案:亚麻织物4. 古埃及的服装从造型本质看,可归纳为哪两种形式?并举例答案;无垂褶(紧包全身的秋尼克,筒形紧身连衣裙)和有垂褶(罗印.克罗斯,缠腰布)5.古代西亚的主要衣料是什么?答案:羊毛织物6.波斯男装有哪些样式?答案:一是:宽松的大袍子(米提亚语称为“康迪斯”),二是:丘尼克与裤子的组合7.爱琴文明位于什么地域?答案:爱情文明是以克里特为中心,以迈锡尼和特洛伊为两翼而展开的一片扇形地域,后来这个扇形方向发生转变,中心位置移到希腊本土,形成新的文明,即第二个文明,希腊文明8.古希腊用的主要衣料有哪些?答案:古代埃及的衣料主要是亚麻织物,古代西亚主要是毛织物,而到古代希腊,这两种织物就发展到相当的水平9.古代罗马的主要衣料是什么?答案:古罗马的服装材料主要是毛织物和亚麻织物,后来也盛行使用丝绸,棉布也在部分军人当中使用,但未在普通人当中普及.10. 希顿是什么样的衣服?分哪两类?在外观风格和材料上有什么差异?答案;在古希腊语中意为“麻布的贴身衣”,是古希腊男女皆穿的一种衣服,从着装方式和状态上可以分为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

1,多利亚式希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犷,具有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爱奥尼西亚式希顿用亚麻织物,衣褶细腻丰富,具有柔和,优雅的女性特征2.多利亚式希顿有折返下来的阿波太革玛,而爱奥尼西亚式希顿没有3.多利亚式希顿只用两个别针在双肩固定,而爱奥尼亚式希顿用安全别针自肩到两臂固定多处4.多利亚式希顿的侧缝一般不缝合,而爱奥尼亚式希顿的侧缝必须缝合5.多利亚式希顿没有袖子的构成,爱奥尼亚式希顿有袖子的构成11.希玛纯答案;是指穿在希顿外面的所有衣服,广义上也泛指矩形布料,希玛纯没有固定的造型,一般为方形的毛织物,有各种大小.希玛纯的披发很多,最常见的是首先把布披在肩上,使前边部分及地,后面从腋下松松的绕回到前面来,再一次通过左肩和右臂垂在后面12.克拉米斯答案:是一种最简单的小斗篷,叫做克拉米斯,是一块小型的毛织物,常装饰有滚边,穿时批在左肩,在右肩用别针固定,衣长最长可达膝部,一般穿在短希顿外面,或者光着身子批这种小斗篷据说克拉米斯来自于马其顿或者是赛萨利亚,也曾流行于意大利半岛这种小斗篷主要用于青年或者士兵,人们起码时也常穿着13. 古代罗马的男子衣服主要有哪两大类?答案:男子的衣服为丘尼卡和托加。

一托加是罗马服装中最具代表性的衣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衣服,他作为罗马的象征是罗马人向世界夸耀的东西之一穿法是1,.先把这块长约身长的3倍的椭圆形布以其长轴为中心对折;2.把对折后的直线的一边作为内侧,把全长的三分之一放在身体前,其余的三分之二经左肩披向身后;3.把身后的布松松的穿过右腋下绕回到前面来;4.再把这绕回来的布披搭在左肩上,使其剩余部分垂在身后;5.在左胸前把最初垂在前面的部分拉出来一些,形成突出来的衣褶二,丘尼卡与外衣相对的是内衣丘尼卡,相当于希腊的希顿这是一种宽大的睡袍一样的袋装贯头衣,最初为伊特鲁利亚人穿用后被罗马人继承丘尼卡为内衣,男女皆穿,一般为本白色毛织物做成14.古代罗马的女子衣服主要有哪些? P123答案;斯托拉和帕拉,一斯托拉与希腊的希顿完全是一个意思是一种已婚妇女穿的衣服,一般用毛织物制作,穿在亚麻做的丘尼卡.印提玛的外面高贵的妇女穿下摆有滚边装饰的斯托拉二,作为外衣的帕拉,在女服当中是一种礼仪性的衣服,穿法与希腊时期的希顿完全相同,常在左胸处用一个圆形的饰针固定材料一般为毛织物,厚度和大小不一定15. 中世纪服饰文化是如何分期的?目录答案;一,拜占廷时代的服装文化,二,欧洲文化黑暗时代的服装文化,三,罗马式时代的服装文化,四,哥特式时代的服装文化,16.从面料,装饰纹样,色彩,服装样式等方面说明东方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对拜占廷服饰文化的影响。

130,131答案;拜占廷文化是希腊罗马的古典理念,东方的神秘主义和新兴基督教文化这三种完全异质的文化的混合物尤其是拜占廷发达的染织业,是以华美著称的拜占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拜占廷的丝织物对于欧洲文明的进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6世纪中叶以前,中近东一带已通过丝绸之路与远东的中国进行着频繁的交流,进口了大量的中国丝绸公元552年,查士丁尼派遣熟悉东方情形的聂斯脱利派僧侣二人潜赴中国,将当时中国对外保密而禁运的蚕卵藏在竹杖中偷运回君士坦丁堡,从而使生丝的生产在拜占廷兴起,加速了拜占廷的经济繁荣同时,又从叙利亚的纺织工匠那里引进机柕的使用和织花技术,使拜占廷的丝织业迅速发达起来,拜占廷织物的一大特色是绚丽丰富的色彩17.达尔马提卡133古罗马时代,把现在南斯拉夫的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称为“达尔马提亚”把这一地区的居民称为“达尔玛塔埃”这些居民的衣服很早就传往罗马公元391年,狄奥多西大帝把基督教定为国教,这些富有宗教色彩的服饰文化也开始在罗马市民中普及,被称为“达尔马提卡”达尔马提卡是一种没有性别区别的平常服,构成单纯,朴素,是把布料构成十字形,中间挖洞,在袖下和体侧缝合的宽松的贯头衣,从肩到下摆装饰着两条红紫色的条饰---克拉比。

18. 贝尔134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女人外出时常用希玛纯或帕拉把头抱起来到基督教时代,人们穿上达尔马提卡以后,由于衣服本身的造型变得单纯,没有那么多优美的垂褶,所以用另一块布来包头或者披在头上的风气又流行起来,这就是贝尔{面纱}19. 帕鲁达门托姆135答案;拜占廷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外衣是帕鲁达门托姆其实这并非什么新品种,早在罗马时代就被使用于军队高级指挥官和皇帝的甲 外面,是一种方形的大斗篷穿法是批在左肩,在右肩用安全别针固定,毛料为毛织物,通常染成紫色,红色或白色到拜占廷时代,作为皇帝及高级军官的外衣,衣长变长,面料改用丝织物,方形变成梯形20. 鲜兹和布利奥143答案;鲜兹和布里奥都是长长的筒形丘尼克式衣服,鲜兹是白色麻织物的内衣,有窄长的紧身袖子,袖口装饰着精美的刺绣和袋子,领口多以数排丈绳或金银线滚边作缘饰,衣长及地布里奥是从达尔马提卡演变来的这个时期特有的外衣用料有丝织物和毛织物领口,袖口和下摆都有豪华的滚边或刺绣缘饰,可以看出拜占廷文化的明显影响21. 科尔萨基是145答案;一件紧身背心一样的 胴衣------科尔萨基,科尔萨基也在领口滚边,背后开口,穿时用绳或细带系合这种胴 衣很结实,是用两三层布纳在一起的,纳得线有金,银线和各种色线,很有装饰效果。

上流阶级的夫人还常在上面缀以宝石有的科尔萨基下面还连着碎褶群22. 曼特 146答案;曼特是一种无袖的卷缠状或披肩状的长披风,是这一时期男女皆用的外出服,其形状有圆形和长方形,一般在胸前或肩上固定,也有套头式的用料有缎子,织锦等,还常用金线、丝线做缘饰处理,面得颜色和里子的颜色形成对比男子的曼特11世纪以前衣长及膝,很类似拉萨鲁那或萨古姆,后来随着布里奥的变化,曼特也变成长及踝的有缘饰的豪华衣物曼特上面还常带有风帽23. 科特和修尔科 149答案;一、科特仍是一种男女同形的筒形衣服女服收腰,强调曲线美,袖子与罗马式时代的布里奥不同,是宽松的多尔曼式连袖,,从肘部到袖口收紧,用一排扣子固定男子的科特原是日耳曼人穿的丘尼克,13世纪变长,一般为素色毛织物二、修尔科,人们在科特外罩一件“修尔科‘的贯头衣式筒形外衣修尔科得袖子长短、宽窄变化很多,也有无袖的男子修尔科得袖子常在腋下开口,胳膊可以从这口伸出来,让袖子垂挂在肩上女子修尔科长系一条腰带,为了行走方便,或者有意露出里面的科特,常把修尔科前摆提起来夹在腰带里修尔科是一种装饰性外衣,用料较华丽,法国贵族们特别喜从意大利的威尼斯、卢卡进口的织锦缎,女服上还长用毛皮做装饰。

24. 希克拉斯 149答案;希克拉斯,一种外衣,因使用地中海的基克拉泽斯群岛产的豪华丝织物“希克拉斯“而得名的无袖宽松筒形外套,造型多种多样,共同特征是前后衣片完全一样未婚女子的希克拉斯最为华丽两侧一直到臀部位置都不缝合,这种形式流行于13世纪末最简单的希克拉斯呈梯形希克拉斯分常用和礼用两种礼用的衣长相当长,拖地,底摆边上常饰有流苏这种衣服原始罗马的僧侣们穿的外衣,到13世纪就不再具有宗教含义25. 科塔尔迪 151答案;科塔尔迪起源于意大利,特点是从腰到臀即整个胴体非常合体,在前中央或腋下用扣子固定或用绳系合形成显露体型曲线的优美外形轮廓;领口大的袒露双肩;臀围往下的裙子插入很多三角形布,加大了裙子的量,裙子拖地,行走时一定要用手提着长裙;袖子为紧身半袖,袖肘处垂饰着一条很长的别色布26. 吾普郎多 160答案;吾普朗多是哥特式后期服装样式的代表最初这种衣服是作为对当时变短的男服的一种弥补而出现的室内衣,不久被女子采用,并逐渐发展为室外穿的盛装造型特点是肩部较为合体,从肩部起向下衣身非常宽松肥大,男服衣长及膝,套头穿或前开,系腰带,下边与肖邦组合;女服衣长及地,套头穿,高腰身,裙子部分非常肥大。

27. 在服装上装饰家徽图案流行于什么时期?153答案;14世纪28. 普尔波万是什么样的衣服?156答案;普尔波万这个名称来自法国古语,原意指“布纳起来的,绗缝的衣服“本来是穿在士兵的锁子甲里面或外面,为防止肉体损伤用数层布纳在一起的结实的上衣,最初衣长及膝到14世纪中叶,衣长变短到腰或臀,在一般男子中普及,很紧身,前面用扣子固定,在胸部用羊毛或麻屑填充,使之鼓起来,腰部收细,袖子为紧身长袖,从肘到袖口用一排扣子固定一般无领,后来出现立领29. 肖斯是什么样的衣服?157答案;与普尔波万组合穿用的下半身衣服叫做肖邦,英语叫做霍兹,在中世纪初期是男女皆用的袜子,这时随着男子上衣的缩短向上伸长到腰部,依然左右分开,无裆,各自用绳子与普尔波万的下摆或内衣的下摆连接从着装外形上看,很像紧身裤过去男子穿的裤子布莱随之变成短内裤穿在肖邦里面肖邦在脚部还有皮革底;有的已经进化为裤子状,长及脚踝或脚踵其用的料有丝绸、薄毛织物、细棉布等常常左右不同色30. 波兰那和夏普仑是什么?165,166答案;一、波兰那是男子的鞋,流行于14至15世纪据说这种尖头鞋始于当时波兰首都克拉科夫城,因此,法国人称波兰那,英国人称克拉科夫。

早在13世纪,鞋头就变尖,到1350年代,鞋尖向长发展,14世纪末达到高峰,最长可达1米左右,而且鞋尖的长短依身份高低来定,王族可长到脚长的2.5倍,高级贵族可长到脚长的2倍,骑士则为1.5倍,有钱的商人为1倍,庶民只能长到脚长的一半鞋很窄,紧紧捆着脚材料为柔软的皮革,鞋尖部分用鲸须和其他填充物支撑31. 歌特式时期在衣服构成上是古今,东西的交叉点148答案;13世纪,受建筑风格的影响,衣服的裁剪方法上出现了新的突破,过去宽衣时代的衣服构成,有一种很强的平面性,其裁剪属于古典式的“直线裁剪“虽然罗马式时代的衣服也曾收腰,但那还只是从衣片两侧像里挖剪,仍未摆脱古代服装构成的框框而这时新的裁剪方法则是从前、后、侧三个方向去掉了胸腰之差的多余部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袖根到下摆,从侧面加进数条毽子板一样的三角形布,这些不规则的三角形布之间,在腰身处形成了许多棱形空间,这样就构成一个过去的衣片上所不曾有过的侧面而且也就在这时,西方的衣服和东方的衣服也在构成形式和构成观念上彻底分道扬镳也就是说无论从横向(东西方)还是纵向(古今),衣服构成上的分水岭都在这里32. 近世纪服饰文化是如何分期的?目录答案;一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文化,二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